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有理想和喜欢做梦,童年的梦是甜蜜的,就像小河潺潺给人一种回味绵绵,成年的梦是苦涩的,与现实还有些遥不可及。今年早已进入不惑的我也做了一次梦,梦见在沙漠中穿行,和骆驼为邻与古人喝酒。
今年有幸和友友们穿越库不齐沙漠,随着启程的来临亢奋的睡不着觉,对梦中的向往有了更一层的含义。
对沙漠的认知还仅仅在书本资料和体会在电视剧《大漠枪神》的有关镜头中,遥远的驼铃,排成一行行丶一竖竖,在酷暑炎热下,缓缓前行,绵延起伏的沙峰,时远时近,将要在我们足下呈现。
“库不齐”为蒙古语,意思是弓上的弦,因为它处在黄河下像一根挂在黄河上的弦而得名,横跨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总面积145万公顷,在我国沙漠排名第七。
由于库不齐的地理位置属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东部雨量相对较多,西部热量丰富,川沟十余条,特殊的沙漠植物乌里胡枝子,阿尔泰紫菀,草原上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风情,吸引着全国各地的驴友,欣赏它的风采,领略它的艰辛。
早已熟知的内蒙人民在此建起了恩格贝游乐场,响沙湾早已闻名遐迩。
我们早晨八时许,从介休高速口出发,经过晋陕边界,穿过薛公岭隧道,踏过黄河,跨过陕蒙的横山来到了鄂尔多斯高原,行程900余公里,历时14余小时,在恩格贝草场宿营休息。
清晨五时,天刚麻麻亮,开始有人起床打点行李,收拾帐篷,辛苦的管理和司机(也是厨师)给我们做了简单的快餐,馒头丶大烩菜,我草草地吃了几口便和大部队行走在沙漠中,天空变幻莫测,骤遇寒流,空气凝结,细雨霏霏,不时夹杂着雪花,就好像老佛爷格外开恩,迎接我们这些背包客,没有炎热滚烫的沙漠之温,同行的女士们早已迫不及待地舒展她们的身姿,时而躺下,时而跳跃和沙丘做个亲密接触,闪光机的响声在耳旁回荡。
不由得我想起,唐朝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当年的王昭君为了使内地人民脱离战乱的困苦,盼望人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毅然决定离开了她熟知的故土,久别了熟悉的语言,告别了亲情,远嫁出塞匈奴,这种为了大家放弃自我安逸生活
的高尚情操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特别是现在的贪官丶裸官对照自己做下反思。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了黑赖沟做了简单的休整,补充一点人必须的能量,穿过一道道沙凹,爬过一座座沙峰,旁晚时分来到了今天的宿营地召西牧场。
有幸看到了太阳西下壮美的时分,太阳宛如一个硕大的橘黄色盘子,镶嵌在无垠的草原,慢慢地由淡淡的橘黄色逐渐加深变成了火红色,与周围星星点点五彩斑斓的帐篷融为一体,远处一道绵延数里的长河,组成了大自然绝美的画,不时有洁白的天鹅,红红的嘴,飞翔的大雁像我们这些外来客发出嘎嘎的叫声,这里太美了,如果你身临其境一定会和我同样的感受。
第二天我们走在较为平坦的沙漠中,穿梭在达乌里胡枝子灌木丛中,俯首眺望那一群群白羊,就好像草原中的白云在晃动。有时,因我们的声音,野鸡在草丛中飞向天空,这次行进中偶遇到北京高校的学子们与我们向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前进。
下午的行进颇感吃力,因为上午消耗了大量的体力,还要在短时间内穿越16公里大漠浩瀚,长河玉带,沙海苍茫的沙峰。
内蒙腹地有很多是山西人,现在他们的后裔还在这里生活,最著名的要数大清乾隆初年山西晋中祁县的乔贵发以做豆腐起家,把生意遍布在内蒙,特别是他的孙子乔致庸以汇通天下为理念将买卖做到了欧洲各地,著名导演张艺谋以《大红灯笼高高挂》,让我们目睹了乔家的繁荣,把乔家的治家方略蜚声海外。
我们感觉到沙漠的炎热难耐,忍饥干渴,虽然我们没有和古人擦肩而过,但通过这次能够领略到“不吃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也是乔家的根髓所在吧。
龙头拐至响沙湾是我们的最后一站,由于有了两天的积累,适应了沙漠的环境,经过7个余小时的暴走,来到了错落有致的白色穹顶,耀眼的蒙古包,扬鞭策马的蒙古族小姑娘在我们身边一闪而过,这就是著名的响沙湾。
这次穿越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也是磨砺意志的过程,还是对自己的心情进行了无节制的释放。
