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国吧 关注:82贴子:734

光亮居士:阿弥陀佛的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十集动画片《阿弥陀佛的故事》已经出版发行,慈悲的人生佛教协会会长允许此片自由流通,观看地址:http://www.xuefo.net/bdshow_20368.htm
阿弥陀佛的故事
香港人生佛教协会光亮会长根据相关经典编译
第一章
在两千多年前的一次集结法会上,阿难如是说:我亲自听到佛这样说。有一段时间,娑婆世界三界导师释迦牟尼如来这位无上士(世间最尊贵者)、正遍知(能正确遍知一切事物)、明行足(三明【天眼明、宿命明和漏尽明】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和漏尽通】都已圆满具足并且到达无上境界)、善逝(虽入涅盘却从不舍弃众生)、世间解(了解世间一切事理)、调御丈夫(能善巧调御众生的根性,化导他们)、天人师(教化天神与人之导师)、应供(德行圆满,受人天供养)、佛陀(智慧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世尊(天上人间一切有情所共同尊重者)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与他的一万二千位弟子们在一起讲经说法。这些弟子们经过佛的指导,都能够自由自在地在天上飞行,在很多佛世界周游,能看到世间众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的各种场景,能够清晰地听到世间众生发出的各种声音,知道世间众生心中所想,对自己和其他众生往事历历在目,对世间万事万物都有清楚理性的认知,彻底挣断了生死轮回之链,出离了生死苦海。长老憍陈如、长老舍利弗、长老大目犍连、长老迦叶、长老阿难等作为上首弟子位列其中。此外还有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以及贤劫时期的所有菩萨,也都来到这里参加这场法会。还有以贤护为代表的十六位菩萨,他们分别是善思惟菩萨、慧辩才菩萨、观无住菩萨、神通华菩萨、光英菩萨、宝幢菩萨、智上菩萨、寂根菩萨、信慧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脱菩萨等,也都赶来参加这场法会。这些大菩萨对普贤菩萨的德行都很钦佩,纷纷表示向普贤菩萨学习,以普贤菩萨为楷模,广集一切功德,广修一切善法,广结一切善缘,广度一切众生,云游于数不清的佛国之间,将通过修行掌握到的智慧和神通力,帮助众生出离生死苦海,到达各个佛国净土。这些大菩萨立志要在无量无边的佛国中参访修行,从而成就佛位。他们纷纷发愿要往生到兜率天宫,在那里寿终之后投胎降生来到人间的王宫之中,随后又抛弃王位出家修行,通过种种苦行来磨炼自己的身心以探索脱离苦海之道。为了顺应世间常人的做法,凭借高深莫测的禅定和无穷无尽的智慧,降服了各式各样的魔障,从而得到无上微妙之法,成就了与佛无二无别的大智慧。赢得了天上人间的尊重和敬仰,于是纷纷恭请他们来讲经说法。这些大菩萨常常运用佛法来帮助一切众生觉悟真理,破除因种种错误知见为根源的烦恼,引导众生把那些导致轮回在三界的根本毒根(贪、嗔、痴)彻底清除,洗清蒙蔽在众生心灵之上的各种污垢,使他们的清净真如本性显现出来。这些大菩萨以佛法为良药来调理众生,向他们宣讲佛法的精妙真理,使他们明白归依供养佛、法、僧三宝的真正道理,积累一切功德,指引世间真正福田。以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拯救治疗有情众生所遭受到的三界中老病死这三种大苦。这些大菩萨的所作所为,得到了十方诸佛的赞扬和灌顶,一致授记他们都将成佛。普贤菩萨常常作为菩萨们的修行导师,教授学习无量无边的相应法门和修为,圆满成就了菩萨们的无量无边的善根功德,受到十方诸佛的爱护与眷顾。 这些大菩萨在十方佛世界中,都能示现种种应身与化身,如同一个很善巧的魔术师,变现种种不同的形像,这些形象实际上都是虚幻不实的,若加以深究的话,是什么也不能得到的。这次来参加法会的各位菩萨也都跟普贤菩萨一样,他们对万事万物的本质都有清醒的认识,清楚明白一切众生的本相。他们也都常常供养十方诸佛,开导有缘众生。菩萨们在度化众生时所变化的种种形象犹如闪电一样,撕裂了一切邪知邪见所构成的网,解脱了种种烦恼的束缚。他们的德行和声名,远远超出了声闻、缘觉这二乘的境界,进入了自性本空,没有任何执著的的境界。菩萨们通过各种善巧方便在一切世间进行教化,向世人全面展现声闻乘、缘觉乘以及菩萨乘这三乘的教法,在声闻和缘觉这二乘中示现灭度涅盘,得到了无生、无灭、超跃生死的无上智慧以及通晓一切陀罗尼法门。随时悟入华严三昧,对一切离苦得乐的方法都清楚掌握,运用自如。菩萨们在进入不可思议的禅定之后,便都能亲眼见到无量无边的佛,在一念之中就能够游遍一切佛国,都能够宣讲佛法,像普贤菩萨那样普度一切众生。善于用各种方言宣说佛法,引导众生脱离生死苦海。他们所宣讲开示的种种佛法,远远超越了世间所有的方法,心中常常存念度化众生脱离生死苦海,对万事万物的运用达到应付自如,随意自在。为了那些沉沦在生死苦海的众生,他们常常不请自来,种种方便引导出离生死苦海。这些菩萨们将佛法领受在心中,落实在行动,通过种种善巧方便传授给一切众生,使他们的菩提之心不致断绝。这些菩萨们大慈大悲之心源源不断,悲悯同情那些还沉沦在生死苦海的有情众生,处处讲经说法,开示万事万物的绝对真相,传授离苦得乐的种种佛法,使他们不致于沦落到地狱、饿鬼和畜生这三恶道中去,指引开示各方佛国净土。对待世间一切众生,就像对待自己一样,努力去拯救他们,将他们全部成功地救度到那清静庄严的佛国当中,得到十方诸佛的无量功德,使他们都拥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智慧圣明。这些无量无边的大菩萨们全都来到耆阇崛山释迦牟尼如来的身边,恭听世尊的讲经说法。当时在弟子七千人,在家的女性弟子五百人。以及那些欲界天中的东南西北四大护世天王;三十三天的天主释提桓因、欢喜园天、光明天、波利耶多天、离险岸天、谷崖岸天、摩尼藏天、施行天、金殿天、鬘形天、柔软天、杂庄严天、如意天、微细行天、歌音乐天、威德轮天、日行天、阎摩那娑罗天、连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众分天、曼陀罗天、上行天、威德颜天、威德焰轮光天这三十三天之天人,以及欲界的清净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人。色界中的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的天人也都一同参加了这一次的法会。


1楼2014-05-16 06:27回复
    第二章
    当时,释迦牟尼如来威严庄重,神采奕奕,那身体像熔化的金子聚汇在一起;又像是一面明亮的镜子,内外透彻清凉。身体所放射出来的光非常殊胜明耀广大。并且光的形色不停的转换变化,光中有色,色中有光,互相转换,光的形状不停转变,越变越妙,发出的神光,实在是妙不可言啊!
