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吧 关注:1,388,464贴子:14,653,988

【正面报道】今日北京晚报“跟我GO”那一版块关于汉服的正面报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一期“跟我GO”的主题是“符号端午”,涉及到五色彩线、香囊、汉服、龙舟、粽子,总之来讲,还算是比较全面。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汉服的报道不仅仅是正面报导,而且占据的篇幅不小,大约半版的样子,而且前言里也有。
于是我今天和汉服有关的文段发上来,鼓舞一下诸位同袍~
【纯手打,错别字自然会有,而且速度慢,诸位同袍插楼随意】


IP属地:北京1楼2014-05-30 21:56回复
    2014年5月30日,《北京晚报》第33版
    提到端午节,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屈原、粽子、龙舟、五彩绳、挂艾叶、还是穿汉服?
    的确,端午节的这些符号,大家都还能想到。但是这些符号,大家还在身体力行地标注着吗?不少人的回答是摇头,有的说,端午节除了去超市买点粽子,其他的都基本上消失在生活中了。
    幸好,还有一些人在过着端午节:他们热爱划龙舟的整齐划一,他们爱汉服的柔静安逸、娴雅超脱……
    来,我们也来体验吧,包粽子、做香囊、编编五彩绳……在我们的心中种下一粒粒种子,让传统文化生根发芽,代代相传。
    本段文字是前言,作者@于健 J180


    IP属地:北京2楼2014-05-30 22:02
    回复
      2025-07-27 02:21: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赞!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5-30 22:13
      收起回复
        2014年5月30日,《北京晚报》第35版
        标题:六一来这里观摩汉服展
        副标题:端午秘境·陶然亭
        正文:
        对于一些人来说,端午节那天,汉服犹如粽子一样不可或缺。他们是活跃在百度汉服吧的汉服爱好者,不过他们说,不只是喜爱者,每个对汉服文化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加入他们。6月1日,他们会在陶然亭公园进行汉服展示,不妨去看看。
        李晓璇有个特别好听的网名:月光下的银匠。她也是这次活动的联络人之一,联系倒塌时,听她的声音就是一个柔美的女子。原来,她一直钟爱传统文化,对汉服也有一种特别的喜欢,“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令人浮想联翩,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我们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说到汉服,有好多四字成语可以呈现:柔静安逸、娴雅超脱、泰然自若、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她说,这样的审美情趣是大家追求的。
        “6月1日为什么做汉服展示?”对于这个问题,李晓璇说,端午节穿汉服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由于大家多数老家在外地,短假回不去,所幸就让大家聚在一块儿探讨传统文化,也让不了解汉服的人对汉服有一个认识。
        “什么样的人适合穿汉服?”我在汉服吧看到有人问这个问题,大家的回答基本上是,不要担心汉服会不适合自己,汉服是汉民族最传统的服饰,只要穿上就会非常漂亮,而且款式对身材的要求不太高,所以无论环肥燕瘦皆可穿出飘逸的感觉。还有人问发型的问题,一个普遍的认识是没有必要刻意去做复杂的发型,只要简单的绑起头发,并在前面留出两绺,就很有味道了。如果发型太过复杂,就失去它的味道了。
        对于6月1日的活动,李晓璇在贴吧里有提醒:欢迎各界喜爱传统文化、节日、习俗并且认同汉服的朋友参与活动、体验节日民俗,但不欢迎恶意穿着旗袍马褂、COS装、影楼装,或在公共场合宣扬过激言论的参与者,向他人推销商品或者恶意收集个人信息的参与者。
        GO提示:李晓璇说,夏天已经到来,天气比较闷热,请各位参与者尽量衣着轻便,注意防暑防雨防蚊虫。无应季汉服的人也可以放心选择时装。另外,我在网络上看到,汉服的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李晓璇说,希望爱好者根据财力自费购买。
        作者:@于健 J180


        IP属地:北京4楼2014-05-30 22:20
        收起回复
          ——————————————————完毕————————————————————


          IP属地:北京5楼2014-05-30 22:20
          回复
            有时也会想想月曜辛吧主在《汉服》中提到的,文化辛亥刚刚开始时媒体对于汉服的态度,今天和往日相比,这种变化是同袍们的努力、媒体记者的支持,还有身边人们的鼓励与赞赏甚至讥笑与谩骂造成的。
            加油!!


            IP属地:北京6楼2014-05-30 22:23
            回复
              对于谩骂者之类,我的态度是不怎么理他们,谩骂嘛,又不是批评,干嘛去跟他们计较?与其和某些无聊的人在网络上车轮战,倒不如回归现实,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热情地将汉服文化融入生活。毕竟,爱在三次元。
              【我也没有完全说要完全忽视那帮谩骂者,前几天吧里关于明朝吧战史的帖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IP属地:北京7楼2014-05-30 22:28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5-30 22:29
                收起回复
                  2025-07-27 02:15: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感觉好棒!顶编者!


                  IP属地:湖北9楼2014-05-30 22:32
                  收起回复
                    “相信自己、相信华夏,虽然会犯一些错误,但我知道自己是在做正确的事情。”
                    只要是好的东西,大家都会接受的,不接受有一部分原因,是自己不对外说,或者是说的方式不是很合适。
                    楼主举自己的例子吧。
                    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总会有升国旗唱国歌的环节,但是那个要求是“高唱国歌”啊,为什么总是鸦雀无声呢?
                    于是我就开始一个人大声唱。
                    渐渐地周围的小伙伴开始出声了,也许是因为我本人平时在班里比较逗比,有些时候做的事小伙伴也会助阵一般地模仿。
                    但是后来离我班队伍比较近外班的人,也开始放出声音来了、
                    到现在以我为圆心,大约三四米的范围,升旗仪式的紧凑队伍里的人都会在这个环节放出声音。
                    这是我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弱。
                    我们有至少二十万人。


                    IP属地:北京10楼2014-05-30 22:37
                    收起回复
                      没有图就秒沉了吗TAT


                      IP属地:北京11楼2014-05-30 22:41
                      回复


                        IP属地:北京12楼2014-05-30 22:42
                        回复


                          IP属地:北京13楼2014-05-30 22:43
                          回复


                            IP属地:北京14楼2014-05-30 22:43
                            回复
                              2025-07-27 02:09: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北京15楼2014-05-30 22: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