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卓吧 关注:15贴子:265
  • 0回复贴,共1

【毓卓】欣赏 文/锁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题记
李清照于《孤雁儿》中写道: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此话不假。梅者,清逸也。凌霜斗雪,迎春开放,风骨俊傲,不趋荣利。欲隐于风雪,却更显其傲立于世,实难落墨。
春落梅枝来。梅具四德,出生蕊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后人又寓以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和平的五福象征。中国传统文人视梅花为“清客”,并把它与松、竹成为“岁寒三友”。尊梅、兰、竹、菊为“四君子”。吴可《探梅》中云:“喷月清香犹吝惜,印溪疏影恣横斜。”此句中,将梅意为“疏影”,清丽于世,淡隐于情。胡铨《早梅》中云:“千林阒无伴,独秀盖孤明。”以“独秀”二字,诠释了梅的遗世独立,傲雪凌人。
世人多爱牡丹,“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牡丹者,美艳也。风流于世,艳耀群芳,是万千尘世的真实写照。牡丹艳美,亦招风,正如形形色色的社会,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牡丹亦高傲,却追名于世,不觉疲惫之至。
晋代陶渊明作诗 多以“菊”为意象,摒弃官场,归于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后也有大量诗词吟唱菊花。菊花以及菊之思想曾一度纳为文人墨客的笔下之风。菊亦脱俗,却隐没于世,远离尘嚣,淡然中不觉消极之至。
“出淤泥而不染,浊清莲而不妖”。莲者,清丽也。于世俗中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比菊者坚贞,比牡丹清丽。“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为清心者所好。莲亦清丽,却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不觉离世之至。
梅,无牡丹之艳,无菊花之盛,无莲花之清,却有雪之圣洁,诗之淡雅,玉之剔透,金之高贵。何为欣赏?只为洁之梅花,雅之疏影,莹之横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6-07 17:3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