    阿难长老见此情景,便暗自思忖:今天世尊相貌堂堂,仪表威严庄重,面容和悦清新平静,将这娑婆世界映照得如此恢宏庄重,这是往日所不曾见到的,有此机会见到他这样的殊胜颜容,真是幸运和稀有难逢啊!
    想到这里,他站起身来,整理好披在身上的袈裟,双膝跪在佛的面前,合掌对佛说道:“世尊,您今日进入甚深禅定,安住在最奇特的境界中,安住在十方诸佛才有的绝妙境界中。安住在作为三界导师尽心竭力度化苦海众生这最殊胜的境界中,这种境界是过去、未来、现在十方诸佛都心心相印的。世尊,您现在是在怀念已经成为过去的,还是未来即将成就的佛呢?还是在想念现阶段已经成就的十方诸佛呢?为什么您今日威神显耀,所放射出的光明是那样的明洁、祥瑞、殊胜、微妙呢?请您为我们开示吧。”
    世尊说到:“很好!很好!你出于悲悯众生,希望为他们带来莫大的利益和安乐,才能够问到我如此微妙殊胜的问题。你这一问,其功德比累劫以来供养一天之下的阿罗汉、各方天人以及一切生灵所积累的功德还大百千万倍。为什么呢?从此以后的一切众生都会因为你所问的问题而得以出离生死苦海。阿难,我以无穷无尽的大慈大悲之心,悲悯那些尙在三界生死苦海中沉沦的众生,所以来到这娑婆世界中,传授指引一切离苦得乐的佛法,希望能够将众生救度出生死苦海,使他们能够得到真实利益,这些都是稀有难逢的。就如同优昙花一现难以见到。你今天已经问到的这个问题,对三界众生都有说不尽的益处。你刚才所问的问题,能够为三界众生带来莫大的利益。 ”
    “阿难,你应当知道,佛的智慧境界高深莫测,是无法估量的,没有任何障碍。在一念之间能经历无量无边劫这么长的时间,身体的各个部位仍然没有任何增减。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佛的禅定和智慧,在一切世界中是至高无上的,无以匹敌的。万事万物在佛的境界中都运用自如,随心所欲。阿难,请你仔细地聆听,并认真地思考,我将向你分别作以解说。”
    佛告诉阿难:“在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中,锭光如来出现在这世间,教化度脱无量众生脱离生死苦海,然后灭度。在锭光如来之后,光远如来又来到世间,教化度脱无量众生脱离生死苦海之后灭度,先后有月光如来、栴檀香如来、善山王如来、须弥天冠如来、须弥等曜如来、月色如来、正念如来、离垢如来、无著如来、龙天如来、夜光如来、安明顶如来、不动地如来、琉璃妙华如来、琉璃金色如来、金藏如来、炎光如来、炎根如来、地种如来、月像如来、日音如来、解脱华如来、庄严光明如来、海觉神通如来、水光如来、大香如来、离尘垢如来、舍厌意如来、宝炎如来、妙顶如来、勇立如来、功德持慧如来、蔽日月光如来、日月琉璃光如来、无上琉璃光如来、最上首如来、菩提华如来、月明如来、日光如来、华色王如来、水月光如来、除痴冥如来、度盖行如来、净信如来、善宿如来、威神如来、法慧如来、鸾音如来、狮子音如来、龙音如来、处世如来等诸佛如来先后灭度。接着世间自在王如来到这个世间,他也同样具备了十种德行,分别是:无上士(世间最尊贵者)、正遍知(能正确遍知一切事物)、明行足(三明【天眼明、宿命明和漏尽明】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和漏尽通】都已圆满具足并且到达无上境界)、善逝(虽入涅盘却从不舍弃众生)、世间解(了解世间一切事理)、调御丈夫(能善巧调御众生的根性,化导他们)、天人师(教化天神与人之导师)、应供(德行圆满,受人天供养)、佛陀(智慧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世尊(天上人间一切有情所共同尊重者)。他在世的寿命有四十二劫那么长,,为当时的诸天及世间众生讲经说法。”
    “当时有一位大国的国王,名叫世饶王,听闻了世间自在王如来讲经说法后,非常欢喜,对佛的开示也能心领神会,依教奉行,要成就佛位的伟大理想在心中油然而生。于是舍弃了他治下的王国,出家成了一名比丘,法名法藏。为了尽快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他尽可能的多进行布施;严谨地受持诸佛制定的种种戒律;对于任何众生对他的侮辱欺凌,心中丝毫没有嗔恨之心;在修行路上努力不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成佛路上心念不杂乱,精神高度集中;广修一切法门,更多地学习和积累各种智慧;心中的慈悲喜舍意念从未间断,自己得到利益之后更加广结一切善缘,为有缘众生带来更多的利益,对菩萨道必须的修为都是鞠躬尽瘁,生生不息。”
    “法藏比丘才智过人,毅力坚强,善于思考。而且他对于佛法僧三宝的坚定信仰和理解在当时所有的修行者中都堪称第一,他将佛的开示铭记在心,念念不忘,而且身心力行。破除一切邪见妄念,他的这种勤奋精进的修行精神,在当时没有人能够赶得上他。”


    2楼2014-05-16 06:2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第三章
      “有一天,法藏比丘来到世间自在王如来的住所,长跪于佛前,大礼参拜,双手合十,用偈颂来赞叹世间自在王如来,并立下宽广宏大的誓愿。他说到:
      如来微妙色端严,一切世间无有等;
      光明无量照十方,日月火珠皆匿曜;
      世尊能演一音声,有情各各随类解;
      又能现一妙色身,普使众生随类见。
      愿我得佛清净声,法音普及无边界;
      宣扬戒定精进门,通达甚深微妙法。
      智慧广大深如海,内心清净绝尘劳;
      超过无边恶趣门,速到菩提究竟岸。
      无明贪瞋皆永无,惑尽过亡三昧力;
      亦如过去无量佛,为彼群生大导师。
      能救一切诸世间,生老病死众苦恼;
      常行布施及戒忍,精进定慧六波罗。
      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
      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
      愿当安住三摩地,恒放光明照一切;
      感得广大清净居,殊胜庄严无等伦。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无边苦众生。
      我行决定坚固力,唯佛圣智能证知;
      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
      法藏比丘说完这段偈颂之后,再一次请教世间自在王如来说:“世尊。我今日广行菩萨之道,已树立要成就佛位的伟大理想。希望世尊能够尽可能把一切经典和修行方法都传授给我,我一定要信受奉行,遵照您的开示修行。尽快拔出造成生死轮回的痛苦根本,迅速成就无上佛果。假如有一天我的愿望真能够达成,那么我的智慧和佛身发出的光明,所居住教化的佛世界,以及我成佛后的名号,都能够传遍十方佛国。那些其他世界的天人以及包含胎生的、湿生的、化生的和那些卵生的一切生灵都会争先恐后地往生到我的佛国净土,到了我的世界之后全都成为菩萨。世尊,我在此立下这个理想,胜过无数其他的佛国。不知这个理想有没有可能实现呢?”
