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禵吧 关注:5,201贴子:151,748
  • 7回复贴,共1

【胤祯】——科普,抬旗制度与内务府包衣三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十四爷!
资料整合、录入由本人完成
参考、选材资料:《听雨丛谈》《钦定八旗通志》《清代北京旗人社会》


IP属地:广东1楼2014-05-12 01:45回复
    【抬旗制度】
    1、其本支子孙准许一同抬旗,同胞兄弟仍隶原旗。
    例:皇太后、太后母家在下五旗者均准予抬旗。
    2、上三旗汉军可以抬入同一旗分满洲旗。
    例:圣祖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的一家佟佳氏,原隶镶黄旗汉军,后抬入镶黄旗满洲,后族抬旗自此始。
    3、包衣旗人也可以拨出内务府抬入满洲旗。
    《听雨丛谈》
    下五旗满洲,或皇后、皇贵妃母族,例得抬入上三旗;若大臣建立勋劳,亦有奉旨抬入上三旗。至蒙汉军大臣着有功绩,或拨入本期满洲,或抬入上三旗满洲;及内务府拨入外三旗满洲佐领,皆随时出于特恩,不在定例。
    【内务府包衣三旗】
    【包衣】:满语booi,意为“家的”,指某人的私属。
    【上三旗包衣】:称“内务府属”或内府旗人,为皇家私属,编为内务府镶黄、正黄、正白三旗,俗称“内三旗”,亦分满、蒙、汉。
    【下五旗包衣】:称“王公府属”,为各王公私属,编为府属佐领、管领。若食钱粮,只准在本府。除了不得挑取各旗钱粮(即披甲当兵)及预选秀女外,其余晋身之阶,与八旗同。
    内三旗与八旗(俗称外八旗)是两个独立的组织体系。有别于八旗佐领(又称旗分佐领)统属于各旗都统,内三旗初隶领侍卫内大臣,康熙十三年(1674)改归内务府。内三旗的构成与外八旗有所不同。
    内三旗以下,各设内参领;内参领下设有内府佐领、旗鼓佐领、内管领。
    【内府管领】:即皇家所有的满洲佐领,成分为满洲平民;
    【旗鼓佐领】:即皇帝所有的汉人佐领,宗室奕赓《寄楮备谈》中说得明白:“内务府三旗汉军佐领,俱名旗鼓佐领,旧作齐固佐领。”在康熙《大清会典》卷一五三中,又把“旗鼓佐领”,直接写为“(内务府)汉军佐领”。旗鼓佐领均由关外入旗的辽沈旧汉人编成。
    【内管领】:内管领(满语为“珲托和”,意即“半个佐领”),又称“辛者库牛录”,意思是“内管领下食口粮人”。编入内管领的最初是满、蒙、汉族奴仆,以后内部成分渐有分化。《寄楮备谈》说:“辛者库,乃半个佐领下食口粮人也,起初原系家奴,向例不许为官,内府俱贱视之。”在内三旗中地位最低下。内府三旗初设满洲佐领9,旗鼓佐领12,高丽(朝鲜)佐领1,以及内管领20。1695年(康熙三十四年)增至满洲佐领15,旗鼓佐领18,朝鲜佐领2,管领30。
    内三旗包衣人,除担任内廷供奉亲近差使,专供驱使外,有按丁披甲的义务。


    IP属地:广东2楼2014-05-12 01:46
    回复
      = ̄ω ̄=顶贴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5-12 23:25
      收起回复
        人工置顶


        IP属地:北京4楼2014-05-28 09:25
        回复



          5楼2014-05-29 04:41
          回复
            发不了帖子


            IP属地:河南6楼2016-09-05 11:10
            回复
              问一下楼楼知道十四哪年开始成为八爷党的吗,四十一年他和八九十关系怎么样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3-31 18: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