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交流吧 关注:1贴子:8
  • 0回复贴,共1

正确认识国学大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国学”是对中国学术的简称,“大师”系指人们对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造诣者的尊称,“国学大师”则是指其学问在“国学”研究之范围内属于出类拔萃者。
国学大师是人们对心目中的德才兼备的学者、专家的尊称,目前有各行各业评定的如“工艺大师”等等。国学大师尚无评定的机构。
但国学大师必须是传承中国传统学问的,并且在应用与发展中做出贡献的。比如田至鹤老师为国人重点推荐的道德经、内经、易经为主要方向的典籍。
同时,“国学大师”不能光看其学问,还要看其道德即人品、文品,看其文品与人品是否统一,即是否属于融人品与文品于一体的“道德文章”者流。
以此衡量,近现代的“国学大师” 当首推梁启超、章太炎、陈寅恪和钱穆。
公认的国学大师名单:俞樾、孙诒让、杨守敬、王先谦、刘师培、严复、沈曾植、王国维、辜鸿铭、廖平、黄侃、章太炎、钱玄同、吴梅、罗振玉、蔡元培、沈兼士、傅斯年、余嘉锡、柳诒徵、吕思勉、胡适、汤用彤、陈梦家、马一浮、熊十力、张君劢、蒙文通、陈寅恪、范文澜、陈垣、唐君毅、顾颉刚、吴宓、赵元任、徐复观、金岳霖、王力、高亨、夏承焘、梁漱溟、钱穆、冯友兰、任中敏、牟宗三、梁启超、康有为、钱锺书、启功、季羡林、于希贤、张其成、饶宗颐。
学习国学,正确的学术参考很重要。
所谓包装出来的大师们,听听就好。
大师不是炒作出来愚弄大众敛财的,而是有真才实学、人格高度,如今社会中如何研究把国学尽快的被大众认可和继承发扬,才配得上大师。


1楼2014-05-11 18:1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