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很多原声乐器不同,电声乐器可以通过很多不同环节的调节制造出很多不同个性的声音。那么对于音色我们应该如何去把握?今天小民为大家说一些自己的理解。
什么是好的贝斯音色?
看到这个问题我能联想到很多类似的问题,比如“什么样的女孩算好女友?”“什么样的青菜好吃?”等等。其实“好”这个概念真的很难定义,毕竟每个人的理解的“好”都会不同。
我个人理解中的“好”有一下几点:1、清晰。我觉得这是最要的一点,让人能够清楚识别是第一要素。2、融洽。要让人轻易能听到,但是又不能过分突出,不能破坏整体感。3、符合需要。你创建的音色不能只仅满足自己喜欢,必须要为你的音乐整体服务。
琴
1、不同配置或是结构的琴会有其独特的声音,相互间并不能完全替代。比如两个单线圈的拾音器的Jazz Bass永远不可能调出只有一个分离式单线圈拾音器的P Bass声音。另外就算是配置一样的不同品牌的贝斯声音也不会完全一样,只是会有一些相同结构造成的类似的特征。
2、主动琴和被动琴没有哪个音色一定会更好,而是完全取决于你的需要。可能在高端琴中,配备主动电路和拾音琴的居多,但是我最近才得知世界顶级品牌之一Fodera的最贵的产品-Anthony Jackson的定制款却是纯被动设计,仅仅只有一个音量钮控制。
3、不要奢求全能琴。有些人会盲目的追求所谓电路复杂、可调性大的全能琴,其实我个人认为根本没有这种琴,也没有必要,因为在实际使用中,你可能很少,甚至从来不会使用某些功能。其实所谓电路复杂,比如琴上带多段均衡,配备可以切单的双线圈拾音器的琴并不是为了做出所谓的全能琴,其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不同习惯的乐手都能方便的使用这把琴。
其实看看P Bass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个音量一个Tone钮,在现在看来都太过简单,但是并不妨碍其作为一款经典产品如今依然有着大量的使用者。
所以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音箱
跟琴其实也是一个道理,不论是一体音箱或是分体音箱,不同品牌的音箱也会有其不同的特点。现在的音箱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很不少品牌的音箱上自带很多效果器和箱头模拟(比如Roland,Line6),当然这类产品的价格也可能会相应的贵一些。我个人始终还是认为贝斯音箱还是功能越简单越好,与其有那么多复杂的调节,还不如有一个不需要太多调节就能得到好听声音的音箱来的实在。
效果器
其实我接触到效果器的时间也不长,不过曾经也折腾过一段,买过不少各式各样的效果器,最后又卖掉了不少,我的经验是效果器对于贝斯手而言并不是必需品。每次看到有些新手问效果器时,总是有些“大神”问都不问就说先来个DI或是均衡或是压缩吧!其实这是很不负责的一种回答方式,你能这么说也说明你自己也都还不懂。
大多数情况下贝斯需要的是一个干净的原声就足以满足很多不同的需求,这点和电吉他不同,所以贝斯效果器的使用应该是根据需要有节制的使用。
还有千万不要奢望添置一套效果器能让你原本不好的贝斯音色发生本质的改变,效果器只能作为装饰点缀。
还有一些人觉得自己的拨弦不平均,就妄想用一个压缩来解决。千万不要这么做!不要让效果器成为你的拐杖!
如何用你手头仅有的设备调试出不同的音色?
1、尝试不同的调节方式:无论是琴上的音量钮,拾音器选择钮,或是均衡甚至是一个Tone钮都可以成为你改变音色的手段,多去尝试不同的组合调节方式,你会发现任何一点点细小的调节都会改变你的音色。音箱也是一个道理。设备的调节也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千万不要想着有人回来教你,一定要去自己尝试。
2、尝试不同的弹奏方式:手指和拨片弹奏就能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音色。而用不同的手指弹奏也会制造出很多种不同的音色,通常来说手指接触弦的面积越大弹出来的音色会更肥厚。指甲也会影响你的音色,当你留指甲去演奏时,会出现类似拨片的音色。
3、尝试不同的拨弦位置:这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一点,其实在不同位置拨弦对音色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越靠近琴颈末端位置拨弦声音会越肥厚,比较温暖、圆润,但颗粒感会越少;越靠近琴桥位置拨弦颗粒感会越明显,声音会比较硬,但是会失去肥厚度。
总结:国人很多时候总是追求复刻出类似某些大师的音色,其实我觉得一点意义都没有。因为这本来就无法做到,即使你和大师使用完全一样的设备,你也不可能做到,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光只是来源于这些设备,更多还是来自他们的双手。
其实电声乐器真正的乐趣之一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制造出完全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声音,这才是最有趣的事情。不要觉得这有多难,只要你敢想敢做,也许下一个经典之声会在你的手中诞生。用你的手和耳朵尽情的实验吧!
(完)
大家好!我是贝斯手小民(我的优酷频道:弹贝斯的小民 & 我的新浪微博:@弹贝斯的小民),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共平台“会唱歌的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