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料吧 关注:2,196贴子:43,282

从水冲玛瑙原石的皮看玛瑙玉髓的种及失水变种变瓷关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多吧友经常问到:“玛瑙玉髓存不存在种老不老的问题?”、“玛瑙玉髓怎么看得出种老不老?”、“玛瑙玉髓失水是不是和它的种不老有关系?”等等。
每当被问到这些问题,楼主都有点头大,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回答起来一句两句话说不清楚,又经常是手机上贴吧,打字也不方便,所以每每很纠结。
其实,除了用语言不好表达玛瑙玉髓的种及失水问题外,还有个原因是不好用对比图片直观地向吧友们解释,毕竟玛瑙玉髓的原料种及会不会失水问题,还主要是停留在看得多经验眼力阶段,不好表达出来,不好形容出来。
一直有个想法,用水冲原石的皮来解释一下上面这个有点复杂的问题,一下子就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变的直观许多。
先上三组典型的色的对比总图,来镇楼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楼2014-06-11 09:59回复
    期待中。。。。。。。


    2楼2014-06-11 13:23
    收起回复
      很直观,学习了


      3楼2014-06-11 22:28
      收起回复
        期待……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6-12 06:37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6-12 09:03
          收起回复
            感觉这组图是抛光未抛光的分别


            IP属地:海南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4-06-12 10:12
            收起回复
              一、玛瑙玉髓存不存在种老嫩的问题?
              这个目前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有的人说存在,也有的人说不存在。
              就楼主个人看法来讲,是存在种老嫩的问题的。
              二、种老嫩最关切的问题――失水
              失水,是贴吧里的一种说法,就是指玉本身所含的水分跑出来了,使的玉料没原来那么通透光亮了,泛白。也有行内称之为变种,或变瓷。(一般可通过泡水补水来恢复)
              其实,关于种的问题没那么复杂,对普通的吧友来说不需要深奥的理论,吧友们之所以关心种主要还是个失水问题,怕买到的玛瑙玉髓容易失水。
              种和失水问题,最关切的其实是在黄龙玉上。
              黄龙玉起绵前(以前的老照片了)

              黄龙玉起绵后

              玉髓的失水前后对比

              翡翠稳定性好,失水问题没那么突出(当然种对翡翠也是非常重要的,它的重点不在失水上)。和田玉上也没那么突出。
              黄龙玉上对于老玩家来说,面对一块料子,第一眼关注或问的往往就是老料还是新料(实际上也就是种老还是嫩)?因为,种老还是不老对黄龙玉的价值实在太重要了,种老的老料不容易失水,料少,价高,收藏价值也大。而新料往往种很嫩,容易失水起绵,要经常擦油来保养,料多,价及收藏价值远没老料高。
              所以,有个老玩家就说:“不容易起绵的就是种老的,容易起绵的就是种嫩的”。我觉得说的非常贴切。
              对于玛瑙玉髓来说,种的问题估计以后人们会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冬天干燥容易失水的时候。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7楼2014-06-13 00:26
              回复
                三、影响种老嫩的因素
                种老不老?嫩不嫩?很多是来自翡翠的说法,翡翠也常用老坑新坑来说种的问题。
                其实,种就字面意思来说,有点抽象,真的不太好形容。
                有的人说种老就是指玉的生成时间久,质地结构稳定下来了。而,种嫩的就是指生成时间还不够久,质地结构尚不够稳定。
                这一说法,在现实中挺多的,其实,细推敲一下,这个说法不够严谨,说服力不够。
                简单地说,玉的生成时间长还是短,最有信服力的是用碳14去鉴定一下。现实中,没听说谁因种的问题去用碳14去测生成时间的。
                楼主个人认为,玉质如何,玉的种如何,主要有先天和后天两个因素,并以先天为主因。
                一是先天因素
                也就是玉形成时压力、温度等环境因素。
                这就能解释,为何籽料有也有玉质差的,容易失水起绵的。而山料中也有玉质好的,种老,不容易失水起绵的。
                二是后天因素
                后天因素主要有裸露在地表或落入水流中,经大自然风吹日晒、水流搬运磨冲沁浸等因素。
                这也是为何籽料及地表料子,总体上品质比山料要优秀、稳定性要好的原因。包括戈壁滩上的葡萄玛瑙也是如此,地表料往往稳定性好,而地下新挖出来的料子,会有反碱的情况(表皮一层类似白碱的东西)。

