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电台发报远东
1933年5月的一天,一名日本摄影师被介绍来到位于哈尔滨中国大街(即现在的中央大街)旁的乐天照相馆。他是一个日本工程队的随军摄影师,他拍摄了大量的铁路、桥梁、军营等照片,正苦于没有冲印设备时,被日本人介绍到这里。很快大量洗印清晰的照片整整齐齐地摆在日本摄影师面前,质量让他非常满意,然而这名日本摄影师怎么也没想到,同样的照片也出现在了前苏联红军的情报机关里。因为乐天照相馆就是齐齐哈尔情报站位于哈尔滨的一个据点。
乐天照相馆老板孙乐天为了搜集日寇更多的可靠情报,同时也为便于在敌人口中探听到各种信息,他很注意开展社交活动。经常和日本宪兵、特务、警察在照相馆里打牌、吃喝,使乐天照相馆在表面上和伪满机关的关系搞得很融洽。很多当时在哈的日本人慕名前来照相、冲洗胶卷。
齐齐哈尔情报站于1931年建立。当时,负责人苏子元受前苏联驻伯力远东红军司令部情报部门的派遣,与妻子朱绍华随身携带电台、经费和有关物品,秘密潜入当时的伪黑龙江省省会齐齐哈尔,着手组织建立东北军事情报网。
苏子元在远离市中心的永安里附近开设了“龙江医院”,以医院为掩护,建立了齐齐哈尔地下军事情报站。他的妻子朱绍华以护士身份为掩护负责收发报工作。情报人员分期分批的以病人身份住进“龙江医院”,进行国际共产主义知识和情报业务的学习。情报站还通过他们纵向发展情报人员,到1934年末,已经形成了以齐齐哈尔为中心,外延到沈阳、长春、哈尔滨、博克图、北安、佳木斯、讷河、嫩江、肇东、泰来、昂昂溪等地、30多人的东北地下军事情报网。
后来,哈尔滨特务机关组织了一个特殊情报班,专门截听各种无线电通讯,日本已经制造出截听器材,不少特务都掌握了窃听和收录的技术,甚至可以发现电波发出的地点。
为了躲避敌人对电台的监听,苏子元与战友研究出了一种秘密发报间———暖窖。由于有植物种植,电波的声音极易被掩盖。另外,电台定期改变波长和工作时间,让敌人摸不到规律。由于苏子元做好了准备,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保证了齐齐哈尔电台与伯力的畅通。
由于工作的秘密性及单线联系性,苏子元和他的战友们并不知道,齐齐哈尔还有一个国际情报组同样承担着抗日救国的活动。
1933年,受中共党组织委派,张永兴到前苏联接受了搜集情报和无线电收发报技术训练。于第二年被派回齐齐哈尔,收集日军、伪军在齐齐哈尔的军事情况。为了工作方便,这一年年末,张永兴搬到了齐齐哈尔市区内仁惠胡同的一个小院落,这个小院由两间瓦房组成,后院还带有一个小仓库。12月,齐齐哈尔市郊的日军航空队飞机场建成使用,整天成批次的飞机轰鸣着从齐市上空掠过。张永兴早就注意到这一幕,提前两个月便派了两人到飞机场附近开了养鸡场。寒冬腊月,张永兴与战友昼夜潜伏在鸡舍里,注视着飞机场的动静,记录着飞机每次起落的架次和型号,以及飞行员转场的情况。这样,他们终于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1935年,张永兴的胞弟张克兴从前苏联学习归来,并带回了收发报机的零件。在冰冷的小仓库里,兄弟二人连夜组装完成了他们的秘密武器。午夜,伴随着滴答的电波声,张永兴小组的电台终于和伯力情报四科沟通上了。从此,张永兴小组的情报工作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由于这些情报人员一直活动在敌人的鼻子底下,总是处在最危险的环境之中,所以,他们就必须比一般人多长一双眼睛,多长一副头脑,多长一对耳朵,哪怕有一丝一毫的疏忽,都将给革命工作和个人生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张晓宏说。
