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剪报吧 关注:9贴子:11
  • 0回复贴,共1

剪报贴报技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每次剪报、贴报完成后,我都觉得自己很像个菜场卖肉的“猪肉佬”。桌子上一片狼藉——被剪得支离破碎的报纸,手上是胶水和新报纸还没有干透的油墨,十个手指黑黑的,还有刚刚肢解报纸用过的剪刀,和做一些标记和划线用的红笔。去洗完手回来再看被贴在白板上规格各一、内容各异的报纸,心想:今天的“菜”卖完了。在一天接下来的时间里,看见不同的时段学生三三两两聚集在剪报前,心里有小小的感觉。 剪报的事情是我倡议的,德育处几位老师赞同。一般来说,大多是我剪贴。如果我不在,就由他们做。因为是自愿的,我自己干得乐此不疲。虽然有时心里也想:一个副校长是不是应该干些意义更大的事情?天天花时间做这个事会不会被人笑话?但是从学生课余的阅读情况看,我觉得这个工作意义一点也不小。 要知道:即使是一个校长,也并不是有很多机会给学生“训育”的。校会、年学生会和其他个别的交流场合都很有限。学生的时间大部分要接受学科知识的学习。老师们常常不得不更多只是从技术上来充实学生。当然这里也绝对存在:老师们会以一个学校的总体价值观去进行任何教育活动。但我还是觉得不够。有时很羡慕班主任老师,他们有非常多的机会去和学生接触,去说话,去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在时间的流逝中,一个班级就会印上这个老师的痕迹和风格。所以我是把这个小小的剪报栏看成是可以影响学生的阵地。 前段时间,我因为养伤,剪报的事情由其他老师承当。半个多月后回到学校,老师告诉我:现在剪报栏前的学生不多了,好像同学们兴趣不大。我心里一方面有点纳闷——应该不会这样啊。另一方面我也非常理解他们——剪报要花时间,要花精力;德育处人手本来就少,他们没有功夫顾上;另外剪报是我力主的,他们的想法未必和我完全一样。我心想:一定要把剪报的吸引力至少提到半个多月前的程度。于是我跛着脚开始亲自操刀。 剪报遵循的几个原则: 1.内容要杂。剪报其实也是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当然就有导向性,但又不能太明显。不仅只有国内外新闻、科技、体育、还有生活资讯——比如一些画展、音乐会、沙龙活动等,还有关于理财的。有严肃内容,也有轻松戏谑的内容。如果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是值得信任的报纸各类专刊刊登的,都是可以让学生知道。还是那句话——没有信息,人会闭塞,只有某类信息,人会偏激。 更重要的是报纸的一些时评和政论文章。应该说《南方都市报》、《新快报》和《中国青年被》的很多时评都写得很好。有思想深度、有逻辑性、有明确的价值观的导向。这些时评有一个总的目标——人类的普世价值:尊严、公平、正义、理性等。希望学生看这些文章,就是希望他们能在思想里慢慢具有公民意识。当下和未来的中国太需要具有真正公民思考和行为的人。 2.红笔标注某些部分。为了更引起学生的注意,我常常首先认真阅读某些文章,然后在某些地方用红笔划线,以期抓住学生的视线引起兴趣。不过有个插曲,有一次一个学生说老师不应该标注某些段落,这样会影响阅读,牵制学生的想法。哈多好,学生能提出这样的意见本身已经说明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勇于表达。 3.有些新闻添加按语。主要是有关学校安全事故的新闻。比如:2012年4月1日的某校学生因为同学矛盾而斗殴,结果一方被刺身亡。我贴出新闻,并加按语——A.同学之间应互相友爱。如果有矛盾,不可以用武力解决,更不可以牵涉校外人员。一定要告诉老师或者家长。B.尤其是被欺负的一方绝对不要饮(隐)忍。学校知道一定会妥善解决。C.任何伤害事件都要负相应的规章或者法律责任。D.生命可贵,人生美好,珍惜。同学们认真看了,还有一个同学帮助我改了一个别字。如果没有适当的时间向全体学生讲这个事情,用这样的方式是比较好的。 4.尽量不贴一整版,除非非常重要的内容。整版的内容太多,看起来累人,学生停留的时间有限。贴得多不如不贴。另外页面上的广告也要去掉,以免影响视觉集中。 5.张贴编排合理。剪出的报纸大小不一,贴的时候,大小穿插,看起来方便。可读性强的和需要静心读的文字错开贴,热点的和不是太热点的错开贴,以免大家都凑在一起互相影响阅读。 6.具有价值观引导的文章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很多时评或政论文章理性、公允、逻辑性强、一针见血,对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敏锐的判断力很有好处,这样的文章一般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7.注意贴出时间。最好的时间是每天早晨7:30以前。学生早上上学路过阅报栏,都有时间停留几分钟。但是有时时间来不及,也最好在第一节课下课前贴好。 有报天天剪,剪报天天读,我们自己也在不断学习,更希望学生也能受到影响,希望他们内心自由、独立思考、有判断力、有创造力。
原文地址 http://blog.sysuschool.com/u/yanqinxi/archives/2012/16829.html


IP属地:山东1楼2014-06-01 14:5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