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实本分,但是性格有问题,不合群的警员,被同事排斥,又因为救助一名嫌疑人,被同事责难,再加上后面与劫匪的枪战中,目睹同事被活活烧死,以及被匪徒近距离指头。
而后面工作中,出现了情绪失控、幻视幻听,完全可以用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即“创伤后应激障碍”来解释。
后面针对鬼王党缜密的“内讧计划”,又显示出一个精神分裂形人格的特征。这个都是可以用PTSD进行性加重解释。
这是一个很合理的逻辑剧情。
而整部片破碎的悬疑点,也渐渐拼合起来:莫名其妙的火焰、过世父亲的辱骂训诫、自我肉体惩戒、以及记忆中的闪回片段,都让人觉着王伟业的应激障碍应该另有隐情。
木讷的表情,不近情理的执拗,表面的软弱,却显示出不堪负重的一种精神压力,似乎不求上进、与世无争的个性,与他的年龄和能力格格不入,但他却显得那么无所谓,更似乎满足于现状的“平静”。
拼起来的东西,更像是王伟业对一些不堪回首的往事,进行的自我催眠封闭。
从他后来对于追捕韩江的“异常执着”来看,远远偏离了“为同事复仇”的可能性,更像是要寻求一个“真相”,或者说,在追求一个“希望”。
从小照顾婆婆的行为,证明王伟业从那次纵火之后,就心存沉重的负罪感,只能用照顾婆婆来进行心理救赎,但这些“补救”依旧让王伟业不能原谅自己,仍然在每天鞭挞自己,以求赎罪。
韩江与聪明仔只是长相相似而已,但让王伟业有了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的动力。
这是王伟业出现了精神分裂的症状,一方面,他希望找到这个跟聪明仔一样的人,另一方面,他也清楚韩江不可能是那个被自己烧死的聪明仔,所以,他将所有残暴的、罪恶的、不可原谅的虐杀行为,分裂给这个被“聪明仔”占据的人格,以求一种自欺欺人的、道德上的“心理平衡”,不顾一切的、为儿时所做的那件让他懊悔几十年的错事“开脱”,以求得到心灵上的慰藉。
因为他已经无法再承受这一切。
王伟业的主观人格,依旧提醒自己是一个正直的好警察,不遗余力的铲除鬼王党,直到看到镜中的韩江幻象,这才明白那些残暴的事情,正是自己所做,在这迷茫的时刻,韩江、鬼王党之前的抢劫杀人行为,竟也被王伟业幻想成了自己所为,但他依旧不甘心相信这个结局,将子弹尽数打向了镜中的人格。
从最后一刻的救人行为来看,王伟业只想做一个好人,来洗刷儿时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
冥冥中,犹如佛学的因果论一样,罪业总有报偿的一天。人永远不可能用事后做善事,来掩盖自己曾经的罪恶。
end
以上是我的一些解读,与事实肯定有较大的出入,但这种解释对于我来说,也算特么能睡着觉了。
而后面工作中,出现了情绪失控、幻视幻听,完全可以用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即“创伤后应激障碍”来解释。
后面针对鬼王党缜密的“内讧计划”,又显示出一个精神分裂形人格的特征。这个都是可以用PTSD进行性加重解释。
这是一个很合理的逻辑剧情。
而整部片破碎的悬疑点,也渐渐拼合起来:莫名其妙的火焰、过世父亲的辱骂训诫、自我肉体惩戒、以及记忆中的闪回片段,都让人觉着王伟业的应激障碍应该另有隐情。
木讷的表情,不近情理的执拗,表面的软弱,却显示出不堪负重的一种精神压力,似乎不求上进、与世无争的个性,与他的年龄和能力格格不入,但他却显得那么无所谓,更似乎满足于现状的“平静”。
拼起来的东西,更像是王伟业对一些不堪回首的往事,进行的自我催眠封闭。
从他后来对于追捕韩江的“异常执着”来看,远远偏离了“为同事复仇”的可能性,更像是要寻求一个“真相”,或者说,在追求一个“希望”。
从小照顾婆婆的行为,证明王伟业从那次纵火之后,就心存沉重的负罪感,只能用照顾婆婆来进行心理救赎,但这些“补救”依旧让王伟业不能原谅自己,仍然在每天鞭挞自己,以求赎罪。
韩江与聪明仔只是长相相似而已,但让王伟业有了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的动力。
这是王伟业出现了精神分裂的症状,一方面,他希望找到这个跟聪明仔一样的人,另一方面,他也清楚韩江不可能是那个被自己烧死的聪明仔,所以,他将所有残暴的、罪恶的、不可原谅的虐杀行为,分裂给这个被“聪明仔”占据的人格,以求一种自欺欺人的、道德上的“心理平衡”,不顾一切的、为儿时所做的那件让他懊悔几十年的错事“开脱”,以求得到心灵上的慰藉。
因为他已经无法再承受这一切。
王伟业的主观人格,依旧提醒自己是一个正直的好警察,不遗余力的铲除鬼王党,直到看到镜中的韩江幻象,这才明白那些残暴的事情,正是自己所做,在这迷茫的时刻,韩江、鬼王党之前的抢劫杀人行为,竟也被王伟业幻想成了自己所为,但他依旧不甘心相信这个结局,将子弹尽数打向了镜中的人格。
从最后一刻的救人行为来看,王伟业只想做一个好人,来洗刷儿时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
冥冥中,犹如佛学的因果论一样,罪业总有报偿的一天。人永远不可能用事后做善事,来掩盖自己曾经的罪恶。
end
以上是我的一些解读,与事实肯定有较大的出入,但这种解释对于我来说,也算特么能睡着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