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后,日本企业曾引领了世界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
1999年,索尼公司开发的世界第一台家用宠物犬型机器人“Aibo”上市。栩栩如生的Aibo虽然售价高达2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5200元),但还是得到了大家的青睐,创下15万台的销售记录。2000年,索尼又推出了双腿直立行走的人型机器人,也就是后来“Qrio”的前身。
与此同时,一直致力于人形机器人开发的本田,也于2000年发表了“Asimo”。两家公司的动向让人预感,人与机器人共存的时代即将到来。
机器人热潮也牵动了其他制造业,2005年的爱知万国博览会上,从大企业到创新型企业,再到大学研究室,展出的机器人多达100种。但日本的机器人产业至此已发展到顶峰——索尼于2006年3月撤出了机器人领域,而本田的Asimo也只是用作宣传,离实用化还有很远的距离。
这背后隐含着许多问题,例如“若机器人融入人们的生活,安全方面是否能够得到保障,这是很难逾越的障碍”(某宣传负责人语)。再加上,“电机制造业经营状况恶化等经济方面因素,还有日本企业面对风险时犹豫不决的态度”都影响了机器人领域的发展,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简称产综研)的加贺美聪说道。机器人无法步入实用化,并不光是安全方面的问题。
茨城县筑波市的生活支援机器人安全验证中心,是产综研的下属机构,专门负责确认机器人与人体发生碰撞等情况时的安全性。产综研的大场光太郎严肃地表示:“制造商带来的机器人都不明确要做成什么商品,无法进行风险评估的东西太多了。”
丰田公司的“伙伴机器人”(医疗机器人、警卫机器人、保姆机器人等的总称)部部长玉置章文也承认,“日本的制造商过于重视技术,却在实际商品化上功亏一篑”。在爱知万国博览会上,丰田展出的人形机器人能够吹奏小号,备受瞩目。目前,丰田也正在开发更为实用的商品,其中一件便是单人移动工具“Winglet”。
这原本是由索尼研发,但为重整电子主业,索尼退出了机器人市场。丰田在2007年继承了索尼的研发成果,并接收了研发人员。以最新的传感器加入了可以判断细微体重移动的人工智能技术。曾在筑波市公路上实施的行走实验,今年秋天也将在爱知县丰田市展开。
日本的大企业进军机器人领域的同时,海外制造商研发的性能简单的机器人也登上了舞台。
美国的iRobot公司应用了地雷探测人工智能技术,于2002年推出了智能机器人吸尘器“Roomba”。圆盘状的机器人吸尘器在地板上转来转去,其便捷性在世界上掀起了购买热潮。该公司的家用智能产品累计贩卖数量在全球达1千万台以上,确确实实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目前,单性能低价格的智能商品在美国陆续上市。
Revolve Robotics公司推出的“kubi”平板电脑支架售价为5万日元。将平板电脑连接到机器上,即可实现远程视频对话,当人远离镜头时,机器便转动“脖子”改变平板电脑的方向,随着视频者移动。
anki公司推出的人工智能驱动赛车“Anki DRIVE”售价约为2万日元,是可以通过iPhone操作的迷你车。通过传感器和人工智能可以在一秒内判断出500次行走位置,进行高精度运转。而“首(kubi)”“暗记(anki)”这两个商品的名称都源于日语单词的发音,均是2000年受到日本机器人技术的启发,提前实现了机器人技术的实用化。
但美国并不只追求单性能智能机器人的研发。
记者造访了位于距离美国波士顿市内40分钟车程的iRobot公司,希望见到CEO科林·安格尔(Colin Angle)。入口处工作人员开口第一句话就是“CEO感冒了,今天没来上班”。但他继续说道“但CEO在这里”。这位工作人员所指的是人工智能机器人“Ava500”,21.5寸的液晶画面代替了人脸,透过画面可以进行远程交流。机器高约166厘米,以三维摄像装置和传感器判断位置,机器可以在每秒1米的速度自动运转。
透过画面登场的安格尔说:“请跟我来。”跟随他的声音,机器人开始自动运转,安格尔介绍了历代Roomba智能机器人。虽然本人并不在场,但让人觉得仿佛在和他边走边聊。
这个带有液晶画面并能自由移动的机器人叫做“电视会议机器人”。自去年起,美国各大企业开始相继发售,其中也有约为15万日元的低价格产品。美国在智能机器人吸尘器技术的基础上,推出了性能更高的智能产品。
安格尔说:“日本的制造商没有制造出消费者想要的智能产品。太拘泥于人形机器人的开发可能导致了日本在机器人产业失去了领导者的位置。”
已故苹果创始人史蒂·芬乔布斯说过:“应该先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进行技术研发。搞完技术研发后再去考虑如何销售是行不通的。”追求理想技术、在商业化前停滞不前的日本企业,和以单性能智能商品开发市场的美国创新型企业,它们不同的路线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结果,正如同乔布斯所言。(完)