2014.05.09
今年有幸和友友们穿越库不齐沙漠,随着启程的来临亢奋的睡不着觉,对梦中的向往有了更一层的含义。
对沙漠的认知还仅仅在书本资料和体会在电视剧《大漠枪神》的有关镜头中,遥远的驼铃,排成一行行丶一竖竖,在酷暑炎热下,缓缓前行,绵延起伏的沙峰,时远时近,将要在我们足下呈现。
“库不齐”为蒙古语,意思是弓上的弦,因为它处在黄河下像一根挂在黄河上的弦而得名,横跨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总面积145万公顷,在我国沙漠排名第七。
由于库不齐的地理位置属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东部雨量相对较多,西部热量丰富,川沟十余条,特殊的沙漠植物乌里胡枝子,阿尔泰紫菀,草原上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风情,吸引着全国各地的驴友,欣赏它的风采,领略它的艰辛。
早已熟知的内蒙人民在此建起了恩格贝游乐场,响沙湾早已闻名遐迩。
我们早晨八时许,从介休高速口出发,经过晋陕边界,穿过薛公岭隧道,踏过黄河,跨过陕蒙的横山来到了鄂尔多斯高原,行程900余公里,历时14余小时,在恩格贝草场宿营休息。
清晨五时,天刚麻麻亮,开始有人起床打点行李,收拾帐篷,辛苦的管理和司机(也是厨师)给我们做了简单的快餐,馒头丶大烩菜,我草草地吃了几口便和大部队行走在沙漠中,天空变幻莫测,骤遇寒流,空气凝结,细雨霏霏,不时夹杂着雪花,就好像老佛爷格外开恩,迎接我们这些背包客,没有炎热滚烫的沙漠之温,同行的女士们早已迫不及待地舒展她们的身姿,时而躺下,时而跳跃和沙丘做个亲密接触,闪光机的响声在耳旁回荡。
不由得我想起,唐朝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当年的王昭君为了使内地人民脱离战乱的困苦,盼望人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毅然决定离开了她熟知的故土,久别了熟悉的语言,告别了亲情,远嫁出塞匈奴,这种为了大家放弃自我安逸生活
的高尚情操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特别是现在的贪官丶裸官对照自己做下反思。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了黑赖沟做了简单的休整,补充一点人必须的能量,穿过一道道沙凹,爬过一座座沙峰,旁晚时分来到了今天的宿营地召西牧场。
有幸看到了太阳西下壮美的时分,太阳宛如一个硕大的橘黄色盘子,镶嵌在无垠的草原,慢慢地由淡淡的橘黄色逐渐加深变成了火红色,与周围星星点点五彩斑斓的帐篷融为一体,远处一道绵延数里的长河,组成了大自然绝美的画,不时有洁白的天鹅,红红的嘴,飞翔的大雁像我们这些外来客发出嘎嘎的叫声,这里太美了,如果你身临其境一定会和我同样的感受。
第二天我们走在较为平坦的沙漠中,穿梭在达乌里胡枝子灌木丛中,俯首眺望那一群群白羊,就好像草原中的白云在晃动。有时,因我们的声音,野鸡在草丛中飞向天空,这次行进中偶遇到北京高校的学子们与我们向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前进。
下午的行进颇感吃力,因为上午消耗了大量的体力,还要在短时间内穿越16公里大漠浩瀚,长河玉带,沙海苍茫的沙峰。
内蒙腹地有很多是山西人,现在他们的后裔还在这里生活,最著名的要数大清乾隆初年山西晋中祁县的乔贵发以做豆腐起家,把生意遍布在内蒙,特别是他的孙子乔致庸以汇通天下为理念将买卖做到了欧洲各地,著名导演张艺谋以《大红灯笼高高挂》,让我们目睹了乔家的繁荣,把乔家的治家方略蜚声海外。
我们感觉到沙漠的炎热难耐,忍饥干渴,虽然我们没有和古人擦肩而过,但通过这次能够领略到“不吃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也是乔家的根髓所在吧。
龙头拐至响沙湾是我们的最后一站,由于有了两天的积累,适应了沙漠的环境,经过7个余小时的暴走,来到了错落有致的白色穹顶,耀眼的蒙古包,扬鞭策马的蒙古族小姑娘在我们身边一闪而过,这就是著名的响沙湾。
这次穿越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也是磨砺意志的过程,还是对自己的心情进行了无节制的释放。
201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