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吧 关注:9,373贴子:65,500
  • 9回复贴,共1

江西南昌县地名志万氏部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985年版南昌县地名志载


1楼2014-05-26 20:37回复
    南昌县地名志万氏部分
    沙城万家 万氏由新建县迁此已十二代。以靠近沙城熊家(今大村里)得名。71户,385人。
    老屋上 万氏由新建县迁此已二十一代。因村旁有两个大坑,称双坑万家。九代后部分移居墩子上。该处属老居,改今名。46户,302人。
    双坑墩子上 万氏由双坑万家(今老屋上)迁此已十二代。因村建在土墩子上,故名。25户,136人。
    程坊万家 万氏由新建县迁此已二十三代,始名万家。后因无子,由程姓过继,改今名。101户,585人。
    北舍 七十年前,万氏由万氏嘴罗家(今属尤口公社)迁此,搭茅舍居住,因处港北刘家北面,故名。14户,91人。
    罐子口村 原有小河,状如罐口,故称罐子口。1958年,熊氏由上水熊家迁此,后又有尚、万等姓相继迁入,即以罐子口为村名。51户,356人,
    王岭里 早住王姓,村旁有小溪,称王坽里。清初,孙、万、魏、马等姓相继迁入,王氏衰迁,易今名。81户,551人。
    下尾万家 万氏由石歧(今属东新公社)迁此已二十四代。因原为南昌县辖区北端尾部,故名。99户,452人。
    何家 北宋宣和三年,何氏由安徽卢州迁至红麻场。两代后移居现处,因种瓠子出名,曾名瓠子何家。后万氏迁入,改名何万里。六十年前,万姓迁出,易今名。60户,321人。
    沙锅子万家 万氏由尤口迁此已二十七代。村前小溪为沙底,得名沙溪万家。后以地势低洼,三面是小山,其状似锅,易今名。16户,82人。
    吉里万家 万氏由官塘(已废)迁此已二十三代。以老居处吉里地域(今属滁槎公社)得名。178户,990人。
    榨铺下 抗日战争期间,万氏由吉里万家迁此,因开设榨油铺得名。26户,142人。
    大成闸 1973年,万氏由城头万家迁此。因靠大成闸,故名。55户,335人。
    城头万家 万氏由厚田万(今属幽兰公社)迁此已二十六代。传说鲤鱼洲出天子,登基后便要在此修筑京城,故名。85户,504人。


    2楼2014-05-26 20:38
    收起回复
      岗背万家 1975年,泾口公社岗背大队岗背万家移民于此。20户,121人。
      南万 1975年,泾口公社水阁大队南万移民于此。31户,155人。
      傅万家 1975年,泾口公社杨芳大队傅万家移民于此。20户,134人。
      东风岗背万家 1975年,泾口公社岗背大队岗背万家移民于此。20户,133人。
      巷口万家 南宋端平元年,万氏由板湖迁饶州府浮梁,后迁进贤县竹山,最后迁此。以处赵家巷和街子口两村(均废)旁得名。292户,1,602人。
      万溪万家 宋代,万氏祖先启祚在洪都为官,见此地面临瑶湖,背靠小山,风景优美,便在此定居,取名万溪万家。39户,212人。
      太子殿后万家 万氏由太子殿前万家迁此已十九代。因处老居之后,故名。94户,535人。
      太子殿前万家 万氏由新建迁此巳二十五代。因靠近太子殿,故名太子殿万家。后部分迁居村后,易今名。137户,822人。
      南房万家 万氏由太子殿前万家迁此已十九代。因处老居之南,故名。10户,77人。
      店子前万家 万氏由下尾(今属滁槎公社)迁此已十一代。因处店子前旁,故名。7户,45人。
      邓家山万家 原有小山,邓姓管辖,称邓家山。万氏由湖山胡家迁此已三十代。11户,76人。
      夏溪万家 万氏由鲁溪魏家迁此已二十二代。因村靠夏溪熊家,故名。21户,131人。
      万家 万氏由游溪万家(今属武阳公社)迁此已十五代。12户,70人。
      鲁溪魏家 早住朱、蔡、刘、万等姓,南宋初,魏姓由新龙迁入后,他姓陆续迁出。相传,魏姓祖先驾船放鸭至此,在附近的月溪塘摇断了船橹,定居后便取村名鲁溪魏家。369户,2,117人。


