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 唱 草 原<?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虽有千言万语,可不知从何说起。“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老舍《忆北平》)。那,我也不是歌手,歌声传不出我的情;我不是学者,能写出你深邃的内涵;我更不是你草原上的主人,能为你描绘蓝图,指点江山。
我只是曾经住在你蒙古包里的一名过客哟,想在这寂静的原野上为你唱支歌___
“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故乡/如今终于思到辽阔大地/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河水传唱着祖先的祝福/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啊/父亲的草原/啊母亲的河/虽然已经不能用母语来诉说/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心里有一首歌/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这是那位雍容华贵的台湾蒙古族女诗人为你写下的歌吗?可是,她为什么这样的忧伤......
恍惚间,我看到她步履蹒跚、踽踽独行在茫茫草原。在你那幽谧的蒙古包的火堆边,娓娓地向你诉说着她的今世前缘。
“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不能相忘,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故乡”
草原的清香,是父亲留在血液中最温馨的记忆,浩荡的大河是母亲烙在心中永恒的印记。
带着旷世的思念,她来到了从未见到过的故乡,虽曾游历四海,载誉八方,千山万水,随意往来,但只有这里才是刻骨铭心的眷恋。
“如今终于见到辽阔的大地,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河水传唱着祖先的祝福,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故乡是漂泊者灵魂的家园,在仔细地倾听和安抚着每个孩子的哭泣。大河荡涤着疲惫的身躯,泪水滋润着干涸的心灵,了却着思乡的愁绪。
是的,不论你的身份是多么的显赫,内心是多么的坚韧,在故乡温暖的怀抱里,你、我永远是个需要抚慰的孩子。
“虽然已经不能用母语来诉说,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心里有一首歌,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这卑谦的乞求,蕴含着对故乡的敬意,强烈的归属感所发出的呼唤,流露出对草原和亲情的深深依恋。
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和她同样的情结和惦记,这或许缘于久远的人类童年时代曾有过的游牧经历。
但是,无论沧海桑田如何变幻,我们的先人始祖是否也曾游牧于此,当我们走进这原始古朴的大地,和依然守望在这里的父老乡亲相遇、相知,人类共同的情感就会融汇在一起。
草原啊!在你六十华诞的日子里,你一定正在满怀深情地等待着你的每个孩子都回到家里。
“望不尽连绵的山川/蒙古包像飞落的大雁/勒勒车赶着太阳游荡在天边/敖包美丽的神话守护着草原/轻轻牵走记忆的长线/漂泊的白云唤起我眷恋/梦里常出现故乡的容颜/阿妈亲切的背影仿佛在眼前/啊我蓝色的蒙古高原/你给了我希望/从远古走到今天/你就是不灭信念/把我的爱献给你/把我祝福留给你。”
如果有人问,为什么高原是蓝色的?我是否可以做出这样自豪而骄傲地回答:因为我们头顶的天空、眼前的草原和心中的大海都永远是连在一起的,唯有这蓝色,才能显得出天空的高远,大海的深沉,草原的壮阔和牧人的忠诚。
“望不尽连绵的山川”是对你雄伟身姿的写照;“蒙古包像飞落的大雁”是对你自由意志的赞叹。
“勒勒车赶着太阳游荡在天边,敖包美丽的神话守护着草原”
这如诗似画的景象可不仅是文人墨客眼中情意绵绵的黄昏浪漫,也是我们对勒勒车时代艰苦卓绝的天涯凝想
遥望当年,先民们正是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企盼,毅然出发在遥远的天边。一路上即有旗幡烈烈、骏马直驱的豪迈,也有马嘶萧萧、牧歌忧伤的悲壮,最让人难以释怀的是那扶老携幼的艰辛和风天雪地的凄凉。
你们在途中垒起的那一座座的敖包还在吗?那些并不高大的敖包哟,真的很灵验。一路护佑着你们,向着太阳,勇往直前,终于来到这天堂般的草原并创造出了今日的辉煌。
“轻轻牵走记忆的长线,漂泊的白云唤起我的思恋,梦里常出现故乡的容颜,阿妈亲切的背影仿佛在眼前”
这就是草原留在人们心里最温情、最深切的思念。噢,还有十年前,那位牧民小伙子,在县庆典礼上的那一声震撼人心的“阿……拉……耶”所透出的催人奋进的呼喊。
“啊,我蓝色的蒙古高原…从远古起到今天,你就是不变的信念,把我的歌献给你,把我的祝福留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