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从师学习的受教育者,但学生的头脑绝不是一个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而是活生生的有着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体。有人说“学生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而教师的职责就是让它燃烧”。的确,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只是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才能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可以说: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主动积极地参与,有助于学生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思想方法,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的主动权,在参与性活动中向自我教育的最高境界迈进。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只有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育才有可能是有效的和成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