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去世后曹操的反应,是史书记载的一个盲点。但综合不同文献的记载,可以发现一个隐藏情节:即荀彧葬礼的规格甚高,以至于逾制。
按《三国会要》丧制:魏武以天下凋敝,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甘露二年,大将军参军太原王伦卒,偷兄俊作表德论以述遗美云:“只畏王典,不得为铭,乃撰录行事,就刊于墓之阴云尔。”同一章又记载:“建安十年禁厚葬。”可推测从建安十年一直到甘露二年,曹魏都是严格禁止立碑的。
荀彧死于建安十七年,荀彧传裴注、文选和艺文类聚都分别提到了潘勖为荀彧写碑,可见死后是立了碑的,而此举明显违背了曹操的禁令。谁有权利同意荀彧逾制呢?显然只有曹操一人而已。有人说荀彧死后曹操毫无表示,这显然不是事实。曹操至少在这件事上一定是有所表示的,为了服众,也许还要再一次罗列荀彧生前的功绩,当然这一切并不一定由曹操亲口说出,也许是以天子诏书的形式,但所有人都明白这就是曹操的态度。因此曹植为荀彧作诔的事并无突兀,不管荀彧去世的真相如何,生荣死哀,风光大葬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按《三国会要》丧制:魏武以天下凋敝,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甘露二年,大将军参军太原王伦卒,偷兄俊作表德论以述遗美云:“只畏王典,不得为铭,乃撰录行事,就刊于墓之阴云尔。”同一章又记载:“建安十年禁厚葬。”可推测从建安十年一直到甘露二年,曹魏都是严格禁止立碑的。
荀彧死于建安十七年,荀彧传裴注、文选和艺文类聚都分别提到了潘勖为荀彧写碑,可见死后是立了碑的,而此举明显违背了曹操的禁令。谁有权利同意荀彧逾制呢?显然只有曹操一人而已。有人说荀彧死后曹操毫无表示,这显然不是事实。曹操至少在这件事上一定是有所表示的,为了服众,也许还要再一次罗列荀彧生前的功绩,当然这一切并不一定由曹操亲口说出,也许是以天子诏书的形式,但所有人都明白这就是曹操的态度。因此曹植为荀彧作诔的事并无突兀,不管荀彧去世的真相如何,生荣死哀,风光大葬应该是没有疑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