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色的满天星w吧 关注:12贴子:1,248
  • 2回复贴,共1
在两块金属(或半导体、超导体)之间夹一层厚度约为0.1nm的 极薄绝缘层,构成一个称为“结”的元件。设电子开始处在左边的 金属中,可认为电子是自由的,在金属中的势能为零。由于电子 不易通过绝缘层,因此绝缘层就像一个壁垒,我们将它称为势垒 。右面的物理图像可用下图表示。一个高度为U0、宽为a的势垒 ,势垒右边有一个电子,电子能量为 E 。 隧道效应无法用经典力学的观点来解释。因电子的能量小于 区域Ⅱ中的势能值U0,若电子进入Ⅱ区,就必然出现“负动 能”,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但用量子力学的观点来看,电子 具有波动性,其运动用波函数描述,而波函数遵循薛定谔方 程,从薛定谔方程的解就可以知道电子在各个区域出现的概 率密度,从而能进一步得出电子穿过势垒的概率。该概率随 着势垒宽度的增加而指数衰减。因此,在宏观实验中,不容易 观察到该现象。
物质性质信息 名称: 隧道效应;隧穿效应;势垒贯穿;tunneling effect 资料: 分子式: CAS号:
性质:又称隧穿效应,势垒贯穿。按照经典理论,总能量低于势 垒是不能实现反应的。但依量子力学观点,无论粒子能量是否高 于势垒,都不能肯定粒子是否能越过势垒,只能说出粒子越过势 垒概率的大小。它取决于势垒高度、宽度及粒子本身的能量。能 量高于势垒的、运动方向适宜的未必一定反应,只能说反应概率 较大。而能量低于势垒的仍有一定概率实现反应,即可能有一部 分粒子(代表点)穿越势垒(也称势垒穿透barrier penetration),好 像从大山隧道通过一般。这就是隧道效应。例如H+H2低温下反 应,其隧道效应就较突出。
结构式:
hanyuejun2006 2007-06-02
|
作业不会,学霸帮你 立即下载
满意回答
| 10 1在两块金属(或半导体、超导体)之间夹一层厚度约为0.1nm的 极薄绝缘层,构成一个称为“结”的元件。设电子开始处在左边的 金属中,可认为电子是自由的,在金属中的势能为零。由于电子 不易通过绝缘层,因此绝缘层就像一个壁垒,我们将它称为势垒 。右面的物理图像可用下图表示。一个高度为U0、宽为a的势垒 ,势垒右边有一个电子,电子能量为 E 。 隧道效应无法用经典力学的观点来解释。因电子的能量小于 区域Ⅱ中的势能值U0,若电子进入Ⅱ区,就必然出现“负动 能”,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但用量子力学的观点来看,电子 具有波动性,其运动用波函数描述,而波函数遵循薛定谔方 程,从薛定谔方程的解就可以知道电子在各个区域出现的概 率密度,从而能进一步得出电子穿过势垒的概率。该概率随 着势垒宽度的增加而指数衰减。因此,在宏观实验中,不容易 观察到该现象。
物质性质信息 名称: 隧道效应;隧穿效应;势垒贯穿;tunneling effect 资料: 分子式: CAS号:
性质:又称隧穿效应,势垒贯穿。按照经典理论,总能量低于势 垒是不能实现反应的。但依量子力学观点,无论粒子能量是否高 于势垒,都不能肯定粒子是否能越过势垒,只能说出粒子越过势 垒概率的大小。它取决于势垒高度、宽度及粒子本身的能量。能 量高于势垒的、运动方向适宜的未必一定反应,只能说反应概率 较大。而能量低于势垒的仍有一定概率实现反应,即可能有一部 分粒子(代表点)穿越势垒(也称势垒穿透barrier penetration),好 像从大山隧道通过一般。这就是隧道效应。例如H+H2低温下反 应,其隧道效应就较突出。
结构式:
hanyuejun2006 2007-06-02
|
作业不会,学霸帮你 立即下载
满意回答
| 10 1在两块金属(或半导体、超导体)之间夹一层厚度约为0.1nm的 极薄绝缘层,构成一个称为“结”的元件。设电子开始处在左边的 金属中,可认为电子是自由的,在金属中的势能为零。由于电子 不易通过绝缘层,因此绝缘层就像一个壁垒,我们将它称为势垒 。右面的物理图像可用下图表示。一个高度为U0、宽为a的势垒 ,势垒右边有一个电子,电子能量为 E 。 隧道效应无法用经典力学的观点来解释。因电子的能量小于 区域Ⅱ中的势能值U0,若电子进入Ⅱ区,就必然出现“负动 能”,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但用量子力学的观点来看,电子 具有波动性,其运动用波函数描述,而波函数遵循薛定谔方 程,从薛定谔方程的解就可以知道电子在各个区域出现的概 率密度,从而能进一步得出电子穿过势垒的概率。该概率随 着势垒宽度的增加而指数衰减。因此,在宏观实验中,不容易 观察到该现象。