1999年,索尼公司开发的世界第一台家用宠物犬型机器人“Aibo”上市。栩栩如生的Aibo虽然售价高达2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5200元),但还是得到了大家的青睐,创下15万台的销售记录。2000年,索尼又推出了双腿直立行走的人型机器人,也就是后来“Qrio”的前身。
与此同时,一直致力于人形机器人开发的本田,也于2000年发表了“Asimo”。两家公司的动向让人预感,人与机器人共存的时代即将到来。
机器人热潮也牵动了其他制造业,2005年的爱知万国博览会上,从大企业到创新型企业,再到大学研究室,展出的机器人多达100种。但日本的机器人产业至此已发展到顶峰——索尼于2006年3月撤出了机器人领域,而本田的Asimo也只是用作宣传,离实用化还有很远的距离。
这背后隐含着许多问题,例如“若机器人融入人们的生活,安全方面是否能够得到保障,这是很难逾越的障碍”(某宣传负责人语)。再加上,“电机制造业经营状况恶化等经济方面因素,还有日本企业面对风险时犹豫不决的态度”都影响了机器人领域的发展,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简称产综研)的加贺美聪说道。机器人无法步入实用化,并不光是安全方面的问题。
茨城县筑波市的生活支援机器人安全验证中心,是产综研的下属机构,专门负责确认机器人与人体发生碰撞等情况时的安全性。产综研的大场光太郎严肃地表示:“制造商带来的机器人都不明确要做成什么商品,无法进行风险评估的东西太多了。”
丰田公司的“伙伴机器人”(医疗机器人、警卫机器人、保姆机器人等的总称)部部长玉置章文也承认,“日本的制造商过于重视技术,却在实际商品化上功亏一篑”。在爱知万国博览会上,丰田展出的人形机器人能够吹奏小号,备受瞩目。目前,丰田也正在开发更为实用的商品,其中一件便是单人移动工具“Winglet”。
这原本是由索尼研发,但为重整电子主业,索尼退出了机器人市场。丰田在2007年继承了索尼的研发成果,并接收了研发人员。以最新的传感器加入了可以判断细微体重移动的人工智能技术。曾在筑波市公路上实施的行走实验,今年秋天也将在爱知县丰田市展开。
日本的大企业进军机器人领域的同时,海外制造商研发的性能简单的机器人也登上了舞台。
美国的iRobot公司应用了地雷探测人工智能技术,于2002年推出了智能机器人吸尘器“Roomba”。圆盘状的机器人吸尘器在地板上转来转去,其便捷性在世界上掀起了购买热潮。该公司的家用智能产品累计贩卖数量在全球达1千万台以上,确确实实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目前,单性能低价格的智能商品在美国陆续上市。
Revolve Robotics公司推出的“kubi”平板电脑支架售价为5万日元。将平板电脑连接到机器上,即可实现远程视频对话,当人远离镜头时,机器便转动“脖子”改变平板电脑的方向,随着视频者移动。
anki公司推出的人工智能驱动赛车“Anki DRIVE”售价约为2万日元,是可以通过iPhone操作的迷你车。通过传感器和人工智能可以在一秒内判断出500次行走位置,进行高精度运转。而“首(kubi)”“暗记(anki)”这两个商品的名称都源于日语单词的发音,均是2000年受到日本机器人技术的启发,提前实现了机器人技术的实用化。
但美国并不只追求单性能智能机器人的研发。
记者造访了位于距离美国波士顿市内40分钟车程的iRobot公司,希望见到CEO科林·安格尔(Colin Angle)。入口处工作人员开口第一句话就是“CEO感冒了,今天没来上班”。但他继续说道“但CEO在这里”。这位工作人员所指的是人工智能机器人“Ava500”,21.5寸的液晶画面代替了人脸,透过画面可以进行远程交流。机器高约166厘米,以三维摄像装置和传感器判断位置,机器可以在每秒1米的速度自动运转。
透过画面登场的安格尔说:“请跟我来。”跟随他的声音,机器人开始自动运转,安格尔介绍了历代Roomba智能机器人。虽然本人并不在场,但让人觉得仿佛在和他边走边聊。
这个带有液晶画面并能自由移动的机器人叫做“电视会议机器人”。自去年起,美国各大企业开始相继发售,其中也有约为15万日元的低价格产品。美国在智能机器人吸尘器技术的基础上,推出了性能更高的智能产品。
安格尔说:“日本的制造商没有制造出消费者想要的智能产品。太拘泥于人形机器人的开发可能导致了日本在机器人产业失去了领导者的位置。”
已故苹果创始人史蒂·芬乔布斯说过:“应该先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进行技术研发。搞完技术研发后再去考虑如何销售是行不通的。”追求理想技术、在商业化前停滞不前的日本企业,和以单性能智能商品开发市场的美国创新型企业,它们不同的路线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结果,正如同乔布斯所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