      世间自在王如来听完法藏比丘的陈述,就开示到:“我为你打一个比方,那浩瀚无边的大海宽广无比,如果一个人要海水舀干,就算是用斗,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哪怕是经过很久远的时间都一定能够使海水见底。只要真心实意立志成就佛位,精进不止,还有什么理想不能实现的呢?你自己深入想想啊,修行什么样的佛法,才能成就佛刹的种种庄严,然后按照这个佛法一直修持下去,你就会自己知道你应该摄受什么样的清静佛国来住持教化众生了。”
      法藏说到:“世尊,您所宣讲的义理博大精深,至高无上,依我目前的境界是难以领会的。世尊。您对世间的万事万物都觉知一切真理,对十方诸佛的无上妙法和清静庄严的佛国都尽力弘扬。如果我知晓诸佛无穷无尽、庄严美妙的佛国净土的修持方法,就会认真地思考,并严格按照这些方法努力修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世间自在王如来知道法藏比丘品德高尚,心智高远,理想宏大,于是便向他详细介绍了二百一十亿个清净、庄严、圆满的诸佛的佛国净土,并将这二百一十亿个佛国净土一一地展现在他的面前。
      世间自在王如来为法藏比丘示现这些佛国净土总共经历了一千亿年,法藏比丘详细听闻了佛的开示,并亲眼目睹那二百一十亿个佛国净土的种种庄严盛况,心中不由自主地发出无上殊胜的愿望。法藏比丘从每一个佛国的殊胜与不足之处进行了比较与总结,从而对自己将来成就的佛国有了相当全面的认识和找到了修行的方向。法藏比丘制心一处,精勤修行,并将自己的理想自始至终都保持下去。在长达五劫的时间里,将那二十一亿佛国的清静庄严种种殊胜之处都研究得十分透彻,好比是面对一个佛世界一样。最终他决定他以后摄受的佛国美妙精伦的程度将远远地超过了那二百一十亿个诸佛净土,而这些佛世界的不完美之处在他未来摄受的世界都完全没有。
      法藏比丘确立志向志向之后又来到世间自在王如来的面前,顶礼完佛足,又右绕佛身三匝,双手合十,恭恭敬敬站在佛的面前说到:“世尊。我也确立我未来摄受的佛世界的清静庄严。”
      世间自在王如来说道:“很好!今天正是时候,把你的想法都说出来吧。也让今天在场的一切众生都能够分享你的欢喜和无量无边的利益。也让一切众生都能够到你未来的清静佛国中修行,满足他们无量无边的愿望。”
      法藏比丘说到:“世尊。您大慈大悲,请听我述说我的理想。世尊。我如果功德圆满,成就佛位,我希望我所摄受教化的佛国净土具足无量无边的不可思议的功德庄严。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地狱、饿鬼和畜生三恶道,哪怕是飞蝇爬虫之类都没有。所有一切众生,包括在阎王界管辖的饿鬼道、地狱道和畜生道这三恶道中饱受痛苦煎熬的众生,只要能够来到我的佛国,接受我的教化,最终都能功德圆满,成就佛位。更不会再一次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去受苦。如果我的这个愿望能够实现,那么我才成佛。如果我的这个愿望不能实现,那么我终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要让十方世界所有众生都愿意往生我的佛国净土去。他们的身体都是紫磨真金颜色,他们的足下平满,犹如箱底;足下毂网轮纹,众相圆满,有如千辐轮一般;手指纤细圆长,端直慵好,指节参差,光润可爱;他们的手足极妙柔软,恰到好处;手指中间,缦网交合,文同绮画,犹如鹅王的脚一般;每一个人的脚后跟都很圆满;脚的前掌高起,呈真金之色;脚背上的毛,青琉璃色,种种庄饰,妙好圆满也;他们的大腿渐次纤圆,好比鹿王之股,纤好第一;双臂修直,不俯不仰,平立过膝;阴相藏密,犹如马阴,一般情况下是见不到的;身仪端正,竖纵横广,无不相称;身上的毛孔,一孔一毛,生相不乱,右旋上向,青色柔软;身上的毫毛,都右旋向上而偃伏;身体都是真金色,光明晃曜,如紫金聚,众相庄严,微妙第一;身体放出的光明,四面各有一丈;皮肤细腻滑泽,不受尘水,不停蚊蚋;两足下两手两肩项中七处,皆平满端正;左右两腋平满而不窊;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狮子王;身形端正平直不伛曲;两肩圆满而且丰腴;他们每一个人都像佛一样有四十颗牙齿;而且这四十颗牙齿都白净齐密,根复深固;四颗门牙齐整大方,莹洁鲜净;两颊丰满,像狮子王一样;咽喉中常有津液,上妙美味,如甘露流注;舌头大而且长,柔软红薄,能覆盖整个脸面乃至于到发际间;音声和雅,近远皆到,无处不闻;眼睛清净明莹,如金精色;眼睫毛殊胜,好比牛王一般;两眉之间,有白玉毫,清净柔软,如兜罗绵,右旋宛转,常放光明;头顶上有肉,高起如髻。来到我佛国的一切众生,他们都具备只有佛才具备的这三十二相。如果他们之间的形象、相貌还有差异的话,那么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他们都能够知道自己的过去,对自己的哪怕是无量劫久远的所作所为都清楚明白了知。他们也对十方世界的过去、现在、未来所发生的任何事情洞若观火,了解得十分透彻。如果这个理想达不到的话,那么我就绝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十方世界所有往生我佛国的众生,他们都能够知晓千千万万亿个佛世界中一切众生心中所想之事。如果不能够这样,那么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十方世界所有往生我佛国的众生,他们都能够在一念之间,随心所想,随意遨游亿万万个佛国,供养那些佛国中的佛陀。如果不能够这样,那么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十方世界所有往生我佛国的众生,他们都能够远离一切分别之心,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绝对清静,断除了一切烦恼和忧患。假若他们中还有不愿意树立要成佛的理想,证得大涅盘境界者,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我身体放射出的无量光明,照遍十方,胜过其他任何诸佛的光明,而且还比太阳和月亮的光明更明亮千万亿倍。如果众生见到我的光明,或者受到我的光明的照射,没有一个不欢欣鼓舞的。他们都能够心生慈悲,广作一切善事,来到我的佛国。如果不能这样,那么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寿命无限久远。国中有数不清的出家弟子和天人,而且他们的寿命也无限久远。就算这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众生都证得缘觉果位,历经百千劫也无法知晓我佛国中那些出家弟子和天人的数量。如果不能够这样,那么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时,如果十方世界的无数佛国中之诸佛不共同称赞我的名号,赞叹我的佛国功德庄严殊胜者,那么我就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听到我的名号,就会起至诚无上的深信不疑和接受,并十分乐意往生到我的世界,于是就把自己所种的一切善根,以清净诚恳的心,念念相续回向到往生极乐国土,所念佛号,哪怕是临终的十念都可以得到往生。此愿若不成就,我不成佛。但这不包括那些犯杀害父母、杀害阿罗汉、破坏佛法僧三宝形象、毁坏佛像佛经这五逆大罪的众生,以及诽谤佛法的人。”
      “我作佛的时候,十方世界的众生听到我的名号,发菩提之心,积功累德,奉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这六种菩萨道的修为严格要求自己,并将所有善根回向到发愿往生到我国,这些众生一心一意念诵我的名号,昼夜不断。临寿终时,我将与各位菩萨亲自去迎接他往生到我国。眨眼间,即到我的佛国净土,成为在成佛路上永不退转的菩萨。如果这个誓愿不能实现的话,那么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十方世界的众生听到我的名号,一心系念我的佛国,发愿要成就佛道并将这意愿坚固不退,广为培植各种善缘和福德,将这些功德一心一意回向要往生到我国,没有不能遂愿的。如果有些众生过去造有恶业,听到我的名号,即时忏悔,为无上道尽力行善,对佛开示的经典和戒律依教奉行,发愿要生到我国,命终之后再也不会再堕入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之中,即时往生到我的佛国净土。如果这个誓愿不能达到,那么我就不成佛。”