物质性质信息 名称: 隧道效应;隧穿效应;势垒贯穿;tunneling effect 资料: 分子式: CAS号:
性质:又称隧穿效应,势垒贯穿。按照经典理论,总能量低于势 垒是不能实现反应的。但依量子力学观点,无论粒子能量是否高 于势垒,都不能肯定粒子是否能越过势垒,只能说出粒子越过势 垒概率的大小。它取决于势垒高度、宽度及粒子本身的能量。能 量高于势垒的、运动方向适宜的未必一定反应,只能说反应概率 较大。而能量低于势垒的仍有一定概率实现反应,即可能有一部 分粒子(代表点)穿越势垒(也称势垒穿透barrier penetration),好 像从大山隧道通过一般。这就是隧道效应。例如H+H2低温下反 应,其隧道效应就较突出。
结构式:
hanyuejun2006 2007-06-02
|
作业不会,学霸帮你 立即下载
满意回答
| 10 1在两块金属(或半导体、超导体)之间夹一层厚度约为0.1nm的 极薄绝缘层,构成一个称为“结”的元件。设电子开始处在左边的 金属中,可认为电子是自由的,在金属中的势能为零。由于电子 不易通过绝缘层,因此绝缘层就像一个壁垒,我们将它称为势垒 。右面的物理图像可用下图表示。一个高度为U0、宽为a的势垒 ,势垒右边有一个电子,电子能量为 E 。 隧道效应无法用经典力学的观点来解释。因电子的能量小于 区域Ⅱ中的势能值U0,若电子进入Ⅱ区,就必然出现“负动 能”,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但用量子力学的观点来看,电子 具有波动性,其运动用波函数描述,而波函数遵循薛定谔方 程,从薛定谔方程的解就可以知道电子在各个区域出现的概 率密度,从而能进一步得出电子穿过势垒的概率。该概率随 着势垒宽度的增加而指数衰减。因此,在宏观实验中,不容易 观察到该现象。
物质性质信息 名称: 隧道效应;隧穿效应;势垒贯穿;tunneling effect 资料: 分子式: CAS号:
性质:又称隧穿效应,势垒贯穿。按照经典理论,总能量低于势 垒是不能实现反应的。但依量子力学观点,无论粒子能量是否高 于势垒,都不能肯定粒子是否能越过势垒,只能说出粒子越过势 垒概率的大小。它取决于势垒高度、宽度及粒子本身的能量。能 量高于势垒的、运动方向适宜的未必一定反应,只能说反应概率 较大。而能量低于势垒的仍有一定概率实现反应,即可能有一部 分粒子(代表点)穿越势垒(也称势垒穿透barrier penetration),好 像从大山隧道通过一般。这就是隧道效应。例如H+H2低温下反 应,其隧道效应就较突出。
结构式:
hanyuejun2006 2007-06-02
|
作业不会,学霸帮你 立即下载
满意回答
| 10 1在两块金属(或半导体、超导体)之间夹一层厚度约为0.1nm的 极薄绝缘层,构成一个称为“结”的元件。设电子开始处在左边的 金属中,可认为电子是自由的,在金属中的势能为零。由于电子 不易通过绝缘层,因此绝缘层就像一个壁垒,我们将它称为势垒 。右面的物理图像可用下图表示。一个高度为U0、宽为a的势垒 ,势垒右边有一个电子,电子能量为 E 。 隧道效应无法用经典力学的观点来解释。因电子的能量小于 区域Ⅱ中的势能值U0,若电子进入Ⅱ区,就必然出现“负动 能”,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但用量子力学的观点来看,电子 具有波动性,其运动用波函数描述,而波函数遵循薛定谔方 程,从薛定谔方程的解就可以知道电子在各个区域出现的概 率密度,从而能进一步得出电子穿过势垒的概率。该概率随 着势垒宽度的增加而指数衰减。因此,在宏观实验中,不容易 观察到该现象。
物质性质信息 名称: 隧道效应;隧穿效应;势垒贯穿;tunneling effect 资料: 分子式: CAS号:
性质:又称隧穿效应,势垒贯穿。按照经典理论,总能量低于势 垒是不能实现反应的。但依量子力学观点,无论粒子能量是否高 于势垒,都不能肯定粒子是否能越过势垒,只能说出粒子越过势 垒概率的大小。它取决于势垒高度、宽度及粒子本身的能量。能 量高于势垒的、运动方向适宜的未必一定反应,只能说反应概率 较大。而能量低于势垒的仍有一定概率实现反应,即可能有一部 分粒子(代表点)穿越势垒(也称势垒穿透barrier penetration),好 像从大山隧道通过一般。这就是隧道效应。例如H+H2低温下反 应,其隧道效应就较突出。
结构式:
hanyuejun2006 2007-06-02
|
作业不会,学霸帮你 立即下载
满意回答
| 10 1在两块金属(或半导体、超导体)之间夹一层厚度约为0.1nm的 极薄绝缘层,构成一个称为“结”的元件。设电子开始处在左边的 金属中,可认为电子是自由的,在金属中的势能为零。由于电子 不易通过绝缘层,因此绝缘层就像一个壁垒,我们将它称为势垒 。右面的物理图像可用下图表示。一个高度为U0、宽为a的势垒 ,势垒右边有一个电子,电子能量为 E 。 隧道效应无法用经典力学的观点来解释。因电子的能量小于 区域Ⅱ中的势能值U0,若电子进入Ⅱ区,就必然出现“负动 能”,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但用量子力学的观点来看,电子 具有波动性,其运动用波函数描述,而波函数遵循薛定谔方 程,从薛定谔方程的解就可以知道电子在各个区域出现的概 率密度,从而能进一步得出电子穿过势垒的概率。该概率随 着势垒宽度的增加而指数衰减。因此,在宏观实验中,不容易 观察到该现象。
物质性质信息 名称: 隧道效应;隧穿效应;势垒贯穿;tunneling effect 资料: 分子式: CAS号:
性质:又称隧穿效应,势垒贯穿。按照经典理论,总能量低于势 垒是不能实现反应的。但依量子力学观点,无论粒子能量是否高 于势垒,都不能肯定粒子是否能越过势垒,只能说出粒子越过势 垒概率的大小。它取决于势垒高度、宽度及粒子本身的能量。能 量高于势垒的、运动方向适宜的未必一定反应,只能说反应概率 较大。而能量低于势垒的仍有一定概率实现反应,即可能有一部 分粒子(代表点)穿越势垒(也称势垒穿透barrier penetration),好 像从大山隧道通过一般。这就是隧道效应。例如H+H2低温下反 应,其隧道效应就较突出。
结构式:
hanyuejun2006 2007-06-02
|
作业不会,学霸帮你 立即下载
满意回答
| 10 1在两块金属(或半导体、超导体)之间夹一层厚度约为0.1nm的 极薄绝缘层,构成一个称为“结”的元件。设电子开始处在左边的 金属中,可认为电子是自由的,在金属中的势能为零。由于电子 不易通过绝缘层,因此绝缘层就像一个壁垒,我们将它称为势垒 。右面的物理图像可用下图表示。一个高度为U0、宽为a的势垒 ,势垒右边有一个电子,电子能量为 E 。 隧道效应无法用经典力学的观点来解释。因电子的能量小于 区域Ⅱ中的势能值U0,若电子进入Ⅱ区,就必然出现“负动 能”,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但用量子力学的观点来看,电子 具有波动性,其运动用波函数描述,而波函数遵循薛定谔方 程,从薛定谔方程的解就可以知道电子在各个区域出现的概 率密度,从而能进一步得出电子穿过势垒的概率。该概率随 着势垒宽度的增加而指数衰减。因此,在宏观实验中,不容易 观察到该现象。
物质性质信息 名称: 隧道效应;隧穿效应;势垒贯穿;tunneling effect 资料: 分子式: CAS号:
性质:又称隧穿效应,势垒贯穿。按照经典理论,总能量低于势 垒是不能实现反应的。但依量子力学观点,无论粒子能量是否高 于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5-12 22:54回复
    嘿嘿~ 一不小心多复制了几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5-12 22:55
    回复
      隧穿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5-12 22: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