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边的雨林吧 关注:3贴子:746
  • 5回复贴,共1

是时候开一篇【科普贴】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印尼1楼2014-05-09 09:17回复
    伯努利效应
    1726年,伯努利通过无数次实验,发现了“边界层表面效应”:流体速度加快时,物体与流体接触的界面上的压力会减小,反之压力会增加。为纪念这位科学家的贡献,这一发现被称为“伯努利效应”。伯努利效应适用于包括气体在内的一切流体,是流体作稳定流动时的基本现象之一,反映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体的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IP属地:印尼2楼2014-05-09 09:18
    回复
      康达效应(Coanda Effect)
      亦称附壁作用或柯恩达效应。 流体(水流或气流)有离开本来的流动方向,改为随着凸出的物体表面流动的倾向。当流体与它流过的物体表面之间存在表面摩擦时,流体的流速会减慢。只要物体表面的曲率不是太大,依据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原理,流速的减缓会导致流体被吸附在物体表面上流动。这种作用是以罗马尼亚发明家亨利·康达为名。


      IP属地:印尼3楼2014-05-09 09:22
      回复
        翼尖失速
        在飞行时,由于喷气式飞机速度非常快,经常在翼尖处出现气流分离(即高速气流使翼尖失去升力)的情况,这就是翼尖失速。这对飞机来说意味着可操控性能下降,严重的则可导致飞机陷入失控、尾旋、甚至坠毁。早期解决的方法是加装翼刀。不过翼刀会影响飞机的隐身、机翼强度等,所以现代战机通常采用前缘缝翼、前缘襟翼(控制机翼气流分离,如F16)和前缘锯齿(即气动翼刀作用,如JAS39),另外还有前缘修形(比如F15A)等做法来增大涡旋,提高升力。


        IP属地:印尼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5-15 23:15
        回复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
          人质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他们的生死操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他们与劫持者共命运,把劫持者的前途当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于是,他们采取了“我们反对他们”的态度,把解救者当成了敌人。


          IP属地:印尼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6-29 02:11
          回复
            媚俗


            IP属地:印尼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6-29 02: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