弥天释道安吧 关注:192贴子:23,562
  • 12回复贴,共1

美文欣赏:《李渔时代的美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4-06-12 10:04回复
    借助一档真人秀节目,女星许晴成为焦点。有意思的是,热议的内容与结论反差太大,人们先说她公主病,不合作,没团队精神,处处要人照顾,还老跟这个那个闹别扭,结论却峰回路转:有啥办法呢,人家原本就是公主嘛。
    据报道,她家世显赫:曾外祖父是湖北省最后一位参议长,姥姥小姨都是外交官,母亲是总政歌舞团的舞蹈演员。她自己长得美,还是学霸,数学考了120分,这些条件累积出来的一个人,当然有资格傲娇一点。她自己也貌似解释、疑似挑衅地说:“大家都宠着我爱护着我,所以这么多年来我只做自己喜欢的事。”
    于是人们说,公主得个公主病不是很正常吗?要是凤姐得,就不太合适。


    2楼2014-06-12 10:04
    回复
      2025-05-20 21:49:40
      广告

      这种评论乍一听有种“错误的正确性”,是性情中人不那么伟光正的真知灼见。仔细想,还是有点儿不对劲,它的意思似乎是这样的:因为我美,我优秀,我家世显赫,我处处受宠,我就不必像尔等屌丝一样和善。合作、体谅,那是草根无可奈何的妥协,含着银勺子出世的人一开始就获得豁免权,即便跋扈傲慢些,那也是你们须仰视才得见的风范。
      瞧,多狠。但也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在拼爹、拼脸、拼学习的几大领域,许晴都卓然胜出,而我们这个时代,是认这个的:只要你比别人强,强很多,你自己首先是个狠货,那么,你的无礼会被视为天真,粗暴会被当成强大,公众自觉把自己转化为受虐狂,被你虐得稀里哗啦还会为之叫好。
      且移步去看看首富之子的微博,怎样的出言不逊,都能赢得万众喝彩。那些观众不是水军,也不是五毛,没有个好爹因此不够“狠”的他们,只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完成一场关于“好爹”的意淫。


      3楼2014-06-12 10:05
      回复
        当然不是所有没有“好爹”的人都如此猥琐,有人选择拼学习。这个相对正能量,但像网上那种“你说你拼爹拼不过,你还不拼自己”的高论,还是一种后槽牙里透出来的狠劲儿。前两天高考,有不少学生家长很失态,也是根源于这种狠:“我娃没个好爹,只能拼自己,要是还有人拦着,那就只能见佛灭佛。”我理解这样一种歇斯底里,它固然有愚蠢自私的成分,亦与眼下这个太让人抓狂的舆论环境有关。


        4楼2014-06-12 10:05
        回复
          焦虑四处蔓延,到每一个角落。古人说:“女为悦己者容”,是多么浪漫又豪迈的一句话。但如今,变美,也成了一种凶狠的愿望。只要你好看,世界就鸟你。美貌是人工的还是天然的并不重要,有没有后遗症先不管,有情感作家说,男人只愿意和漂亮女人“滚床单”,不整容不变美就必然被这世界冷落。


          5楼2014-06-12 10:05
          回复

            没办法,那就只有狠狠美了。相似的思路产生了一些相似的脸,且看那些有整容嫌疑的小花旦们,总让人分不清谁是谁:眼睛全部非常大,下巴全部非常尖,鼻子全部非常高。只有这样,才能美得凌厉决绝,即便因为缺乏特色而容易撞脸,可是,特色这个东西,是有风险的,要是不能在第一时间里先声夺人,如何去艳压群芳?女星到整容医院指定同款,背后也有说不出的苦衷。
            审美因此变得单调,无论是大街上,还是娱乐盛典上,那些“狠狠美”的人造容颜,是这个时代的人格化的脸。


            6楼2014-06-12 10:06
            回复

              我不由产生了怀旧之思,虽然我一直觉得怀旧是个伪命题,是生活在别处的另一种表述,但是在这个夏天里,翻李渔的《闲情偶寄》,发现,即便连好色如他,最认同的,也不是那种完全倚仗着肌肤五官的“凶狠”之美。
              史上好色之徒很多,李渔成为其中翘楚,不仅在于他热衷于蓄养姬妾,还在于他把自己这一私人爱好高度理论化了。在《闲情偶寄》中,他将“妇人”从肌肤到眉眼到梳妆打扮一一点评,女人像是他博古架上的器物,他的喜爱里,几乎没有感情成分。


              7楼2014-06-12 10:06
              回复

                按说这样一个技术派,他爱的,只会是女人的身体,与灵魂无关。但令人意外的是,在将美貌拆零了点评完之后,他居然特地用了一章,说女人的姿态。
                他用的那个词并不好,叫做“媚态”,他认为,美貌不足以“移人”,媚态才能“移人”。就像“火之有焰,灯之有光,珠贝金银之有宝色,是无形之物,非有形之物也”。乍一看,他说的似乎是在现在也极其被推崇的女人味,看他举的例子才知道不尽然。


                8楼2014-06-12 10:06
                回复
                  2025-05-20 21:43:40
                  广告
                  他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说得很简单,就是有次帮人挑小妾,进来一堆姑娘,有的直愣愣地跟人对视,有人正相反,羞缩胆怯,千呼万唤也不敢抬头。独有一个女子,先是不抬头,被人强求抬头时,方抬起头来,眼光一瞬,似看人而非看人,看完又立即收回,这样收放自如,既懂得挑逗,又懂得欲擒故纵的姑娘,就有李渔所言的“媚态”。


                  9楼2014-06-12 10:06
                  回复

                    匆匆说完这个故事,他说起另一个显然让他印象更为深刻的有“媚态”的女人。他有年春天出游,遇雨躲进一个亭子里,他看到许多女子,美丑不一,踉跄而至。其中一个缟衣贫妇,三十上下,别人都趋入亭子里躲雨,只有她徘徊在檐下,她看出里面已没有下脚地,不去做徒劳的争抢。
                    别人又都在抖擞衣服,担心湿透,唯有她听其自然,檐下始终有雨侵入,抖之无益。过了一会儿,雨似乎要停了,人们纷纷走出去,没多久雨又下起来,便又都回来了。只有这位妇女依旧站在亭子里,她算准了这场雨还没有结束,脸上却没有丝毫得意之色。见到别人的衣服湿得太厉害,她还帮人抖动衣服,李渔看在眼里,觉得她“姿态百出,竟若天集众丑,以形一人之媚也”。又说她“其养也,出之无心,其生也,亦非有意,皆天机之自起自伏也”。


                    10楼2014-06-12 10:07
                    回复

                      你看,即使在一个纯粹的好色之徒眼中,美,也不完全是硬件的堆砌,不只是杏眼桃腮,粉白黛绿。李渔一生阅女甚多,这个女人,却是在他这本谈美的书里占篇幅最多的一位,多年之后,他忘记了一生遭遇过的诸多莺燕,却总也忘不了她素朴的容颜,知性、善意,在美貌与财富面前不见得就一钱不值,“滚床单”的欲望,也不见得,就优越于这种不能忘记的敬意。
                      而我想象他笔下的这个女子,亦生出向往之心,当美人迟暮,众芳荒秽,妖娆的笑靥变得经不起推敲,这个不知来路的女人,她的风貌依旧从李渔的笔端呈现在世人面前。在嘈嘈切切的声浪中,在你追我赶的比拼中,想到她,会感到一丝清凉的安然。


                      11楼2014-06-12 10:07
                      回复
                        看来楼主把李渔的著作都看完了


                        12楼2014-06-12 11:3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