      4楼2014-05-26 20:39
      回复
        竹园 南宋宝佑年间,万氏由石岐迁出,在原居东南三华里处建村。因村旁有一竹园,故名。清乾隆年间,因河岸倒塌,移居现址,仍用原名。104户,561人。
        寺前 南宋宝佑年间,万氏由石岐迁出,在原居东南一华里处建村。因村后有一寺庙,故名。清宣统年间,因河岸倒塌,移居现址,仍用原名。96户,560人。
        沙田 南宋宝佑年间,万氏由石岐迁出,建村于邻近的沙地上,取名沙垅。清康熙年间,河岸倒塌,移居现址,易今名。78户,442人。
        上东村 南宋宝佑年间,万东阳由石岐迁此。始名东阳村。后以村处老居之南,易今名。136户,715人。
        杨巷 明洪武年间,杨氏由新建县杨家巷迁此,取名杨巷。83户,419人
        幽兰街 自然镇。早称古溪。宋代,万氏由瑞州府高安县幽兰塘迁此。为念祖居,改名幽兰塘。因有湖汊通青岚湖,交通便利,渐成墟集。农历三、六、九墟日。351户,1,677人。
        西家庄 明初,万氏由浙江迁此。先居厚田,称厚田万。后分居于此。因处厚田万西面,取名西家庄。25户,120人。
        万头里 宋初,万氏由高安县幽兰塘迁此。因村前有溪,名古溪。人称古溪万。为念祖居,又曾称幽兰塘万。后因村处幽兰街西边要道,村大人众,过往客商都要交头钱,得名万头里。33户,199人。
        夏家 清朝中期,夏氏由黎川县迁此。以姓氏得名。后有章、李、邓、万、胡等姓迁入,仍用原名。32户,165人。
        厚田万 唐光化元年,万氏由厚田河下万迁此。以老居得名。140户,628人。
        厚田河下万 唐大中元年,万氏“始祖尧晕年甫二十八岁,携二弟应试,路经此地,兄弟见山川异秀,土地富饶,遂定居于此”。因村处官溪(厚田塘)东岸,故名。别名河下万。89户,438人。
        岱山万 南宋淳熙二年,万氏由浙江迁此。原有罗、陈、江、彭、叶等姓共居,后均衰迁,唯万氏犹存,取稳如泰山之意,称岱山万。曾名厚田岱山万。91户,488人。
        东万 元至正二年,万氏兄弟二人由厚田万迁此。因处老居东面,取名东田万坊。后分为二村,该村居东,易今名。119户,521人。
        西万 元至正二年,万氏兄弟二人由厚田万迁此。因处老居东面,取名东田万坊。后分为二村,该村居西,易今名。139户,605人。
        北曹门 万氏由东枫林迁此已十八代。因处万氏集居地之北,地形如槽盆,故名北槽门,后演变为北曹门。58户,323人。
        西枫林 万氏由枫林万家迁此已十九代。因处原居之西,故名。27户,138人。
        东枫林 北宋初,万氏由高安县幽兰塘迁此。因村后原有两棵大枫树,称枫林万家。后村西另辟一村,易今名。44户,213人。
        牌头万家 万氏由东枫林迁此已二十七代。传说,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该村有人资助朱元璋很多粮草。朱即位后,封此人为容王,村中竖起很多牌楼,故名牌头万家。别名中万(因该村处另两万姓村落中间)。73户,350人。