                三是人为因素。
                玛瑙玉髓的人为优化处理,也会影响其的种及质地。比如:高温优化,比如泡酸处理等。这些优化对种的影响也是挺大的,比如泡酸,泡过的料子明显更容易失水泛白。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8楼2014-06-13 00:31
                收起回复
                  (五)、颗粒结晶细腻度及结构致密度
                  (此点才是本贴的重点内容)
                  这两点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玛瑙玉髓种老嫩的决定因素。
                  颗粒结晶细腻,结构致密度好的,往往种就老,不容易失水。反之,就嫩。
                  如何看颗粒及结构致密度呢?
                  除非你很有经验,否则的话,看成品的抛光面的话,是很难看得出来的。但,它又确确实实是存在的。
                  现实中,很少见到带个放大镜来挑玛瑙玉髓的,所以只能通过肉眼来识别。
                  所以,就曲线救国,用马料水冲原石来引导大家更直观地看颗粒和致密度。
                  水冲原石也相当于被大自然给抛光过了。
                  先看看肯定会失水的料子的皮,
                  没有打油,放一下就成这样子了。
                  这样的料子颗粒粗、结构松弛,想不失水起绵泛白都难,除非经常擦油或泡在水里。
                  这样的料子,也就是比鹅卵石好一点,价值不大
                  现看看黑色、黄色及红色类似差料子的皮

                  一名话,真的是很差。颗粒明显粗,泛白的小坑点或指甲纹明显且众多,指甲纹凸凹明显,外皮不平滑。
                  擦了油或抛光后,还蛮能糊弄人的,得放段时间才能看得出来。而原石就实在很多,从水里捞出来,一会就变成这样了。
                  再看看好的
                  对比一下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0楼2014-06-13 00:57
                  回复
                    从左到右,依次是从差到好。
                    前两颗的肯定会失水的,种明显比较的差。第三四颗种稍好一点,但仍肯定会失水,颗粒仍不够细腻,结构仍不够致密。
                    第五六颗还行,市场上比较常见的种,量比较大,有失水的可能,但主要还是看环境。若是寒冷干燥的北方冬天,保养环境不好之下,就会失水。在夏天,保养环境好之下,就不容易失水。
                    第七八颗种明显够老,皮细滑,毛孔很细微,颗粒非常细腻,结构紧实致密,尤其是第八颗种很老,料子宝气十足。缺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料子比较稀少,在一批原料中它所占的比例是十分的稀少的。
                    第七八颗这样种的,价值明显比前面的要大的多。

                    再来张总合影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2楼2014-06-13 01:11
                    回复
                      是不是起荧光的料子种就一定老,不会失水呢?
                      否也,
                      下面看看这块料子,黄荧荧的,好漂亮
                      但,近看一下,它的皮也并没预料中的那么好,颗粒没达到那么细腻。
                      是的,没错,它仍有可能会失水

                      是不是所有的种够老的好料,表现在外石皮上都是平滑这种形式呢?
                      否,比如下面的这种非常均匀的类似喷砂磨砂抛光效果的石皮,这样的石皮之下的料子种也往往够老,而且显得非常的油润感觉,这样的料也不容易失水变种泛白。
                      ]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3楼2014-06-13 01:36
                      收起回复
                        无痕,请把你的其它文章也以你的名义发上来吧,我好加精。我如果把你的科普贴粘过来再加精,那多不好意思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4-06-13 16:01
                        收起回复
                          谢谢分享,学习了.


                          15楼2014-06-21 10: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