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羽主要用于保持矢在飞行中的稳定,用鹰、鹫、山鸡等的羽毛制成,古代的矢羽以两枚为主,近世则以三枚羽为主,为使弓箭在飞行时更稳定,矢羽一般有折弯的方向,箭矢正向旋转的称为甲矢,反之称为乙矢。矢羽除能保持弓箭飞行稳定外还是箭矢的装饰,日本的武士一般会在矢羽上绘上自己的家纹和标志,而那些贵族和武将们的箭矢装饰更是精美。
镞的材料也经历过竹、石、兽骨、鹿角等演变,直到日本掌握了炼铁技术后,铜和铁开始成为镞的主要材料。镞的形状从古坟时代到奈良时代中期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变化总体而言,镞的形状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又细又长的,穿透能力强,一般命以鸟舌、柳叶、剑尻等名称;一种是“Y”字形的,主要用于狩猎时射鸟兽的翅膀和脚,在战场上也会执行些特殊的任务;另外一种是平根尖矢,主要用于在战场上射击身份较高的敌将。此外,日本还有一种镝矢,也被称为鸣矢,箭镞为一个中空的球形,上面开着几个孔,发射时会发出响声,既可以吓阻敌人,也可以用于联络。
弓具
弓具主要指携带弓矢的器具。日本的弓具有很多种,主要是胡籙(lu)、菔(fu)、空穗、弽(she)、弦卷等。
胡籙是奈良时代盛行的弓矢携带具,包括平胡籙和壶胡繇两种。平胡繇源自我国,是一种立式矢具,可以放置21枚弓矢,壶胡籙是日本固有的,实际上就是一个箭筒,挂在腰上,可以容纳7枚弓矢,籙是由胡籙变化来的,在镰仓时代后开始使用,实际上就是箭箱上面加了用于背负的立杆。菔的携箭量很大,通常可携带16枚、20枚、36枚箭,据记载日本历史出现的菔最多可容纳50枚箭。空穗指利用中间挖空的植物的穗作为箭袋,一般容箭量为15枚,战国时期开始盛行。容箭量的多少实际上也和日本箭矢的演变有关,早期日本的箭矢很轻,因此武士的携箭量很大,到了中世后箭矢的重量增加,携带的数量也少得多了,到了战国时代,武士携带的箭矢基本上为1枚镝矢,22枚征矢,1枚尖矢,总数量不超过25枚。因此日本后期的箭具容量都少得多。弽实际上是一种护手工具,在射箭时,弓弦会很容易打手,因此用碟可以保护手指。弦卷也叫弦袋,用于携带备用的弦。
2008年《兵器知识》第三期,刘东锋作
========================== End =========================
镞的材料也经历过竹、石、兽骨、鹿角等演变,直到日本掌握了炼铁技术后,铜和铁开始成为镞的主要材料。镞的形状从古坟时代到奈良时代中期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变化总体而言,镞的形状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又细又长的,穿透能力强,一般命以鸟舌、柳叶、剑尻等名称;一种是“Y”字形的,主要用于狩猎时射鸟兽的翅膀和脚,在战场上也会执行些特殊的任务;另外一种是平根尖矢,主要用于在战场上射击身份较高的敌将。此外,日本还有一种镝矢,也被称为鸣矢,箭镞为一个中空的球形,上面开着几个孔,发射时会发出响声,既可以吓阻敌人,也可以用于联络。
弓具
弓具主要指携带弓矢的器具。日本的弓具有很多种,主要是胡籙(lu)、菔(fu)、空穗、弽(she)、弦卷等。
胡籙是奈良时代盛行的弓矢携带具,包括平胡籙和壶胡繇两种。平胡繇源自我国,是一种立式矢具,可以放置21枚弓矢,壶胡籙是日本固有的,实际上就是一个箭筒,挂在腰上,可以容纳7枚弓矢,籙是由胡籙变化来的,在镰仓时代后开始使用,实际上就是箭箱上面加了用于背负的立杆。菔的携箭量很大,通常可携带16枚、20枚、36枚箭,据记载日本历史出现的菔最多可容纳50枚箭。空穗指利用中间挖空的植物的穗作为箭袋,一般容箭量为15枚,战国时期开始盛行。容箭量的多少实际上也和日本箭矢的演变有关,早期日本的箭矢很轻,因此武士的携箭量很大,到了中世后箭矢的重量增加,携带的数量也少得多了,到了战国时代,武士携带的箭矢基本上为1枚镝矢,22枚征矢,1枚尖矢,总数量不超过25枚。因此日本后期的箭具容量都少得多。弽实际上是一种护手工具,在射箭时,弓弦会很容易打手,因此用碟可以保护手指。弦卷也叫弦袋,用于携带备用的弦。
2008年《兵器知识》第三期,刘东锋作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