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斟北斗吧 关注:36贴子:1,087
  • 8回复贴,共1

【阿靖阿靖,征用地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5-07 11:55回复
    【乾清门外,俯身一拜,尘埃落定。自三哥后,这枝天家玉叶再落沈家。恩非初承,纳采一事自然驾轻就熟,繁而不杂,慎而不乱。携礼一路行至午门,脑中蓦然一闪,许是身后这琳琅贵器,早在三哥那日便俱已备下,只因一子知数步,沈家欲定之事,素来不曾离掌分毫。目及巍峨一角,不由失笑,不知三哥当日心境如何,大抵来之安之,不外如是】
    【按部就班于上殿问礼,而后入宴。中和殿、保和殿二处,并非初来,悬彩盛景、席间礼乐与当年别无二致,只当局者非,一是上位国主,二是座下额驸。一局开天辟地,沈家,无终】
    【吉时不可误,着服净面,丝毫无差,只因今日京都将因沈家再起喧闹。出门时,碧空澄湛,一线高鸿盘旋而过,落影肩头,又划去身后,一并掠过这浩浩人群,蒸蒸锦绣。依礼皆成,静待吉时终至。有步声劈静而起,循声一眺,入目是宝炬高燃,映照浓红如一,齐齐而来。掌心微汗,只自此更不可行差踏错,明日城中所道当是添加威仪,沈门荣耀,其余——尽不该有】
    【静候仪前,有人自这世间金笼步步而出,抬掌掀帘,近若可闻她鬓间珠翠相击。她是怡瑞公主,今日之后,更是己妻。嘴角微提,是当有的体面仪容。见过家中兄弟姊妹情非得已,无可奈何,心中一滚,这一世,既是如此嫁娶,至少我愿携手共度】
    【接雁再拜,一声起辇,当乘马还】


    5楼2014-05-08 15:54
    收起回复
      2025-05-28 22:14:37
      广告
      (隔着红盖头,我瞧不清周遭的一切,低头尚可见一方地,下辇之时,东西十二宫已在身后,我想回首再瞧瞧,可是做不到,仪仗在前,哪容闪失,我听嬷嬷说,这副仪仗每一位公主生平只会有一次亦或者一次都不会有,仪仗从头到尾有多少,除却内务府从来没有人去认认真真的计算过。压轿,入内。)
      (坐于较内,眼前尽是红色,我记住了婚宴的每一个流程,按着自个儿的小心思算着此时此刻该是做什么,他跪受雁,再拜,轿起,仪仗浩浩荡荡往城南沈府。)
      (建徽年间头一个出嫁的主儿,围观群众自然不在少数,我知今天四九的荣耀,独独属沈家,无敢比肩者。无心旁的,低头下意识的加重了手上的力道,待深吸一口气再吐出,方才惊觉方才以为自个儿不紧张仅仅是错觉,突兀的想到举案齐眉四个字,暗自自嘲一笑,我尚且记得这旨意到朝歌的时候,我同人言说沈家好福气,权势富贵,上天眷顾,别家想要都讨不来。彼时自傲,以为不需半分真心,临了才知一切都错了。)
      (我本凡夫,七情六欲,喜怒嗔骂样样不落,天家女儿亦是平凡。落轿,由人引出,抬脚依次跨过马鞍火盆,再非闺阁少女,喜婆递来红绸的一头,一笑,莞尔。)
      (一步一步走向沈家的祠堂,恭贺回应声不绝于耳,是他的风光,我在他身旁就是。)


      6楼2014-05-11 13:31
      收起回复
        【并非如三哥拔得头筹,可改朝之后,却是头位公主出降,到底是举城一庆。围观者众,皆由侍卫阻与道边。安坐马上稳稳而行,沿途百姓莫不翘首望来。目定前方,坦然受下各色目光,既是仰首望我,如何能露半分忐忑?这位威仪,因她而来,而她因我而来】
        【先归府前,领众人静候。不过片刻,仪仗已来。举袖挽弓,连发三箭。如先前一般为人挑帘。一番礼数周全行过不提,手握红绸,放慢步态,牵人徐行。此路不长,而今日后,我与她还有数十年彼此而对。而这数十年间,我愿如今日,步步就她。只因余生漫漫,少年不曾尝情,早知身在是非中,何苦再多伤心人?】
        【入祠堂,一一拜过,一一听过,沿途不乏恭贺连连,各个喜色。我亦扬眉回顾,不落半分失礼。今日沈家荣光,她在身侧,沈家儿郎自当不输一笔。礼成,喜婆收回红绸,含笑道】
        有劳照料公主,仔细莫有差池。
        【一句嘱托,事前事后自有红包相赠,自然不怕不用心。庭外尚有宾客满座,总需应酬。见人应下,略颔首,再望那人,终语不足道】


        7楼2014-05-19 14:52
        收起回复
          【庭中与着锦富贵谈笑寒暄不提,小童来言吉时已至。再谢宾客亲朋,与人归院。凉棚已竣,布以正蓝,一如这漫天红缎,皆是正色无差。步入房中,她晏坐塌边,虽蒙红盖,仍可窥姿态端华。喜称呈来,携贺语一并执起。手中似感千金重,方还千金意。今日一挑,自此彼此相依,身侧人,老来伴,所蕴意味,更添担当。不管为一门富贵也好,还是天家恩耀也罢,至少倾我力,护你无虞】
          【腕建一挑,红盖泄地,入目是一双莹莹秋水,满室明朱衬人眉若远山,目如乌珠,艳似桃李。率先展眉笑开,探手相握,低低一句】
          来。
          【与她同心扣指,引人行醮祝之礼,同对合好夫妇,红衣罩身,并肩立在院中,良宵与共】
          【醮祝毕,合卺始,各自持杯,交杯对饮。耳鬓厮磨间,我似乎瞧清迎她来时,轻响珠翠是哪一只。今夜将替她取,明日为她簪。与高唱不同,轻声和念】
          永结同好。


          9楼2014-07-01 11: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