        南曹门 万氏由牌头万家迁此已十七代。因处万氏集居地之南,地形如槽盆,故名南槽门。后演变为南曹门。27户,133人。
        南湖万家 元末,万氏因避兵燹由白沙湖(今属泾口公社)迁此。以南临青岚湖得名。219户,1,014人。
        墨山街 自然镇。刘氏由梓溪刘家(今向塘公社巷口)迁此已二十七代。后有罗、谭、王、杜、涂、熊、万,廖、公等姓迁入。因处墨山地片,取名墨山。后以紧靠莲塘至南昌的官马大道,有人在此开店,遂成墟集。每日早墟。423户,1,868人。
        埂头 姚氏由莲塘斗门迁此已二十五代。后有周、万、徐、章等姓陆续迁入。相传,晋代有蛟精要将江西翻为大海。许真君与它斗法,说:“你一夜开出百条河,江西归你,否则,从此远走他方,不得在此为害。”蛟精允诺,当夜变成特大犁头开河,其行甚速,至后半夜,巳完成大半。眼看江西要化为大海,蛟愈力。及此,许真君指土,土硬如铁,卡住蛟头,蛟败。村以此得名。246户,1,253人。
        富芳 明末,胡氏由奉新县迁此,称胡坊。后李、万、傅、彭等十一姓相继迁入,仍用原名。1932年在此兴办建新中学,取桃李满天下之意,改称湖芳。1962年,取富裕之意易今名。190户,984人。
        邓家埠 早住麻、倪二姓,村名麻家。元代,郭氏由东坛巷(今属南昌市)迁入,麻氏衰落,成为小村,遂以南面不远较为著名之邓家埠(又名榆树下)村名之。明初,榆树下村拆迁至下邓埠,便指此处为邓家埠。后有李、高、万、陈等二十四姓陆续迁入,仍用原名。530户,2,516人。
        西巷 倪氏由徽州迁此已十五代。因处墨山如巷坳部,东有一大村(李家村,早废),故名。后熊、胡、章、万、罗等姓相继迁入,仍用原名。119户,632人。
        涂家 涂氏由奉新县迁此已二十四代,得名涂家。后黄、余、万、罗等姓相继迁入,仍用原名。39户,202人。
        莲溪 始住漆姓,因靠近莲塘,称莲塘漆家。后万氏由湖北迁入(已三十代),子孙繁衍,以村西有一大水溪,易今名。103户,496人。
        院下 宋末,万氏由新建县迁此。因处一破残旧院下方的低洼地,故名。10户,62人。
        后谢 早住谢姓,是一大村,称谢家坊,后衰败。北宋元丰四年,万氏由墨山(今属小蓝公社)迁入,取名谢坊。后有陈氏由黄台(今属冈上公社)迁居村前,仍属老谢家坊村址,取名前谢,该村便称后谢。30户,176人
        大昌 傅氏由姚坊(今属武阳公社)迁此已二十三代。盼人丁兴旺,繁荣昌盛,取名大昌。后有万氏从上泽坊迁入,沿用原名。87户,547人。
        桐林 传说,此地原为丘陵,称东山,有龙在地下翻动,人们不能安居。后有一地仙拿七枚七尺长的铜钉,钉于龙头活动的南山头,民始相安,故称铜陵,后演变为桐林。以村傍车马大道,一度成为墟集,又称桐林铺。胡氏由奉新县迁此已三十一代,后有刘、万、陈等姓相继迁入。195户,1,054人。
        唐家 原为唐姓人庄园,称唐家庄。清乾隆年间,梅氏从朱姑桥(今属南昌市郊区)、谢氏从淡溪来此种庄田,继有万氏、胡氏迁入,遂成村落。解放后易今名。25户,126人。