1933年5月的一天,一名日本摄影师被介绍来到位于哈尔滨中国大街(即现在的中央大街)旁的乐天照相馆。他是一个日本工程队的随军摄影师,他拍摄了大量的铁路、桥梁、军营等照片,正苦于没有冲印设备时,被日本人介绍到这里。很快大量洗印清晰的照片整整齐齐地摆在日本摄影师面前,质量让他非常满意,然而这名日本摄影师怎么也没想到,同样的照片也出现在了前苏联红军的情报机关里。因为乐天照相馆就是齐齐哈尔情报站位于哈尔滨的一个据点。
乐天照相馆老板孙乐天为了搜集日寇更多的可靠情报,同时也为便于在敌人口中探听到各种信息,他很注意开展社交活动。经常和日本宪兵、特务、警察在照相馆里打牌、吃喝,使乐天照相馆在表面上和伪满机关的关系搞得很融洽。很多当时在哈的日本人慕名前来照相、冲洗胶卷。
齐齐哈尔情报站于1931年建立。当时,负责人苏子元受前苏联驻伯力远东红军司令部情报部门的派遣,与妻子朱绍华随身携带电台、经费和有关物品,秘密潜入当时的伪黑龙江省省会齐齐哈尔,着手组织建立东北军事情报网。
苏子元在远离市中心的永安里附近开设了“龙江医院”,以医院为掩护,建立了齐齐哈尔地下军事情报站。他的妻子朱绍华以护士身份为掩护负责收发报工作。情报人员分期分批的以病人身份住进“龙江医院”,进行国际共产主义知识和情报业务的学习。情报站还通过他们纵向发展情报人员,到1934年末,已经形成了以齐齐哈尔为中心,外延到沈阳、长春、哈尔滨、博克图、北安、佳木斯、讷河、嫩江、肇东、泰来、昂昂溪等地、30多人的东北地下军事情报网。
后来,哈尔滨特务机关组织了一个特殊情报班,专门截听各种无线电通讯,日本已经制造出截听器材,不少特务都掌握了窃听和收录的技术,甚至可以发现电波发出的地点。
为了躲避敌人对电台的监听,苏子元与战友研究出了一种秘密发报间———暖窖。由于有植物种植,电波的声音极易被掩盖。另外,电台定期改变波长和工作时间,让敌人摸不到规律。由于苏子元做好了准备,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保证了齐齐哈尔电台与伯力的畅通。
由于工作的秘密性及单线联系性,苏子元和他的战友们并不知道,齐齐哈尔还有一个国际情报组同样承担着抗日救国的活动。
1933年,受中共党组织委派,张永兴到前苏联接受了搜集情报和无线电收发报技术训练。于第二年被派回齐齐哈尔,收集日军、伪军在齐齐哈尔的军事情况。为了工作方便,这一年年末,张永兴搬到了齐齐哈尔市区内仁惠胡同的一个小院落,这个小院由两间瓦房组成,后院还带有一个小仓库。12月,齐齐哈尔市郊的日军航空队飞机场建成使用,整天成批次的飞机轰鸣着从齐市上空掠过。张永兴早就注意到这一幕,提前两个月便派了两人到飞机场附近开了养鸡场。寒冬腊月,张永兴与战友昼夜潜伏在鸡舍里,注视着飞机场的动静,记录着飞机每次起落的架次和型号,以及飞行员转场的情况。这样,他们终于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1935年,张永兴的胞弟张克兴从前苏联学习归来,并带回了收发报机的零件。在冰冷的小仓库里,兄弟二人连夜组装完成了他们的秘密武器。午夜,伴随着滴答的电波声,张永兴小组的电台终于和伯力情报四科沟通上了。从此,张永兴小组的情报工作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由于这些情报人员一直活动在敌人的鼻子底下,总是处在最危险的环境之中,所以,他们就必须比一般人多长一双眼睛,多长一副头脑,多长一对耳朵,哪怕有一丝一毫的疏忽,都将给革命工作和个人生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张晓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