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找令君相关的资料,然后今天在由唐人贾公彦编录的,郑玄的《周礼注疏》上发现如下文段。
案汉时徐州刺史荀文若问玄:“《周礼》父之仇辟之海外,今青州人仇在辽东,可以王法纵不讨乎?”当问之时,玄已年老,昏耄,意忘九夷、八蛮、六戎、五狄谓之四海。然则《周礼》在四海之外,释之如是,亦是远矣。近则青州、辽东作难,未达周公圣意所趣。若文若之难海水为四海,故今辨之。然仇近东夷之人,当辟之西戎,余皆放此。
如果这段记述为实,那么荀彧不止做过徐州刺史,还请教过郑玄问题,问的问题还有点高能。
但三国志里没有任何荀彧做徐州刺史的记录,所以这里也有可能是笔误。
但即使“徐州刺史”是笔误,光是荀彧向郑玄问道,并且问的问题还是父仇相关,这两点已经足够让人发散联想了XD
还是求高人来解答下。
案汉时徐州刺史荀文若问玄:“《周礼》父之仇辟之海外,今青州人仇在辽东,可以王法纵不讨乎?”当问之时,玄已年老,昏耄,意忘九夷、八蛮、六戎、五狄谓之四海。然则《周礼》在四海之外,释之如是,亦是远矣。近则青州、辽东作难,未达周公圣意所趣。若文若之难海水为四海,故今辨之。然仇近东夷之人,当辟之西戎,余皆放此。
如果这段记述为实,那么荀彧不止做过徐州刺史,还请教过郑玄问题,问的问题还有点高能。
但三国志里没有任何荀彧做徐州刺史的记录,所以这里也有可能是笔误。
但即使“徐州刺史”是笔误,光是荀彧向郑玄问道,并且问的问题还是父仇相关,这两点已经足够让人发散联想了XD
还是求高人来解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