      3楼2014-05-16 20:39
      回复
        “我作佛的时候,在我的国土中没有妇女。若有女人听到我的名号,心中清静,发菩提心,厌患女身,发愿要生到我国,命终之后即刻转化为男子生到我国。十方世界所有往生到我佛国的众生,都在那七宝池莲花中化生。如果这个誓愿不能达到,那么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十方众生中凡听到我名号生出欢喜信乐之心的人,顶礼归依于我,以虔诚清净之心,按照菩萨的慈悲喜舍和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智慧、自觉觉他来严格要求自己,得到了天神以及世人的尊敬。在他们寿终之后,便生到尊贵之家,身体健康,时时勤修断淫无欲清净殊胜之行。如果这个誓愿达不到的话,那么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在我的国土之中不会有不善这一概念。所有往生在我国土中的人,想法和目标高度一致,常常处于禅定之中,永离身心燥热、胡思乱想之苦恼,享受清净无忧,不执不著之心境。他们体会到的快乐,就好像修行达到断尽一切烦恼的阿罗汉一样。如果他们之中还有人仍然能够想念,贪执这身体而烦恼的话,那么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往生到我佛国的所有众生,都有无量善根,都能有强健的体魄,像天界中的金刚那罗延身天人一样。头部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辩才无碍,善于宣说诸多佛法的奥妙精深之理,在他们讲经说法之时,声如洪钟。如果这个誓愿不能达到的话,那么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往生我佛国的所有众生,他们最终都会达到这一生就可成就佛位。除非他本人自愿以普度众生为己任,发大愿教化一切众生,使他们萌发对佛法僧的信仰之心以普贤菩萨为榜样而修习菩萨行。虽然身处他方世界,但他们永远不会在恶道之中沉沦。他们或是乐于说法、或是乐于听法、或具有不可思议的神通力,随心所欲地修习任何法门,都能够获得圆满成功。如果这个誓愿不能达到的话,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往生到我佛国的所有众生,所需要的各种饮食、衣服以及其他种种供具,只要他们能想到的,随着意念的出现立刻就会呈现在他们面前。对十方诸佛的供养,他们的一念之间就可完成。如果这个誓愿不能达到的话,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在我佛国中的万物都庄严清洁,光艳明丽,式样、色彩各不相同,奇特无比,它们的美妙之处难以描述,虽然我国之中的众生都具有无所不见的天眼神通,但如果他们之中有能够说出那些器物的形状、色彩、光泽以及它们的名称或将它们作总的概括来加以论说者,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在我的佛国中有数不清的大树,那些树高达上百或上千由旬。在道场之中的树高四百万里。在我佛国的菩萨中,虽有一些悟性较差者,也能了知。要想亲眼目睹其他诸佛的佛国净土,在这些宝树当中便可见到,就像人们用镜子观照自身的面貌一样。如果这个誓愿不能达到的话,那么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我所居住的佛国,广阔无垠,庄严清净,光洁晶莹,宛如一面明镜,将十方世界无穷无尽、不可言说的诸佛国净土照彻无余。众生看见我国土发出的光照彻十方之后,都会产生稀有难逢之想。如果这个誓愿达不到的话,那么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在我的国土中,下至地表,上自虚空,宫殿楼观,河流水池,花草树木,都是用无数的宝香来合成的,它们的香气能够散发到十方世界之中,众生闻到这种奇特的香气,也都修行佛道。如果这个誓愿达不到的话,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十方佛国之中的菩萨众,听闻我的名号之后,都会立即证得清静解脱普等三昧,知晓诸多甚深总持法门,使心安住于不散乱的三摩地境界之中,直到成就佛位。在这种禅定状态之中,依然能够供养无边无数诸佛,禅定的中的心念依然不会散乱。如果这个誓愿达不到的话,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他方世界之中的诸位菩萨,听闻我的名号之后,便能证得脱离生死之大法,获得陀罗尼神咒,清净欢喜,进入无差别的境界。潜修菩萨行,具足一切佛果所需之功德。如果这些菩萨没有获得音响忍(即听音响而悟道)、柔顺忍(即慧心柔软而悟道)和无生法忍(即离相而悟道)等三忍而悟道;在修成佛道的过程中,不能使这些菩萨们实现不退转而成正觉的功夫,那么我就不成佛。”
        释迦牟尼如来接着告诉阿难:“那时,法藏比丘讲完了他的誓愿之后,就作了一段偈颂来总结他的誓愿:
        我建超世志,必至无上道,
        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复为大施主,普济诸穷苦,
        令彼诸群生,长夜无忧恼。
        出生众善根,成就菩提果。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
        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
        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
        愿我智慧光,普照十方刹,
        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
        悉舍三途苦,灭诸烦恼暗,
        开彼智慧眼,获得光明身。
        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如佛无碍智,所行慈悯行,
        常作天人师,得为三界雄。
        说法师子吼,广度诸有情,
        圆满昔所愿,一切皆成佛。
        斯愿若克果,大千应感动,
        虚空诸天神,当雨珍妙华。
        法藏比丘颂完这首偈之后,当时的大地开始震动起来,出现了动、起、涌、震、吼、觉六种现象,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下了无数美妙的花瓣,散落在法藏比丘的身上,空中响起了悠扬的音乐,自然出声赞叹法藏比丘必定会功德圆满,成就佛位。”


        4楼2014-05-16 20:39
        回复
          第四章