        6楼2014-05-26 20:39
        回复
          上泽坊 早住熊、闵二姓,村名熊家。后万氏由景德镇迁入(已十六代),子孙繁衍,熊、闵二姓衰迁。因万氏曾为盗,外人遂贬称此村为上贼坊。后万氏修谱,雅化为上泽坊。129户,726人。
          万家 南宋绍兴二年,万氏由谢坊(今后谢)迁此。因村东有淡溪湖,取名淡溪万家。简称万家。44户,242人。
          涂背团 早住涂姓,称涂背团。发过一次大火,大部分迁出。后万氏由陈枫村万家和后万迁入(已十二代),沿用原名。26户,114人。
          月万家 原住月、万两姓,故名。清末,高姓入赘万家,人口繁衍,原姓衰败,仍称原名。13户,77人。
          寺前万家 北宋元丰元年,万氏从万头里(今属幽兰公社)迁此。村后原有真教寺,故名。13户,56人。
          后万 南宋淳佑七年,万氏由寺前万家迁桃岭白溪(早废),其子在自溪西面分两处定居。此村在后,故名。110户,604人。
          山前 早住罗姓,村名罗家。万氏由城头万家(今属蒋巷公社)迁入(已二十三代)后,以村后原有一小山,易今名。192户,1,208人。
          邓芳 早住邓姓,村名邓芳。明代,邓姓外迁,万氏由枫林万家(今属幽兰公社)迁入,仍用原名。45户,241人。
          程万家 程氏从河南洛阳迁此已二十九代,后又有万姓迁入聚居,故名。52户,287人。
          万门 南宋末年,万氏从灌溪迁此。村东原有张坊祠,称张坊万家。后人口增多,易今名。27户,185人。
          前万 南宋淳佑七年,万氏由寺前万家迁桃岭白溪(村早废),其子在白溪西面分两处定居。此村在前,故名。104户,537人。
          西省上 万氏由厚田万家(今属幽兰公社)迁此已二十二代。来时兄弟三人分居三处。该村处落城湖西,称西城上,后演变为西省上。19户,102人。
          东庄万家 万氏由枫林熊家迁此已十二代。因房屋朝东,原为庄子地,故名。又名面东万家。71户,321人
          陈枫村万家 北宋熙宁年间,万氏从永和门(今属南昌市)迁此。因村址狭小,初名狭里万家。后陈氏从塘口陈家(今属泾口公社)迁入,以距枫林熊家不远,改今名。56户,286人。
          窑下万家 元末明初,万氏由罗舍迁此。因靠葛溪,称葛溪万家。后在村西建了座土窑,烧制陶器,易今名。60户,251人。
          东省上 万氏由厚田万(今属幽兰公社)迁此已二十二代,来时兄弟三人分居三处。该村处落城湖东,称东城上,后演变为东省上。22户,101人。
          中省上 万氏由厚田万(今属幽兰公社)迁此已二十二代。来时兄弟三人分居三处。此村居中,称中城上,后演变为中省上。23户,104人。
          东皋万家 原是湖滨,东边有一高坡供渔家歇息,称东皋。万氏由厚田万(今属幽兰公社)迁此已二十四代。54户,294人。
          洽溪万家 万氏从灌溪迁此已十代。村旁原有小溪,称洽溪,故名。27户,143人。
          灌溪 南宋景炎年间,万管熂由黄岗(今属武阳公社)迁此。原名称管熂。后以邻近溪水俱注入芳溪湖,易今名。311户,1,809人。
          大山岗 万氏由棠林下辛西面的西湖角(已废)迁此已二十七代。村西有座小山,称大山里,故名。86户,431人。
          潭林万家 万氏从西湖角(今棠林下辛家西面,早废)迁此已一十七代。因处潭林地片,故名。42户,345人。
          清溪 明嘉靖年间,万氏由附近园上村(已废)迁此。村前溪水清澈,故名。100户,507人。
          万家 万氏由庵前迁此已十二代。12户,72人。
          店里 清道光年间,万氏由东后岗迁此,开店卖油盐杂货,故名。37户,174人。
          山上熊万 明正德年间,万氏三兄弟由赤岗万家迁来,分三处居住。该村处荒山上,初名山上万家。后熊氏由中熊村(今属渡头公社)迁入,易今名。102户,555人。
          前坊 明正德年间,万氏三兄弟由赤岗万家迁来,分三处居住。该村处一街坊(早废)前面,故名。39户,177人。
          院东 明正德年间,万氏三兄弟由赤岗万家迁来,分三处居住。该村位于原乡约集街坊(早废)的大院东面,故名.57户,273人。
          朱家坊 原住朱姓,村名朱家坊。万氏由黄岗面南迁此已三十三代,沿用原名。68户,350人。
          后万家 万氏由东枫林(今属幽兰公社)迁此已三十二代.因处西田村后,称西田后万家,后简称后万家,47户,266人。


