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素质与文明礼仪成为了热议的话题,不论是老人倒地不敢扶,让位之后还遭打,亦或是大陆婴童香港当街便溺等事,无疑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何中国人的素质低下到如此地步。我认为是中国的教育本末倒置所决定的。我们空有传统文化的根,有传统文化的形,却没有传统文化的神。从过去的历史中我们现在翻出来的最常用的词就是礼仪和孝顺。什么是礼仪什么是孝顺。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而孝顺原指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后多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可是根据查证古讲孝道,并没有说要孝顺。孔子和孟子都说要孝,但不一定要顺。该顺则顺,不该顺时就一定不能顺。多少年前就被孔孟否定的一词,现在却又拿出来当成理所的规范,中国究竟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呢。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而绝非孝顺!
纵观从小到大我们所受的教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对于礼仪文明的教育模式十分不符合逻辑,大致分为了三个步骤。第一:从中国古代文献中找出某一精神的具体体现,一个体现到极致的例子。第二,从这些例子中总结出来一个能够代表这个精神的词。第三,用这个词规范大家的行为与外在表现。这样三步导致的必然结果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是精神的偏颇或扭曲。文明礼仪本身是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怎么能通过规范行为而非提升内在修养来达到文明礼仪的目的呢。陈道明评价大陆小孩在香港便溺事件:“文明的意义除了不当街便溺,还有善意与宽容,前者是表象,后者才是根本。真正的文明,是碰到这样的情况,走过去善意咨询那位母亲是否需要帮忙,或者指引她找到厕所,而不是冷漠地拍照当成渲染大陆人素质低下的又一个证据。大陆人的素质的确有待提高,但香港人的文明同样需要提升。”这句话才是真正道出了文明究竟是什么!
如果说有人为了解读传统文化不断努力,弘扬正确的民族精神,为复兴礼仪之邦而不断努力着。那么有些人正扯着复兴传统文化的大旗在不多扭曲歪曲传统文化所带给我们的一些真正的东西。所谓言传身教,可是现在在中国教育体系下有多少人言传而身不教,如此行事,又何来自身修养的提升,更何况一些言传本就非正确。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是文化人而不是文明人。
总而言之,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高举着传统文化的大牌子,定人行而不塑其神,舍本逐末。必须发展一种由内而外的教育,才能让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正体现,不蒙受不白之冤,中国人的素质才能显著提升,重现礼仪之邦的风采。
纵观从小到大我们所受的教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对于礼仪文明的教育模式十分不符合逻辑,大致分为了三个步骤。第一:从中国古代文献中找出某一精神的具体体现,一个体现到极致的例子。第二,从这些例子中总结出来一个能够代表这个精神的词。第三,用这个词规范大家的行为与外在表现。这样三步导致的必然结果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是精神的偏颇或扭曲。文明礼仪本身是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怎么能通过规范行为而非提升内在修养来达到文明礼仪的目的呢。陈道明评价大陆小孩在香港便溺事件:“文明的意义除了不当街便溺,还有善意与宽容,前者是表象,后者才是根本。真正的文明,是碰到这样的情况,走过去善意咨询那位母亲是否需要帮忙,或者指引她找到厕所,而不是冷漠地拍照当成渲染大陆人素质低下的又一个证据。大陆人的素质的确有待提高,但香港人的文明同样需要提升。”这句话才是真正道出了文明究竟是什么!
如果说有人为了解读传统文化不断努力,弘扬正确的民族精神,为复兴礼仪之邦而不断努力着。那么有些人正扯着复兴传统文化的大旗在不多扭曲歪曲传统文化所带给我们的一些真正的东西。所谓言传身教,可是现在在中国教育体系下有多少人言传而身不教,如此行事,又何来自身修养的提升,更何况一些言传本就非正确。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是文化人而不是文明人。
总而言之,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高举着传统文化的大牌子,定人行而不塑其神,舍本逐末。必须发展一种由内而外的教育,才能让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正体现,不蒙受不白之冤,中国人的素质才能显著提升,重现礼仪之邦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