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花电影吧 关注:108贴子:179
  • 0回复贴,共1

《催眠大师》影评:我想要学会自我催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催眠大师,我的第一反应是过瘾,第二反应是余味,第三反应是沉思,我无法不把这部片子与盗梦相比,因为自盗梦之后我几乎没有找到类似让自己边看边思考又边惊悚的感觉。
  这是一个国产烂片横行的时代,有很多名导名角用十足的戏谑在毁掉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招牌,比如冯小刚之于贺岁片,比如周润发之于赌片,也有人在用十足的诚意为大家奉献一部好片并不断超越自己,比如徐峥。
  我不想重复豆瓣里各种赞誉之辞,尽管我和他们看法一致,我只想说说我的观感,并且为了力所能及地让大家感觉到我的诚意,我尽量不剧透。因为在我看之前,我并不能理解为何影片上映近一周豆瓣里居然找不到剧透的文章,搁以前早就泛滥了,但现在我明白,这是在向一部好片致敬且尊重。
  单从角色而言,徐峥并不是最适合的,因为他的喜剧形象太深入人心,以至于他没有卖梗都让人有好笑的感觉,就好像赵本山去演鬼片,你怎么都看不出恐怖感觉一样。徐峥最近饰演的角色在努力摆脱脸谱化小人物的影子,从无人区(算是几年前的)的律师,摩登年代里的魔术师,到催眠大师里的心理医生,都算是领域专家,性格自负张扬的背后又有柔弱的一面,柔弱的内心有隐隐的有些力量,虽然超越不大,但渐变式的。而莫文蔚饰演的任小妍,一开始会让你感觉演技平淡,甚至略显生硬,待到谜底揭晓,你才发现这种戏中戏的欲扬先抑,当真让人刮目相看,她不再只是那个声线独特的歌手,也不再是星爷片中的双刀火鸡,这种角色翻转让人惊艳,当然不得不提她炫技翻唱的那首 You must love me 。
  何谓过瘾,一部好的电影,是惊悚片会让人提心吊胆,捏把冷汗,是悬疑片会步步谜团,结尾恍然,让观众跟着影片的节奏走,而不是经常低下头翻看手机,或者产生鼠标点快进的冲动。催眠大师营造的场景,尽管是在一个狭促的空间,却如盗梦一样成功利用催眠这种唤醒记忆+潜意识的方式,将时空任意放大拉伸,甚至在观影时你会如徐峥所言,感受到一种清醒催眠,不自觉地相信任小妍的表述,动摇自己的判断,最后谜底揭晓,又觉得阵势这么大,却不过是一场车祸引发的血案,有点小题大做哑然失笑的感觉,这种故弄玄虚确实做的到位。
  何谓余味,是来自于情节设计的精巧和逻辑严密,影片在一开始就不经意透露出徐峥对路虎里副驾驶坐着导师的心理排斥,随着剧情深入又透露出徐峥对水的畏惧,助理Amy的表情不自然,以及另一名心理医生对徐峥的欲说还休激发其好奇好胜等等。而任小妍的身世之谜,随着她似乎不经意透露的信息,一步步把徐峥引向一种唤醒记忆的心理暗示,但因为鬼片气氛营造地很成功,使人容易忽视这些小细节,而之后的反馈解密,又丝丝入扣地回应前情,自始至终两人都在斗智斗勇,只不过徐峥输在“敌”明我暗、“敌”众我寡罢了。
  何谓沉思,是在于戏中戏里还有戏外戏,它如盗梦给人庄生晓梦迷蝴蝶的感觉一样,引发的是对催眠这一现象的思索,以及对人性的反思。徐峥对莫文蔚充满自信地说不是不能治而是不想治,以及影片结束时莫文蔚对徐峥所说,没有人能原谅你,除了你自己。即便徐峥清醒过来,但心理暗示也已经如盗梦中深层梦境播下的意念一般,植入他的脑海,促使他完成了这一无法原谅自己的救赎。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不愿触碰的角落,不愿更改的执着,它既可能是我们拼命想要挽回的过失,也可能是我们努力想要坚守的信念,或者也是我们不愿割舍的美好,但无论如何,假的就是假的,它只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如何摆脱过去,活在当下,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现实。徐峥一直活在不可原谅的记忆中,尽管他用催眠把记忆深埋心底,但这就如同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发而且变本加厉,莫文蔚像一个拆弹专家,因为她和徐峥其他的身边人一样,已经原谅了徐峥,最后一句话的意思不仅仅是原谅,还有一种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冷静。然而莫文蔚又何尝没有这样的心魔,你,我,他,难道就没有类似的心魔?人想要战胜世界,最后不过是想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那点心魔罢了。
  看完之后,我不由得哼起小猪的自我催眠:
  我想要学会自我催眠 痛觉会少一些
  潜意识作祟 想着想到失眠
  我躺在没有你的房间 寂寞更加明显
  我渐渐的自我催眠 却回不到从前
  如果真有自我催眠,我愿不愿意治疗如毒品般侵蚀我的记忆?是不能,还是不想?
  (文/水西示白)


1楼2014-05-07 10:2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