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训练走向“陆海兼备”
上世纪90年代进入和平时期后,越军特工部队有所精简,但仍是具有特殊地位和影响力的“准独立兵种”。目前,越南特工部队主要由陆军特工司令部下辖的5个特工团和海军下辖的水上特工126旅组成,总规模8000余人。
值得注意的是,1975年,越共水上特工从南越手中一举夺得南威岛等6个岛礁后,特工部队在海洋环境下的潜力得以展现。随着近年来国防战略的调整,越南军方对特种作战愈加重视,花大气力打造海上特工部队,赋予其保卫越“岛屿主权”和“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主权权力和管辖权”的使命,特工部队也逐渐向“陆海兼备”转型;越国家和军队高层多次视察特工部队,资金、装备、人员优惠政策也加速向后者倾斜。
以往,越南特工部队的“标配”武器比较简单:每排只配备轻机枪一挺、40毫米火箭筒一具;每人配冲锋枪一支,匕首一把。为改善硬件水准,越南不惜花重金为其购买先进装备,武器、通信和运输工具花样翻新。目前,越南海军除了运输舰、武装渔船,还从朝鲜引进了6艘“玉高”级微型潜艇,作为特工部队的专用输送工具,这种潜艇可载6~7名蛙人,秘密抵达有争议海区实施作战。空运方面,特工部队可搭乘安-26型运输机和卡-28、米-8直升机等,以空降、机降方式,超越海上障碍和海上封锁,到达预定设伏区域的岛礁。
水上作战训练也在特工部队中日益受到重视。越军把武装泅渡列为全军,尤其是特工部队的重点训练项目。训练大纲规定,全年泅渡训练时间共约40~50天,包括恶劣风浪条件下的游泳训练和负重10公斤、水下10米深的潜游训练。经一年训练,每个特工队员必须达到顺水游泳持续1.5万米,逆水游可持续4小时,一次潜游达30米的水平。
具体到岛礁作战,越军有针对性地实施蛙人潜渡、攻占高脚屋、反劫船、反渗透、水下爆破等方面的训练,要求特工部队与海军、海警、边防部队和民兵进行协同。在可能的岛礁争夺战中,越特工部队能够以渔船为掩护执行布雷、侦察任务,或以空降、机降和派遣蛙人等方式,对守岛部队进行立体支援,伺机对敌支撑点、设施、舰艇进行袭扰破坏。
由于军事实力有限,越军在21世纪依然贯彻“以弱击强”的作战思想和原则,素有“特别精锐部队”之称的特工部队,因具备“打得深、打得狠、打得险”的特长而获得更多青睐,越军希望其成为海上、特别是岛礁作战中的一把利刃,以较小规模的战术行动达成战斗、战役甚至战略目的,从而在特定时空环境下形成“不对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