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血异闻录吧 关注:86贴子:18,836
  • 7回复贴,共1
B是A的相反血型,这是生理基因所决定的,不可逆。在很多情况下,B的想法、感受与选择都与A相反,但两者又时常互为映像,殊途同归。就像大道上的两端,一样遥远、朦胧。


1楼2014-05-25 14:09回复
    B型人的独特气质表现为:具有天然的爱心、同情心与悲悯,本性善良;敢于挑战世俗规则,蔑视繁文缛节;想法全面,思维开阔;崇尚精神,率性而为;平等待人,真挚淳朴;情感丰富,多愁善感;软弱无助,脆弱敏感。
    但也会呈现出与A型人一摸一样之处:固执,强硬,坚决,不妥协,不让步,不服输,具有顽强的斗志,坚强的意志。
    B型人的复杂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的,毛主席是B型,一个极其复杂的领袖。而在A型日本也出现了B型的领袖:战争狂魔东条英机,战后日本最强硬的首相安倍晋三。这说明在整体陷入狂热与激进的大环境里,B不但能呈现出A的状态,还会通过实力获取至高权力。


    2楼2014-05-25 14:10
    收起回复
      2025-05-28 17:45:54
      广告
      B型人在幼童时期最为天真,喜欢沉浸在感受与幻想的世界中,对外界的观察重点落在景物等与自身利益不相干的事物上。夕阳里若隐若现的小楼,细雨中飘摆摇弋的蛛网,一花一景都能触动B的心灵。只有B型人会在夜幕下,神色痴迷的盯着远方一处光亮。毫不隐晦的说,真正内心孤独的是B型人,丝毫不在意周围的人际关系,丝毫不在意谁对自己有利,谁对自己有害。如果脱离社会流落荒岛,心态最好的一定是B。
      少年时期的B大多也很天真,而且有敢说敢做的特点,但也容易被利用,如奶奶说姥姥的坏话,B会在家庭聚会时把对姥姥的意见大声发表出来,气坏了姥姥,也出卖了奶奶。
      这不是说B傻,实际上A、AB与O也一样会受潜移默化的洗脑,但只有B会说出来。因为什么呢?因为憋不住。少年时期的好多B都有这倾向,他们无法容忍他们认为不道德、不公正或不应该的事,而且因为嘴笨(相比于AB与O),B常常搞得大家莫名其妙。
      但B型人不会一直那么自我,虽不如A一生所呈现出的变化那么大,但B依然是会变的,且往往呈现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特点。在某个阶段,B型人会突然“长大了”,或者突然“学乖了”。
      成熟后的B大多是温和且不卑不亢的人,但因为嘴笨,常常会被耍弄。B型情感丰富、感受力强的特点在这里将为B型人的人生基调打下第一个基础。B之所以呈现出千差万别的个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B型人选择如何定位自身角色。是三缄其口,是据理力争,是自我消化,还是秋后算账。B型人大多会选择一种最平稳的过渡,在摸不清状况时,B绝对是最胆小的一个血型。根据我多年观察总结,在陌生环境中,最主动、最放得开的是A,最多疑的是O,最满不在乎(表面上)的是AB,最顺从、最易受欺负的是B。
      所以在面对大问题时,B比其他三血型都胆小,因为想得多。
      为什么B面对大问题想得多?
      这完全是由B型思维方式决定的,B型的思维被我称作“空间思维”,是将思考对象与环境及相关事物统统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或干脆将思考对象作为整体空间进行快速的“全盘扫描”而评判事物优劣、利弊、真假等的思维。简单的说,B型将思考对象作为一个整体,然后通过判断空间内不同成分的比例,来宏观权衡或判断事物性质。
      新事物对B来说就像新空间,不单单要面对事物本身,该事物的周围环境与相关事物全部都是B型要面对的。由于“新空间”难以短时间渗透并掌握,B型会本能的进行【幻想】,实际上很多是不切实际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作多情”、“把人往好了想”。但现实是残酷的,正所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B的善良与好意总是被下意识当作软弱,至于哪个血型的坏蛋喜欢欺负B,地球人都知道。
      久而久之,天性本真的B型人就会变得与天生设防的A型人很像,甚至草木皆兵。当然这只是偶尔的,大部分时候,B型人还是保持着自己的特性,诚恳且容易相信他人的。但客观的说,B型人多疑起来是相当多疑的。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关键词:【可能性】。B型暴力犯罪是最少的,吧里有相关资料证明过,我的见闻也指向了这个结论。但这仅仅是现象,原因是什么呢?除了B本身的善良,不愿感受到他人痛苦,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B型人是最害怕的。这呼应了上面说的“B比其他三型都胆小”,因为与A相反,B是最相信可能性的血型。
      何谓可能性,在这里,我要表达的意思是:在各项条件都指向不可能的情况下依然不能肯定事物的不可能。换句话说,B想作案时会想「我这么做会被抓吧」「再精密的准备也难保不会有漏洞」「总会有东窗事发的时候啊」……明白了吧?
      B型人在大事上极少冲动,甚至会本能的压抑自己的情绪,选择最平稳、最保守的策略,是因为B相信总有意料外的事。B型人懂得如何避免自身陷入极度的低落,这也是很多人说的“B型人一生都不会精神崩溃”的原因。
      这也正是B型人乐观的原因。
      即便在最灰暗、最压抑、最绝望的情境下,B依然相信有翻盘的可能性。拥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B能将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变成让自己时来运转的救命稻草!这个本事是其他三型学都学不来的。