          “阿难啊,那法藏比丘在世间自在王如来以及那些在场的天人大众面前发出了如此宏大的志向,于是安住在真实智慧之中,勇猛无所畏惧,精进修持,一心一意庄严自己的净妙国土。经过多劫的积功累德,所修成的佛国,开通无碍,广大无边,殊胜超众,微妙无比,安然建立,永劫常然,永无任何衰坏异变。在无量劫的修行中,积极培植各种德行,心中不起贪嗔痴等欲望,不执著于色声香味触法等感受,只是专心致志忆念过去诸佛所修行的所有善根。行寂静行,远离一切虚妄,依照第一义谛的门路,来培植众德的根本。不去计较一切苦难,少欲知足,专求一切善法,利益一切众生,对自己的志愿孜孜不倦地追求,对于世间一切恶缘,能忍,能受。对于所有众生,常怀慈悲,和颜悦色,劝谕鼓励恭敬佛法僧三宝,尊师重教。没有虚伪之心,庄严规范自己的一切行为。观察万事万物如梦如幻,三昧常寂,善护口业,不讥笑他人的过错。善护身业,对佛制定的戒律不折不扣的贯彻和执行,善护意业,清静无染。对自己所在之处的国家城市村落,六亲眷属,都不染着。持之以恒将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和智慧这六度之菩萨行教化安立众生,安住于成佛之道。由于这些善根发动的缘故,法藏比丘无论在哪里转世,数不清的宝藏也随之发应。他有时候转世为名门望族的子孙,有时候又转世成为大国之王,有时候又成为六欲天的天主,有时候又转世成为大梵天王,遇到诸佛出世,尊重供养,从来就不会间断。如此殊胜的功德,说不可尽,身体和口中常常散发出不可思议的旃檀和优钵罗花香味,那些香味在无量无边的世界中都能够闻到。不管他在哪里转世,色相都是十分端正庄严,只有佛才具备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法藏比丘生生世世都如影随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切宝物都会在手中自然而然呈现,法藏比丘都把这些宝物都拿来赈济世人,利乐一切有情众生,也由于这些因缘,让当时的人天等众生都发出要成就佛道的无上之心。”
          释迦牟尼如来接着告诉阿难:“那法藏比丘修菩萨行,所积累的功德无量无边,在一切有为和无为法中得到真正的大自在,用言语是无法说清楚的。法藏比丘的理想最终都得以实现,功德终于圆满,四十八大愿终于得以成就,清静庄严佛国终于圆满达成。”
          阿难听到这里,不禁问道:“世尊。那法藏比丘成就了无上佛果,他是过去佛呢?还是现在佛?还是尚未成就的未来佛?或者是其他世界的现在佛呢?”
          佛说道:“佛又名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并非是过去、现在、未来之类的时间概念所能表述的,但以自己的愿力广度众生,如今在我们现处的娑婆世界的西方过十万亿个佛世界的极乐世界。法藏比丘成佛以后,佛号阿弥陀。自他成佛以来,娑婆世界已经过了十劫了。现在那无比庄严的极乐世界里被无量无边的菩萨和出家弟子恭敬围绕,讲经说法。”
          释迦牟尼如来说到此处,阿阇世王的儿子与五百多位长者的儿子不禁欢欣鼓舞,皆大欢喜,各持一副黄金打造的华盖来到佛的面前,将华盖供养给世尊,顶礼完毕之后,就坐在一旁听世尊讲经说法。各自都在心中发起誓愿:如果有一天我们也成了佛,也要像阿弥陀佛那样。
          释迦牟尼如来立即知道了他们心中所想之事,便对比丘们说道:“王子以及这五百位长者子,以后都将成佛。他们在无数劫以来总共供养四百亿尊佛。在迦叶佛时代,他们都是我的弟子,现在又供养我,再度相逢了。”
          当时会上一万二千大比丘听佛所说,没有一个人不替阿阇王子等五百多人感到由衷的高兴。


          5楼2014-05-17 06:02
          回复
            第五章
            “十方世界的一切诸天人民,凡是诚心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的,大致可分为三种人。上等的往生者是舍弃家庭,抛弃世俗的一切欲望,出家作为佛弟子,发愿成佛,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广集一切功德,一心一意想要往生到极乐世界,这类众生在临终时,阿弥陀佛与西方极乐世界的圣众即时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弹指一挥间,即跟随阿弥陀佛一行往生到了极乐世界,在那七宝莲花中自然化生,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所以,阿难,众生若想在今世见到阿弥陀佛的话,应发愿成就佛道这一无上菩提之心,并一心一意真心实意忆念那西方极乐世界,尽可能地积累更多的善根,并将这些功德回向到要往生极乐世界这件事,这样,就能见到阿弥陀佛,往生到那极乐世界,并从此在成佛路上再也不会退转,直至最后成佛。”
            “中等的往生者是:不能舍离家庭出家做沙门大修功德的人。应当发愿要成就佛道,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尽力修行及做功德;奉持斋戒;建造佛塔、佛像;供养出家僧众;在佛殿悬挂彩幡,燃烧灯烛、散花烧香;并把这些功德回向誓愿往生极乐世界。这等人临终之时,阿弥陀佛的与真身无二无别的化身在极乐世界诸多众人围绕下出现在这等人面前,接引他们顺利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类人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之后,虽然在功德智慧方面比上等往生者略低一筹,但在成佛路上再也不会退转了。”
            “第三类下辈者是怎么样的呢?有些众生不能够作各种功德,但也发愿要上求佛道,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对阿弥陀佛始终保持欢喜、信仰、爱乐,毫不疑惑,以至诚之心发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等人临终之时,便能够梦见阿弥陀佛,得以顺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这辈人的功德、智慧又不如中等的往生者。”
            “如果有众生安住在菩萨道,以清净之心至心向往阿弥陀佛,修行念佛、念法、念僧(谓菩萨、罗汉、圣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这十念,发愿要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些人听闻了深奥的佛法,深信不疑,领悟至深,乃至于获得一念的清静心,诵念阿弥陀佛的名号,那么,在他临终的时候,如同在梦中一样,见到阿弥陀佛,并将他接引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中,从此以后,在成佛路上再也不会退转,直至最终成佛。”


            9楼2014-05-17 06:08
            回复
              “阿难,如有一定善根的众生听到这部经,指对于经中的义理,能够了解而谨记于心,念念不忘,并且实践于日常生活中,读诵书写并供养这部经典,日日夜夜都不间断,只求能够顺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发愿要成就佛道,对佛制定的戒律坚固护持,丝毫不犯,饶益一切众生,将自己所得的一切功德善根,全部毫无保留地布施给众生,让他们得到安乐,教化众生忆念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那么,当这个人临终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后,其容貌将会像阿弥陀佛一样,具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好,真金色身。种种庄严,迅速闻听相应佛法,在成佛路上永不退转。”
