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瑙吧 关注:333,785贴子:1,315,851
  • 9回复贴,共1

从水冲玛瑙原石的皮看玛瑙玉髓的种及失水变种变瓷关系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多吧友经常问到:“玛瑙玉髓存不存在种老不老的问题?”、“玛瑙玉髓怎么看得出种老不老?”、“玛瑙玉髓失水是不是和它的种不老有关系?”等等。
每当被问到这些问题,楼主都有点头大,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回答起来一句两句话说不清楚,又经常是手机上贴吧,打字也不方便,所以每每很纠结。
其实,除了用语言不好表达玛瑙玉髓的种及失水问题外,还有个原因是不好用对比图片直观地向吧友们解释,毕竟玛瑙玉髓的原料种及会不会失水问题,还主要是停留在看得多经验眼力阶段,不好表达出来,不好形容出来。
一直有个想法,用水冲原石的皮来解释一下上面这个有点复杂的问题,一下子就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变的直观许多。
先上三组典型的色的对比总图,来镇楼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楼2014-06-11 09:58回复
    一、玛瑙玉髓存不存在种老嫩的问题?
    这个目前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有的人说存在,也有的人说不存在。
    就楼主个人看法来讲,是存在种老嫩的问题的。
    二、种老嫩最关切的问题――失水
    失水,是贴吧里的一种说法,就是指玉本身所含的水分跑出来了,使的玉料没原来那么通透光亮了,泛白。也有行内称之为变种,或变瓷。(一般可通过泡水补水来恢复)
    其实,关于种的问题没那么复杂,对普通的吧友来说不需要深奥的理论,吧友们之所以关心种主要还是个失水问题,怕买到的玛瑙玉髓容易失水。
    种和失水问题,最关切的其实是在黄龙玉上。
    黄龙玉起绵前(以前的老照片了)

    黄龙玉起绵后

    玉髓的失水前后对比

    翡翠稳定性好,失水问题没那么突出(当然种对翡翠也是非常重要的,它的重点不在失水上)。和田玉上也没那么突出。
    黄龙玉上对于老玩家来说,面对一块料子,第一眼关注或问的往往就是老料还是新料(实际上也就是种老还是嫩)?因为,种老还是不老对黄龙玉的价值实在太重要了,种老的老料不容易失水,料少,价高,收藏价值也大。而新料往往种很嫩,容易失水起绵,要经常擦油来保养,料多,价及收藏价值远没老料高。
    所以,有个老玩家就说:“不容易起绵的就是种老的,容易起绵的就是种嫩的”。我觉得说的非常贴切。
    对于玛瑙玉髓来说,种的问题估计以后人们会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冬天干燥容易失水的时候。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0楼2014-06-13 00:26
    回复
      三、影响种老嫩的因素
      种老不老?嫩不嫩?很多是来自翡翠的说法,翡翠也常用老坑新坑来说种的问题。
      其实,种就字面意思来说,有点抽象,真的不太好形容。
      有的人说种老就是指玉的生成时间久,质地结构稳定下来了。而,种嫩的就是指生成时间还不够久,质地结构尚不够稳定。
      这一说法,在现实中挺多的,其实,细推敲一下,这个说法不够严谨,说服力不够。
      简单地说,玉的生成时间长还是短,最有信服力的是用碳14去鉴定一下。现实中,没听说谁因种的问题去用碳14去测生成时间的。
      楼主个人认为,玉质如何,玉的种如何,主要有先天和后天两个因素,并以先天为主因。
      一是先天因素
      也就是玉形成时压力、温度等环境因素。
      这就能解释,为何籽料有也有玉质差的,容易失水起绵的。而山料中也有玉质好的,种老,不容易失水起绵的。
      二是后天因素
      后天因素主要有裸露在地表或落入水流中,经大自然风吹日晒、水流搬运磨冲沁浸等因素。
      这也是为何籽料及地表料子,总体上品质比山料要优秀、稳定性要好的原因。包括戈壁滩上的葡萄玛瑙也是如此,地表料往往稳定性好,而地下新挖出来的料子,会有反碱的情况(表皮一层类似白碱的东西)。