          7楼2014-05-26 20:40
          回复
            北头熊家 元末,万氏由福建迁此,称万家。明朝中期,熊氏由北头入赘于此,万姓衰败,易今名。29户,166人。
            下皮巷 原为梅姓村庄,称下梅巷。南宋初,万氏由福建迁入,梅姓衰迁,易今名。105户,512人。
            枣树万家 万氏由福建迁此已四十八代。因原长许多枣树,故名。40户,254人。
            西头万家 清代,万氏由板湖圩(今属广福公社)迁此。因村前有一棵大樟村,称樟树万家。后以村处古庙之西,易今名。49户,203人。
            南头万家 清代,万氏由板湖圩(今属广福公社)迁此。因处古庙南面,故名。33户,156人。
            小嵩 万氏由分宜县松山迁此已三十三代。始称小松,后谐音为小嵩。53户,245人。
            北村 元代,万氏由丰城县迁此。因处游湖寺旁,曾名游湖万家。土改时,以村处松山西北部,易今名。65户,348人。
            板湖圩 自然镇。早为洼地。清咸丰元年,万助兰由楼下万家至此,挑土填基建村。后又有数户陆续迁入。因雨天四周皆水,远看村庄如水中之浮板,故名板湖。咸丰三年兴墟。农历二、五、八墟日。36户,186人,
            黄浦山 万氏由藤树下(已废)迁此已二十代。因处黄浦山上,故名。属黄浦山农科站管辖。18户,96人。
            澧湖村 万氏由巷口(今属向塘公社)迁此已四十五代。因处澧湖旁,故名。93户,432人。
            北万 宋末,万氏兄弟二人由楼下万家迁来,分居两地。此村处北,故名。5户,32人。
            南万 宋末,万氏兄弟二人由楼下万家迁来,分居两地。此村在南,故名。15户,84人。
            东埂 元末,万氏由新建县迁此。因处西埂东南面,故名。96户,564人。
            万家 万氏由祝巷万家迁此已十代。56户,324人。
            楼下万家 宋朝中期,万氏由山东珠阳县湖东楼下万家迁此。沿用祖居村名。94户,519人。
            祝巷万家 早住祝姓,村名祝家巷。清朝中期,万氏由官塘万家迁入。祝姓衰败,易今名。41户,211人。
            下官塘 万氏由上官塘迁此已二十六代。原有许多水塘属官家管辖,称官塘。村处官塘北面,故名。61户,364人。
            上官塘 南宋中期,万氏由楼下万家迁此。原有许多水塘属官家管辖,称官塘。村处官塘南面,故名。67户,374人。
            塘头万家 万氏出楼下万家迁此已十七代。因处水塘边,故名。13户,159人。
            山前 万氏由丰城县迁此已十二代。因处潭岗小山前面,故名。42户,285人。
            万家洲 万氏由临川县迁此已二十八代。因处沙洲上,故名。243户,1,408人。
            沥山 明初,万氏由进贤县迁此。因处小溪旁的山包上,故名。56户,276人。
            上洛 早为寺庙,常来僧侣歇宿,称尚落。宋末,罗、万、曹等姓迁此,改名上洛。74户,367人。
            荷溪万家 北宋淳化四年,万氏由高安县迁此。因村前有条溪,溪中有一土墩,如荷花出水,故名。166户,951人。
            岭前万家 北宋大中祥符年间,万氏由荷溪万家迁此。因处岗前岭之南,故名。33户,177人。
            万家 清初,万氏由沥头迁此。17户,86人。
            沥头 南宋末,万氏由山东迁此。因处小溪南端,故名。55户,272人。
            前官田 早住余、万两姓,曾名余家井、万家井。南宋初,吴氏由福建迁此。传说,附近螺丝顶山上原有一皇封墓葬,山下垄田为护墓用田,称官田,村由此得名。后分居数处,以村庄居南,改称前官田。79户,395人。
            后湾 南宋嘉泰年间,万氏由板湖圩(今属广福公社)迁此。因处抚河支流弯道后面,故名。75户,293人。
            前湾 万氏由板湖圩(今属广福公社)迁此已二十三代。因处抚河支流弯道前面,故名。77户,282人。
            堎上万家 万氏由藤树万家(今向塘镇万家)迁此已十四代。因处长埂上,故名。50户,288人。
            南头 万氏由山东迁此已三十七代。因处岗前岭之南,故名。43户,238人。
            大溪 清初,万氏由板湖圩(今属广福公社)迁此。因处大溪旁,故名。22户,134人。
            前万 清初,万氏由楼下万家(今属广福公社)迁此。因处东庄曾家前面,故名。23户,128人。
            新基万家 万氏由祝家巷万家(今属广福公社)迁此已二十四代。原村址在现址东北,称杨林万家。1924年倒堤,称倒园万家。1948年修新堤迁现址,易今名。38户,215人。
            东湾万家 万氏由板湖圩(今属广福公社)迁此已十七代。因处东湾地片,故名。45户,277人。
            桥头万家 宋末,万氏由楼下万家(今属广福公社)迁此。因处信孚桥头,故名。61户,313人。
            岗前 片村。位于三江镇西北8.5公里,青丰山排渍道贯穿其中。原为山岗,设有街(已废)。宋末,陈氏由西洛(今属向塘公社)迁此。因村处街址北面,得名下岗前(现属广福公社)。后有罗、李、万、吴等姓迁街址南面建村,得名上岗前,统称岗前。
            东庄 片村。位于三江镇西北4.5公里,向乐铁路西南。明末清初,袁、王、万、曾等姓先后在竹山肖家东面建成东庄袁家、王家、前万、东庄曾家4个自然村,统称东庄。
            万家 宋末,万氏由河南信阳迁此。又名藤树万家。13户,86人。
            庄下 原为财主仓库。因处庄子北面,故名。闵姓来此居住已十二代。后有向、彭、李、涂、喻、王、朱、熊、陈、万、严等姓迁入。沿用原名。45户,212人。
            南窑 万氏由横岗迁此已八代。因地势较高,又系烧窑之地,称高岭窑上。1957年归示范农场后,以地处原场部之南,易今名。55户,218人。
            万坊 万氏由黄台(今属冈上公社)迁此已二十代。60户,340人。
            下西城 万氏由合溪(今属向塘公社)迁此已十三代。村处西城片村北部,故名。38户,228人。
            下横岗 明天顺七年,万氏由尚谌店(今属向塘公社)迁此。以处横岗地片北面得名。42户,201人。


            10楼2014-05-26 20:42
            回复
              由于资料不全,欢迎大家增补。


              11楼2014-05-26 20:46
              回复
                给力!


                12楼2014-05-27 18:50
                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6-04-22 23: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