              “阿难,如果众生想要往生极乐世界,虽然在禅定的修行方面没有取得大的进展,但他始终遵守佛制定的清规戒律,尽心竭力广作善事,不伤害一切众生,不偷盗他人财物、不乱搞男女关系,不说假话欺骗别人,不饮酒,不说他人的长短优劣,不污言秽语辱骂众生,不说那些华而不实的话语讨别人的欢心,对世间的万事万物不起贪念,对自己所谓不利的一切人和事都不会有嗔恨心,也没有痴心妄想。再加上昼夜思维那清静庄严殊胜无比的极乐世界和慈悲无限的阿弥陀佛那种种功德,种种庄严,发自内心的顶礼归依供养阿弥陀佛,这人在临终的时候就不会惊恐害怕,心里清楚明白而不是迷迷糊糊,即得以顺利往生到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如果有的人俗事缠身而不能出家修行,也无没有闲暇时间去大修斋戒来使身心达到清净无忧的境界,那么,他在有空闲的时候,可以端正身心,断绝一切世俗的欲念干扰和烦恼,以慈悲之心勇猛精进修行;不生愤怒、憎恨、嫉妒之心;不贪婪悭吝;对所进行的修行不怀疑、不后悔;对父母孝顺;对国家忠诚;对亲友信义;对佛语和因果深信不疑;对这些佛法信受奉行,不得损减亏失。思索脱离生死苦海的种种方法,昼夜常想要往生极乐世界,如此十日十夜,乃至于一日一夜都能够不间断者,命终之后都得以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这些人到了极乐世界之后,都行菩萨道,在成佛路上都不会再退转,都获得黄金般色身以及佛的三十二种大人相,而且都能成佛。至于想在哪个世界成佛,都是根据他们的心愿来决定。随其修行精进程度的不同,那么成佛的时间也就有所不同。但只要精进努力修行,就一定能得到佛果,达成各自的宿愿。”
              “所以,阿难,由于这个法门能带给众生这么多的实际利益,使得宇宙中十方所有世界中的诸佛都异口同声地称赞阿弥陀佛所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
              “阿难!十方世界的诸位菩萨,为了想瞻仰礼拜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每一位都以香、花、幢、幡、宝盖,前往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住处,恭敬地供养,聆听、接受他所讲授的经法,宣布道化,称赞佛国净土的功德庄严。”


              10楼2014-05-17 06:08
              回复
                释迦牟尼如来接着便一首颂来总结前面的开示:
                东方诸佛刹,数如恒河沙;
                恒沙菩萨众,往礼无量寿。
                南西北四维,上下亦复然;
                咸以尊重心,奉诸珍妙供。
                畅发和雅音,歌叹最胜尊;
                究达神通慧,游入深法门。
                闻佛圣德名,安隐得大利;
                种种供养中,勤修无懈倦。
                观彼殊胜刹,微妙难思议;
                功德普庄严,诸佛国难比。
                因发无上心,愿速成菩提;
                应时无量尊,微笑现金容。
                光明从口出,遍照十方国;
                回光还绕佛,三匝从顶入。
                菩萨见此光,即证不退位;
                时会一切众,互庆生欢喜。
                佛语梵雷震,八音畅妙声;
                十方来正士,吾悉知彼愿。
                志求严净土,授记当作佛;
                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是刹;
                知土如影像,恒发弘誓心。
                究竟菩萨道,具诸功德本;
                修胜菩提行,受记当作佛。
                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
                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
                闻法乐受行,得至清净处;
                必于无量尊,受记成等觉。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
                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菩萨兴至愿,愿已国无异;
                普念度一切,各发菩提心。
                舍彼轮回身,俱令登彼岸;
                奉事万亿佛,飞化遍诸刹。
                恭敬欢喜去,还到安养国。


                11楼2014-05-17 06:0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第八章
                  “你们听到佛的教化,应当仔细地思索其中的道理。各自遵守奉行教法,终身都不要懈怠。尊重圣人,敬仰善人,仁慈博爱,寻求济度众生的方法,拔除断灭生死和各种罪恶的根源。应当远离地狱、饿鬼、畜生、这三种忧怖苦痛极度的地方。你们行善,首先应该做什么呢?首先应当端正自己的身心,耳目口鼻,也应自检。身心洁净,便能与善相呼应。不要顺着自己的嗜好欲望,不作一切恶事。语言、面容应当和颜悦色,自身的行为应当端正,言谈举止,都应当做到不急不躁,沉稳从容。做事仓狡,必将失败,后悔不已。一旦不慎便会丧失了修行已久的功夫德行。”
                  “你们要广植德本,切勿违犯世间一切禁戒。要能忍受各种侮辱,精进修行,慈心专一。你们在这五浊恶世中能够持斋守戒一天一夜的话,所积累的功德就会比在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中行善百年(娑婆世界的一劫等于极乐世界的一日一夜,极乐世界的百年等于娑婆世界三万六千五百劫)所积累的还要多。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中已经积累了各种福德善事,无毫发之恶。在这个五浊恶世中修善十天十夜,将胜过他方诸佛净土修善千年。为什么呢?因为在诸佛的国土中,福德是自然而有的,根本没有造恶的地方。只有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娑婆世界,善少恶多,饮苦食毒,永不停息。我非常同情悲悯你们的处境,所以才苦心劝勉教导你们,传授给你们出离生死苦海的各种经法,希望你们仔细思量,并依教奉行。不管对方是何种身份,男女性别,各类亲友,你们都要向他们讲述我所开示的一切,使他们能够互相检查、约束各自的言行,和和顺顺,遵守义理的规定,对儿女有慈爱之心,对父母有孝顺之心。这样,他们的所作所为一旦违犯了经法义理,他们就会立刻悔过,弃恶从善。朝错夕改,他们对佛经戒律的奉持,就如同贫困的人得到宝物一样不忍再丢失;改正以往的恶行,修行未来的善。去除了心中的污垢,修正了自己的行为,他自然会感受到佛的威神之力,使他各种愿望都能得以实现。”
                  “佛所到之处,无论是大国中的人民,还是偏僻乡邑的百姓,都蒙受了他的教诲。从此天下和顺,没有任何自然灾害发生,风调雨顺,灾害不起,瘟疫不来,国泰民安,也不再爆发战争。因而,只要崇尚道德法规,兴施仁政,那么在国家之中就不会有盗贼,也不会有各种抱怨之声以及冤枉之事发生。众生之间则会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我悲悯你们,甚于父母对儿女的哀怜之情。我在这个秽土世界中作佛,就是想以善攻恶,拔除生死之苦,使你等众生获得‘五德’,升入无为无碍的境界之中。我涅盘之后,一切离苦得乐的经法佛道会逐渐泯灭,众生会变得更加狡诈虚伪,重新作恶,五烧五痛将越来越强烈。你们应当将我的话语教授给众生,做他们的老师,引导他们。并且应当记住,对于佛所讲授的经法,千万不能违犯。”


                  15楼2014-05-25 07:17
                  回复
                    弥勒菩萨双手合十,说道:“世间众生所做的恶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苦,正如佛所说的一样,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而佛对他们仍是怀着慈爱之心哀愍他们,千方百计都要使他们度脱苦海。我们秉承佛的谆谆教诲,不敢违失。”