      三是人为因素。
      玛瑙玉髓的人为优化处理,也会影响其的种及质地。比如:高温优化,比如泡酸处理等。这些优化对种的影响也是挺大的,比如泡酸,泡过的料子明显更容易失水泛白。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1楼2014-06-13 00:31
      回复
        (五)、颗粒结晶细腻度及结构致密度
        (此点才是本贴的重点内容)
        这两点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玛瑙玉髓种老嫩的决定因素。
        颗粒结晶细腻,结构致密度好的,往往种就老,不容易失水。反之,就嫩。
        如何看颗粒及结构致密度呢?
        除非你很有经验,否则的话,看成品的抛光面的话,是很难看得出来的。但,它又确确实实是存在的。
        现实中,很少见到带个放大镜来挑玛瑙玉髓的,所以只能通过肉眼来识别。
        所以,就曲线救国,用马料水冲原石来引导大家更直观地看颗粒和致密度。
        水冲原石也相当于被大自然给抛光过了。
        先看看肯定会失水的料子的皮,
        没有打油,放一下就成这样子了。
        这样的料子颗粒粗、结构松弛,想不失水起绵泛白都难,除非经常擦油或泡在水里。
        这样的料子,也就是比鹅卵石好一点,价值不大

        现看看黑色、黄色及红色类似差料子的皮


        一名话,真的是很差。颗粒明显粗,泛白的小坑点或指甲纹明显且众多,指甲纹凸凹明显,外皮不平滑。
        擦了油或抛光后,还蛮能糊弄人的,得放段时间才能看得出来。而原石就实在很多,从水里捞出来,一会就变成这样了。
        再看看好的
        对比一下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5楼2014-06-13 00:58
        回复
          如果你觉得还是不太直观,就再近一点,看看它们的皮
          来对比
          够直观的了吧,应该不用多说就明白了。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6楼2014-06-13 01:04
          回复
            从左到右,依次是从差到好。
            前两颗的肯定会失水的,种明显比较的差。第三四颗种稍好一点,但仍肯定会失水,颗粒仍不够细腻,结构仍不够致密。

            第五六颗还行,市场上比较常见的种,量比较大,有失水的可能,但主要还是看环境。若是寒冷干燥的北方冬天,保养环境不好之下,就会失水。在夏天,保养环境好之下,就不容易失水。
            第七八颗种明显够老,皮细滑,毛孔很细微,颗粒非常细腻,结构紧实致密,尤其是第八颗种很老,料子宝气十足。缺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料子比较稀少,在一批原料中它所占的比例是十分的稀少的。
            第七八颗这样种的,价值明显比前面的要大的多。

            再来张总合影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7楼2014-06-13 01:12
            回复
              是不是起荧光的料子种就一定老,不会失水呢?
              否也,
              下面看看这块料子,黄荧荧的,好漂亮
              但,近看一下,它的皮也并没预料中的那么好,颗粒没达到那么细腻。
              是的,没错,它仍有可能会失水

              是不是所有的种够老的好料,表现在外石皮上都是平滑这种形式呢?
              否,比如下面的这种非常均匀的类似喷砂磨砂抛光效果的石皮,这样的石皮之下的料子种也往往够老,而且显得非常的油润感觉,这样的料也不容易失水变种泛白。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8楼2014-06-13 01:34
              回复
                有吧友或许会有疑问,本贴子中的用来说明种的不容易失水的好水冲玛瑙原石,它们的外皮我们是看到了,但它们里面的玉肉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下面的一些成品可做参考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20楼2014-06-13 02:00
                回复
                  再来点种非常老的人工抛光的
                  成品戒面看看,这些戒指面大部分是取自水冲料子

                  再来两颗楼主自己收藏的天然形成的马料水冲小原石戒面(大自然抛光而成)来对比

                  只要是料子够老,品质够好,大自然抛光也好,人工抛光也罢,它们都是非常的漂亮的,不用多说,我想你应该能明白了吧?
                  再来块小料子来说明一下“不透的料子也有种够老的”
                  这块小原石不怎么透,甚至可以说不通透。因为喜欢它的形状和花纹,才拿下了它。
                  回来后,清洗凉干,它就现在这个样子,皮也不会发干,说明它的种也是老的

                  以上的原石展示都是小块原石。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马料水冲玛瑙原石,一旦块头大了,无论其料子种再老,颗粒再细腻,它外皮色仍绝大部分都是为怎么好看的枣红皮色,越大块色越深,不怎么好看。像上面那样的小黄滑皮光亮的原石皮,在大块马料上几乎寻不见。

                  不过,别看这些大块头皮色不怎么讨人喜欢,它们大都是皮红肉不红,它们的玉肉也有达到白玻璃种质地的,只是因为块头大,在漫长的河水冲刷过程中,与外界的沁色等变化而成了这样的色,几乎不可能有大块头的水冲马料如上面那种小黄原石般的黄又透亮的。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21楼2014-06-13 02:34
                  回复
                    但,中小块头的水冲马料还是有皮滑色阳好看的,但也不是很多
                    下面以楼主自己收藏的一块不算小也不算大的料当样本

                    再来点最小的能组成小原石项链的小原石来看看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22楼2014-06-13 02:3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