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梦无痕吧 关注:69贴子:4,918

[转载] 剧 种 介 绍: 国 粹 京 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调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其中除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者外,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生”是除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马旦。“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京剧的主体在中国文化整体中更偏于民间文化或曰底层文化,即使它因满清帝后及八旗王公青睐有加而迅速繁荣,也不足以改变美学上的这一特质。当然,恰因基于民间趣味的京剧从清末直到整个20世纪获得了此前所有民间艺术从未有过的地位,它也从艺术本体的层面,最大限度地扩展了民间文化与美学的影响,提升了民间趣味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


IP属地:河北1楼2014-05-07 09:54回复
    京剧的主体在中国文化整体中更偏于民间文化或曰底层文化,讲的好!


    2楼2014-05-07 11:09
    收起回复
      2025-05-11 06:07:30
      广告


      3楼2014-06-24 23:15
      收起回复


        4楼2014-07-24 08:52
        收起回复


          IP属地:河北5楼2014-07-24 09:44
          回复


            6楼2014-07-27 08:44
            收起回复


              7楼2014-07-28 15:49
              收起回复


                9楼2014-08-05 08:15
                收起回复
                  2025-05-11 06:01:30
                  广告


                  10楼2014-08-05 14:27
                  收起回复


                    11楼2014-08-28 09:07
                    收起回复


                      12楼2014-08-29 12:15
                      回复


                        13楼2014-09-12 06:21
                        回复


                          14楼2014-10-17 14:43
                          回复


                            15楼2015-01-21 15:13
                            回复
                              2025-05-11 05:55:30
                              广告


                              16楼2015-02-14 11: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