                    释迦牟尼如来告知阿难:“你们如果想见到阿弥陀佛以及西方极乐世界中的诸位菩萨、阿罗汉等所居住的净土世界的话,应当起立,面向西方,即现在日落的地方,恭敬行礼,口中称念:纳摩阿弥陀佛。”
                    阿难连忙站起身来,面向西方,合掌作礼,说道:“我现在想见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愿意供养侍奉阿弥陀佛,种诸善根。”
                    正在他行完礼抬起头的时候,忽然看见了阿弥陀佛出现在虚空之中,那面容非常广大,相貌端庄威严,像一座黄金山,高高地耸立在一切世界之上。阿难又听见十方世界的诸佛如来,都在异口同声地赞叹阿弥陀佛的种种功德,那赞扬之声连绵不断。
                    阿难见到这种景象,说:“我现在看到的阿弥陀佛的净土世界,是我从来也不曾见到过的。我也非常愿意能够往生那里。”
                    世尊告诉阿难说:“西方极乐世界中的人民,原来都曾经供养侍奉过无量诸佛,福德善根深厚。你如果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话,就应该一心皈依、恭敬瞻仰阿弥陀佛。”
                    释迦牟尼如来话音刚落,阿弥陀佛的手掌中就放出无量的光明,那光明照亮了一切诸佛世界。十方世界都在那光明中显现出来。
                    因为阿弥陀佛的殊胜光明极其清净,这娑婆世界中所有的黑山、雪山、金刚山、铁围山等大大小小的山、江、河、丛林、天、人、宫殿等等一切景象,全部都照现出来。就像太阳的光芒普照万物一样。阿弥陀佛的光芒甚至将地狱、溪谷、幽冥昏暗之处都照现出来,亦如同黄金一般金光闪耀。阿弥陀佛的光芒就犹如世界末日中的茫茫汪洋一般,天下万物都被淹没其中,烟波浩淼,无边无际,只见到汪洋一片。阿弥陀佛的光芒是如此辉煌,以致于使声闻、菩萨的一切光明都被掩盖了,只有他的光芒光耀无比。
                    在此聚会的四众弟子、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也都亲眼目睹了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之相,阿弥陀佛端坐于他的高高的莲花座上,威德巍巍,相好光明。声闻弟子以及菩萨们都恭敬地围绕在他身边。就好像须弥山王,从海面升起,清净平稳,没有任何污浊,没有任何异形物类。只有众多的宝物庄严修饰,只有圣贤共住。阿难及诸位菩萨,皆大欢喜,纷纷顶礼,以头着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当时在场的一切天、人乃至飞蝇、爬虫之类,凡目睹了阿弥陀佛光芒的,所有疾苦、全都停止。一切烦恼、忧愁,全都解脱。他们全都用慈爱之心去广做善事。钟、磬、琴、瑟、箜篌等乐器,无人演奏,却都此时此刻自然而然地演奏出了美妙的音乐。诸佛国土之中的所有人民,个个手持鲜花、好香,在虚空中来来往往,轻轻抛洒手中鲜花、供香以作供养。那个时候,极乐世界虽然远在西方百千俱胝那由他国之遥,但以佛的威力却显现在众人面前。就如同以天眼的神通威力来看眼前的一小块儿地方一样,无不清晰明了。极乐世界中的圣众看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中的众生,也如同娑婆世界的众生看极乐世界中的圣众一样清晰明了。他们也都看见了释迦牟尼如来正在给围绕其左右的比丘们讲经说法。
                    当时,娑婆世界三界导师释迦牟尼如来问阿难和弥勒菩萨:“你们见到西方极乐世界中的宫殿、楼阁、泉池、林树,是否都微妙无比,清静庄严呢?你们是否看见下至欲界诸天,上至色究竟天,都是花雨缤纷,飞扬在空中,遍布那极乐世界呢?”
                    阿难回答说:“是的。世尊。我们都看见了。”
                    佛继续问道:“你们听见阿弥陀佛那讲经说法的声音遍布一切世界,教化度救众生了吗?”
                    阿难回答说:“是的。世尊。我们都听见了。”
                    佛又问道:“你们看见极乐世界中的一切大众,遨游来往在虚空之中,他们所居住的那些宫殿都随其身后,竟然没有任何障碍地跟随他们,来往于十方世界中供养诸佛吗?你们看见他们在不断地称念佛的名号,观想佛, 的十大德行了吗?还有虚空中飞翔的各种鸟类,发出各种不同的啼叫声音,它们都是阿弥陀佛的变化所为,你们看见了吗?”
                    弥勒菩萨回答说:“正像世尊您所说的那样,我们全都一一看见了。”
                    佛又问弥勒菩萨:“西方极乐世界也有胎生的人民,你们也看见了吗?”
                    弥勒菩萨回答说:“世尊,我看见极乐世界中有胎生的人,好像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中的欲界夜摩天人一样,居住在宫殿里。还见到有众生在莲花中结跏趺坐,自然化生。这是什么样的因缘使极乐世界中的人民有胎生的,有化生的呢?”
                    佛告诉弥勒菩萨:“若有众生以怀疑的态度去修行培植各种功德,希望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他们对佛所特有的不可思议的、不可以用言语来称说的、无量无边的、至高无上的智慧疑惑不信;他们也相信因果业力,也修习善本,发愿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还有一些众生也积累功德善根,希望获得跟佛一样的普遍智、无等智、威德广大不思议智等特有的智慧,但对自己的功德善根又没有信心,所以对于能否往生极乐世界,毫无把握,犹豫不决。但他仍然能够继续诵持佛的名号,因为他的这种念佛以及发愿之力,也使他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以上所说的这两种人,因为他们的这些因缘,虽然往生到极乐世界之中,但他们却不能到达阿弥陀佛所居住的地方,只能停留在靠近极乐世界边界上的七宝城中。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并不在阿弥陀佛,这完全取决于他们自身所做的功德及修行,取决于他们自己内心的取向。这些往生者中也有一些人会从宝池莲花中自然化生。饮食方面的待遇也与娑婆世界的忉利天是一样的,仍然能够快快乐乐地生活。只是不能走出七宝城。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建筑在地上,而不是在虚空之中,不能随意变化。在五百年中都见不到阿弥陀佛,听不到阿弥陀佛讲经说法,也见不到菩萨以及声闻弟子们。这些人的智慧不会长进,对佛经了解得又很少,因而他们的心灵空虚,精神郁闷,一点儿也不快乐。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将这样的众生称为‘胎生’。”
                    “而有一些人对佛智乃至胜智确信不疑,完全断除了各种疑惑之心,相信自己的善根,做各种功德,诚心诚意地回向净土,他们都能在七宝莲花中结跏趺坐自然化生。片刻之间,他们的身体也会光芒四射,明亮闪耀,他们的智慧以及各种功德,也会和诸位菩萨一样,全部具足圆满。”
                    “弥勒,你应当知道,那些在莲花中化生的人智慧远胜于那些胎生的人,那些胎生的人在五百年中见不到佛、法、僧三宝,不知道菩萨如何修行,无法修习各种功德,没有机会去奉事阿弥陀佛。应当知道,这些人在前世的时候,没有智慧,心中产生疑惑的缘故。”
                    释迦牟尼接着说:“比如转轮圣王用金、银、琉璃、水晶、砗磲、赤真珠、码瑙等七宝建成的监狱,王子一旦犯了法,就会将其监禁其中。那里也是重重的楼阁宫殿,宝帐金床,栏窗榻座,装饰着奇珍异宝;饮食、衣着样样不缺,像转轮王的待遇一样。但他的两脚却被金锁锁住,不能随意走动,这些小王子住在这里会快乐吗?”
