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和世界
人只有在自己的外面才能看到本体的自己。
“我”是一个人。
“我”在世界之中,“我”又在世界之外。
“我”在世界之中,所以我能感受世界。
“我”在世界之外,所以我能观察世界。
1900是一个人。
1900在世界之中,1900又在世界之外。
他听不到大海的声音,因为大海已内化成了他的“我”。
他能洞察周围的一切事物,因为他的“生活”在周围一切事物之外。
距离、间隙产生认识。
“我”和世界是有间的。
而“我”和“我”是无间的。
【2】 存在与非存在
作为生命的人,1900存在于世界之中。
作为社会的人,1900仍存在于世界之中。
但他没有国籍,他没有身份。
世界不承认他的存在。
有时候,展示就是存在。
不向世人展现,世人就不知道它的存在。
它就是黑格尔所谓的“优美的灵魂”
它是超人的,它“存在”于世上,却不向世界展示。
世界不承认它的“存在”。
死亡就是“优美的灵魂”最后的命运。
对于世界,对于未来
它,不“存在”。
【3】 有限和无限
琴键有限,却可以承载无限的灵感。
船身有限,却可以展现无限的世界。
言有尽而意无穷。
用有限的载体创造无限的意象,那是智者能做到的。
而在无限的世界中划分出无限个完美的有限,
那是“上帝”最伟大的创造。
【4】 选择与自由
能够选择,说明你是自由的。
但是,你的自由是有限的——你的自由仅在选项范围之内。
TO BE OR NOT TO BE?
1900面临两个选择。
在船上,他能掌握自己的生命的轨迹。
在岸上,他还要面临若干个“子选择”,任何一个选择都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害怕失去自由——控制自己生命方式的自由。
所以,他选择了待在船上。
人唯一不能离开的东西,是他自己。
当船已经变成他自己的时候。
他已无法离开……
【5】 现代与后现代
1900——[一个新的世纪]。
弗吉尼亚号——[1900的世界]——[一个新世纪的世界]。
1900的命运就是20世纪命运。
1900和弗吉尼亚号一起死了,
以工业文明为代表的20世纪社会已经死了。
20世纪死了——这正是后现代主义的观点。
当人们还在赞美科学与理性,享受科学理性带给我们的便利的时候,
两次世界大战带着工业文明衍生出的武器把人类个体炸了个粉碎。
1900在旋梯上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会害怕?
他害怕的不是他说看到的(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
而是看不到的(工业文明的)尽头!
所以,他回来了。
宁愿过看得见尽头的生活。
1900的命运可能就是我们的命运。
【6】 还想说:
《海上钢琴师》是典型的后现代、解构主义的影片,其反工业文明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价值观)的倾向非常的明显。
1900的成长方式绝对是后现代的:他通过报纸和周围人营造的虚拟媒介环境认识世界,他的世界是真实与非真实的混合。在后现代的社会的文化沙漠中,缺乏的不是概念,而是一个概念的意义太多,使他原本的意义失去了意义,就像“妈妈”可能是一匹马……
而以REGULATION(如以福特生产线为代表的大批量生产)和MONEY(拜金主义价值观)等为代表的工业文明,几乎被1900都FUCK了个遍……
MAX没有把1900打晕然后托下船,他让1900通过完成自己的选择来完成自己人生的意义。这样的剧情设计是后现代的萨特似的。
福柯认为:任何一种话语都是使用者试图向他们施加影响他们思维的权力。而MAX走的时候,没有语言。
人只有在自己的外面才能看到本体的自己。
“我”是一个人。
“我”在世界之中,“我”又在世界之外。
“我”在世界之中,所以我能感受世界。
“我”在世界之外,所以我能观察世界。
1900是一个人。
1900在世界之中,1900又在世界之外。
他听不到大海的声音,因为大海已内化成了他的“我”。
他能洞察周围的一切事物,因为他的“生活”在周围一切事物之外。
距离、间隙产生认识。
“我”和世界是有间的。
而“我”和“我”是无间的。
【2】 存在与非存在
作为生命的人,1900存在于世界之中。
作为社会的人,1900仍存在于世界之中。
但他没有国籍,他没有身份。
世界不承认他的存在。
有时候,展示就是存在。
不向世人展现,世人就不知道它的存在。
它就是黑格尔所谓的“优美的灵魂”
它是超人的,它“存在”于世上,却不向世界展示。
世界不承认它的“存在”。
死亡就是“优美的灵魂”最后的命运。
对于世界,对于未来
它,不“存在”。
【3】 有限和无限
琴键有限,却可以承载无限的灵感。
船身有限,却可以展现无限的世界。
言有尽而意无穷。
用有限的载体创造无限的意象,那是智者能做到的。
而在无限的世界中划分出无限个完美的有限,
那是“上帝”最伟大的创造。
【4】 选择与自由
能够选择,说明你是自由的。
但是,你的自由是有限的——你的自由仅在选项范围之内。
TO BE OR NOT TO BE?
1900面临两个选择。
在船上,他能掌握自己的生命的轨迹。
在岸上,他还要面临若干个“子选择”,任何一个选择都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害怕失去自由——控制自己生命方式的自由。
所以,他选择了待在船上。
人唯一不能离开的东西,是他自己。
当船已经变成他自己的时候。
他已无法离开……
【5】 现代与后现代
1900——[一个新的世纪]。
弗吉尼亚号——[1900的世界]——[一个新世纪的世界]。
1900的命运就是20世纪命运。
1900和弗吉尼亚号一起死了,
以工业文明为代表的20世纪社会已经死了。
20世纪死了——这正是后现代主义的观点。
当人们还在赞美科学与理性,享受科学理性带给我们的便利的时候,
两次世界大战带着工业文明衍生出的武器把人类个体炸了个粉碎。
1900在旋梯上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会害怕?
他害怕的不是他说看到的(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
而是看不到的(工业文明的)尽头!
所以,他回来了。
宁愿过看得见尽头的生活。
1900的命运可能就是我们的命运。
【6】 还想说:
《海上钢琴师》是典型的后现代、解构主义的影片,其反工业文明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价值观)的倾向非常的明显。
1900的成长方式绝对是后现代的:他通过报纸和周围人营造的虚拟媒介环境认识世界,他的世界是真实与非真实的混合。在后现代的社会的文化沙漠中,缺乏的不是概念,而是一个概念的意义太多,使他原本的意义失去了意义,就像“妈妈”可能是一匹马……
而以REGULATION(如以福特生产线为代表的大批量生产)和MONEY(拜金主义价值观)等为代表的工业文明,几乎被1900都FUCK了个遍……
MAX没有把1900打晕然后托下船,他让1900通过完成自己的选择来完成自己人生的意义。这样的剧情设计是后现代的萨特似的。
福柯认为:任何一种话语都是使用者试图向他们施加影响他们思维的权力。而MAX走的时候,没有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