      3楼2014-05-25 14:10
      回复
        为什么说B型人嘴笨呢?
        B并非语言组织能力差,一切都是因为那颗躁动不安的灵魂。别误解,这个躁动不安不是指对异性的渴望,而是思想过于灵动导致的频繁跳跃。无论各位B吧友是否愿意承认,我多年观察研究得出的结果明确指出,B型人的思维太快了,快的他们自己都跟不上。
        B型人在与人辩论时,总能一眼洞穿对方的意图,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想出N条计策,却忽略了最关键的问题,即人说话往往不是只有一个意图。B在看出对方大意图后马上做出犀利的反击,但没有看到对方的第二层意思,结果被钻了空子。喜欢钻B空子的大多是伶牙俐齿的O与善于雄辩的AB,而且事实上,他们在很多时候根本没明白B的想法。最容易明白B想法的其实是A,但A更不擅于针锋相对的辩论(A擅长的是“循循善诱”的引导)。
        B型人除了漏题,还容易跳题。很多B型不但看出了对方的第一意图,也看出了对方的第二、第三意图,但却直接跳过去了。有些“废话”是必须说的,B却以为大家都明白,不用说,其实很多人不明白啊!结果B以为自己赢了,其实是吃亏了。
        B型人还有一个弱点,就是不该废话的时候却说多了,导致主题被淡化。大家看到B唠唠叨叨的开场白,哪还会对重点问题有深刻的印象呢?有时候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
        这个平衡点在哪呢?
        在对势的把握,对人心的把握,B并不擅长这个。我说的更实在一点,B是据理力争型的人,但一定要记住,不要漏掉对方的每个意图,但对对方每个意图的反驳都要尽量简练。能做到这一点的话,B型人就不再嘴笨啦。
        O型人为何会轻视B型人?
        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O型人想的少,B型人想的多,结果在O的脑子里,B型人只是他看到的B型人,而在B型人的脑子里,O型人是他想象出来的O型人。比如闹矛盾,O随口说了一句“你等着的啊,一星期后我让你滚蛋”。B型人就会想「他这一星期会做些什么呢」、「啊,部长下星期要回来了」……A和AB就不会这么想问题。
        第二个方面比较值得玩味,我说直白一点:O型人觉得B型人只会吹牛、没真本事。为什么会这样?因为O型人的思维决定他们只相信有证据、可感知的事物,B型人具有前瞻性与开创性的设想对O来说不切实际。B型人对一些高难事物的理解,不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数据化推理,而是……这就引出了下一个关键词【形象化】
        形象化是空间思维的一个独有特征。
        B型人能够将一切问题在脑海中勾画出形象,然后用视觉扫描,问题一共有多少,都是什么形状,一切一目了然!这个思维在破解难题时极强,但其他三型很难理解。
        AB型人最容易理解这一点,A型人无法理解但却能隐约感觉「B一定明白了什么」,而O型人无法理解的事情他们干脆就不认可,不管O吧友们是否承认,O这个趋向极其鲜明,O型人不会耐心的去聆听、去感受,你无法让他明白,他就认为你骗他。
        B悟性高,就在于此,可以全盘洞悉事物的整体。但很多东西,B看到了,明白了,却无法用语言一句一句从头到尾的说清楚。不信你试试,怎么说清楚?
        索性,很多B就不说过程,只说看法与结论了。厉害的B,就像释迦牟尼,说的每字每句都是箴言。那么决定B强弱的什么呢?情感与精神性,因为B的全部力量几乎都来自于他的情感与精神。
        情感上毋庸置疑,B型人的情感是最丰富的。有些B型人羞于表达,但在亲人离世、受到伤害或失恋时,B型人会躲起来撕心裂肺般恸哭,我曾见过。
        印度教与佛教是最高深的两大宗教,一个笃信灵魂不灭,一个说无常无我,为什么这两个宗教都产生在B型印度?不是偶然。这就引出了最后的一个关键词【永恒心】
        B型人具有一颗永恒心,为什么B型人能够坚守住内心?因为害怕失去,害怕失去的人必然会追求永恒。


        4楼2014-05-25 14:10
        回复
          这是对B型人观察入微的最客观的描述。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2-15 15:43
          回复
            A应该学习B全面思维找方向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1-06 10: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