                    弥勒菩萨回答说:“他们不会快乐的,世尊。他们被幽禁的时候,心里会不自在,不高兴,但他们会想出种种方法,离开七宝狱。如果他们乞求身边的大臣们,还不能达到离开的目的的话,就只好等待转轮王高兴的时候,来赦免解脱他们了。”


                    16楼2014-05-25 07:17
                    回复
                      释迦牟尼如来告诉弥勒菩萨说:“这些往生到极乐世界边地七宝城中的众生,也如同刚才形容的小王子们一样。若有人对佛产生了疑悔,在这种心态的支持下,希望再求得佛智,及至广大智慧,对自己的善根又不能坚信不疑。由于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就会生起信心。这类人虽然往生到了极乐世界,但却被包裹在莲花之中,显现不出来。虽处花胎,却也好比在那园苑宫殿之中。为什么呢?那花胎之中清净无比,没有任何污秽,然而在五百年之中见不到佛、法、僧三宝,又不能供养奉侍诸佛,远离了一切殊胜善根。因此,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痛苦,并不快乐。”
                      “如果这类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罪根,并深感后悔而自责,希望离开七宝城。待到以往所有的过失全部改正过来,那么他就能从七宝城中解脱出来,来到阿弥陀佛所居住的地方,听闻阿弥陀佛讲授经法,渐渐使他们的心灵得以开悟,心生欢喜,也能够去供养十方世界中的无数无量诸佛,修行各种功德。”
                      “弥勒,你应当知道,不相信诸佛的无上智慧对于诸菩萨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害,为此他们将失去许多大利益。所以,对于诸佛所具有的无上智慧应当深信不疑。”
                      弥勒菩萨问道:“为什么我们现在所居住的这个娑婆世界中的众生之中,也有许多人虽也修善,但为什么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
                      佛回答说:“这类众生智慧短浅,他们以为西方极乐世界不如天界快乐,所以不求往生。”
                      弥勒菩萨又问:“像这样的众生,凭借自已的愚痴妄自推测佛国净土,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又怎么能够免除生死轮回之苦呢?”
                      佛说道:“这一类众生所修的福德积累的善根,离不开形色之相,他们不追求性相无碍的佛智,却深深地执着于世间的快乐,人间的福报。虽然他们也不断地修行福德,但却只能得到人道、天道的果报。他们得到这一果报的时候,就立刻感到一切都满足了。却始终未能逃出三界之狱。即使他们的父母、妻子、儿女等男女亲属之间想要救助他们,使他们在死后能够免除生死轮回之苦,但无奈他们的邪见根深蒂固,不能舍弃,所以他们就会时时处在轮回之中,而不能够得到大自在、大快乐。”
                      “你见到那些愚痴的人,他们不修善根,不积累功德,凭借着世间人所谓的‘智慧’聪明以及能言诡辩的能力,尽力扩张自己的邪心,捞取世间的一些小的利益,像这样的人怎么能够脱离生死轮回的大灾难呢?还有的众生虽然修行功德,积累了善根,而且广种福田,但他们却执取分别事理之中的表面现象,并执着于深重情欲,像这样的人,想要跳出生死轮回,是永远也办不到的。若有众生获得了见相非相的‘无相’智慧,又能广修福德,身心清净无染无污,远离种种分别。一心一意追求往生西方净土世界,发愿成佛,那么,他们定能往生极乐世界,得到永远的解脱。”


                      17楼2014-05-25 07:18
                      回复
                        第九章
                        弥勒菩萨请教佛说:“我们现在所在的娑婆世界,以及其他诸佛所居住的国土中,在成佛路上不退转的菩萨,以后会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有多少呢?”
                        佛回答说:“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中有七百二十亿位菩萨,他们都曾经供养过无数诸佛,积累了广大深厚的功德,将会往生到极乐世界。还有那些功行比较小的菩萨,也因为他们的修行功德而得往生极乐世界者不计其数。不仅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中的众多菩萨会往生极乐世界,其他诸佛所居住的佛国中的菩萨也会往生那里的。从远照佛国往生极乐世界的有十八亿千万大菩萨;东北方的宝藏佛国中有九十亿大菩萨会往生极乐世界;从无量音佛国、光明佛国、龙天佛国、胜力佛国、师子佛国、离尘佛国、德首佛国、仁王佛国、华幢佛国中将往生极乐世界的大菩萨们,有的有数十百亿,有的有数百千亿,有的甚至有万亿。”
                        “其中的第十二个佛国,名叫无上花世界,那里有数不清的菩萨在成佛路上再也不会退转,他们个个智慧、勇猛,都曾供养过无数的佛,具有了努力不懈的精进之功,都发愿要上求佛道。在七天之中,就能够摄取到百千亿时劫内菩萨所修的不退转之法。这些菩萨,都将往生极乐世界。第十三个佛国,名叫无畏世界,其中有大菩萨七百九十亿位,小菩萨及比丘等多得不可计数,他们也将往生极乐世界。十方世界中众多的佛国,以及其中的菩萨们将往生极乐世界的,也都不可数计,仅仅称说这众多佛国的名字,用一劫的时间也说不完啊。”
                        佛告诉弥勒菩萨道:“你看这些大菩萨们,善于获得各种真实的利益。如果有一心为善的男女能够听闻到阿弥陀佛的名号,能够生发出一念喜爱之心,顶礼皈依阿弥陀佛,按照佛的教导去修行。那么,你们应当知道,这样的人为了获得真实的大利益,他们既不轻视自己,也不妄自尊大,骄傲狂妄,他们只是积累功德,成就善根,不断增益。这样的人并非是自私自利的人,在我的法中,他们是排名第一的弟子。所以,我告诫你等天人和世间众生及阿修罗等,你们都应当爱乐那极乐世界,修习这个法门,对这个法门要有稀有难逢的意念,对于这部经,要把他作为导师,要广而告之给更多的众生得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在成佛路上都不再退转。那些想见到和往生到那广大庄严摄受殊胜的美妙净土世界,圆满自己的功德的人,都应当发精进之心,听到这个法门。为了追求佛法的原因,心中不生退却、报屈、谄媚、虚伪,即使投身在大火之中,也不应怀疑和后悔。为什么呢?因为那些往生净土的无量亿位菩萨们,全都是依持这微妙的念佛法门,并且能够尊重、依顺和听闻受持这一法门,不生违背。另外,还有许多菩萨们,他们非常想听闻此经,但却没有缘份不能听闻到。所以,你们应当追求本经开示的最上法门,依靠念佛而往生净土世界。”


                        18楼2014-05-25 07:19
                        回复
                          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4-11-10 03:05
                          回复
                            瓶乞丐 [host]:我自成佛自度我,佛度凡尘我度佛。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4-11-27 21:4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23楼2014-12-09 21: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