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坏账准备的又一个小问题
@武者的底线这位小童鞋提出了一个好问题(哎呀,不好意思,说不定还比我大),之前我在帖子里说过,与坏账准备相关一共就三笔分录,请在脑海里默想三种情形,计提坏账,确认坏账,已经确认的坏账又收回,分别对应的会计分录是什么。在三笔分录做完以后,应收账款已经收回了,理论上与该笔应收账款有关的一切都已经结束了。可是,这位童鞋发现,我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还没有冲减,贷方的坏账准备也还挂着,这可如何是好。
让我们回到故事的开始,我们是在什么时候计提坏账,又是按照什么标准计提坏账的?在每一个期末,我们会根据账龄认定法、个别认定法等方法,
确定应有的坏账准备余额,然后,重点来了,
与坏账准备账面余额进行比较,确定真正需要计提或冲减的坏账准备,将账面余额调整到应有余额。举个栗子,我在上期期末认为客户喵喵信用不是特别好,按个别认定法确定应有坏账准备余额为10,账面余额为0,因此直接计提坏账准备10就好了。本期喵喵告诉我她不准备还钱了,然后我声泪俱下以身相许,她终于还是把钱还给我了。到了期末我看了看客户名单,客户旺旺账龄超过了一年,应收账款余额25,按20%计提坏账准备,应有坏账准备余额为5,实际账面余额为10,因此,要冲减坏账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5,贷记坏账准备-5。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不直接冲减资产减值损失,而是在期末通过对坏账准备账面余额进行调整,一步完成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和冲减。
跟大家分享这个这个不太起眼的小问题是因为曾经我也有过这样的困惑,如果遇到类似的问题,一方面是回归教材,把教材上的表述理解彻底,一方面可以多看一些案例或者自己给自己举些栗子,帮助理解。
今天就跟聊到这里,下次有时间我们再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