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论吧 关注:55,577贴子:309,115
  • 35回复贴,共1

同在一个惯性系下遇见如此逗比的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虽然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相互独立的个体,拥有相对惯性的独立空间,但是我们同在一个惯性系里面,在这个三维空间里面相遇,不是偶然,是缘分,你如果说这是上帝的安排也不为过错,为了不与这个惯性空间相悖,请允许我向你们提出一同交往的请求。。。老少皆宜,男女皆可。。。。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4-28 16:24回复
    插一则广告:本人学的是物理,喜欢的是哲学,搞的是工程,最爱的动画片是eva,最喜欢的乐器是钢琴,最愿意玩的游戏是dota里面的imba,最近感兴趣的东西是悖论。因此,果断求交往对象~
    (擦,我这么做作我家里人恐怕还不知道,不过我的儿孙一定会知道,可惜他们还没来到这个世界上,节操碎了一地,感觉他们好冤)
    我担心是不是已经被认出来了,没关系,认出来了我就认了,来吧一起交往吧,毫不做作,我的梦中故人。。。
    我在说谎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4-28 16:32
    回复
      2025-07-17 08:36:46
      广告
      想要阐述的东西却说不来,从头说起却也溯不及源。无他,只想从形而上学说起,谈谈这个世界的理解,揣摩一下古哲先贤们的曲折与离奇。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4-28 16:51
      回复
        小时候有一幅印象“圆桌骑士”。那时候给我的感觉就是给人以依赖感:厚重的盔甲、高大的马头、强壮的人类,围在一起,像是守护着什么,感觉靠谱。骑士与我接下来要谈的确实是“风马牛不相及”,而我却要谈的是“圆桌式”议会,具体要说的是古希腊城邦议会制度。对历史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先看看网易公开课中的耶鲁大学公开课《古希腊历史简介》,在这里我只提教授最开始说的一句话“why should you,we,all of us want to study these ancient Greeks?”另外,相关的书籍,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何谓城邦,何谓议会,何为“圆桌”?
        记得有人说,古希腊那时候,占有一山头,谁嗓门大谁就有道理,怕不是那时侯就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一说吧。我接下来会想说的是古希腊时候的古哲三代,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与当时的“社会”会在怎样的激情中迸射而出摩擦,阐述有悖常人,有悖当时的制度,有悖普通人信仰的火花?
        — —出于对他们的尊敬,不能虎口蛇屎,接下来更新会很慢,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有很多充裕的空间和时间,好大家一起探讨,共同提高。


        5楼2014-04-28 18:00
        回复
          交往啊?@我说我不是人1 满足你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4-28 23:05
          收起回复
            对于苏格拉底,感兴趣同学可以研究一下他的对话,然后一起探讨,或者用妄想式的亵渎,这里我就不另外做作了,我只想提到他的“苏格拉底反诘法”以及苏格拉底之死。
            也许反诘法并不是源于苏格拉底,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是他将这种方法推广,以至于现在说到“反思、辩证”之类的词汇,我们的学者们都会说到苏格拉底。
            (此段多为揣测)众所周知,用我们已有的历史经验来断定那个时代,雅典才是最自由、平等的社会,究竟是什么原因?鄙人猜想,城邦中的”公民“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平等自由,人性之”伪”相对于尖峰思想的苏格拉底被人所不解,相反他被当时的雅典人所公认为“伪”,处以死刑。或许是,他执意赴死,然后,注意是然后才换来了雅典的公民觉醒。在我看来其一定是一位慈眉善目,说话小声小气的人,众弟子尊其为师,然古希腊城邦制度不是绝对自由、平等,公民被蒙在鼓里,作为“先知”,说话得不到分量,苏格拉底只能执意来“以身试法”。再次为其挽尊
            另外,我们知道历史不可能还原,也就是目前就我们所知我们不能回到过去。历史有其特殊的意义(),既然存在历史,而且真实的历史与我们得知历史之间,不止能以“千差万别”这个词语来概括,那么我希望能够摒除非黑即白的成见,而以某种类似悖论探讨的思维方式,亦即“苏格拉底反诘法”来反问,翻看历史,从而在悖论的角度来说,得出一系列同等地位的推论。
            我认为存在即有道理,也就是说所有能想到的都有“历史的溯源”,只不过“真实的历史”说的是在不同认知的人所共认的经验,我们叫它历史。这只能是我想到最不牵强的答案。历史的解释也不光是经验,但是这种经验既然只是人类的共性认知,那么理当不全面,也就是并不存在完美的经验。


            8楼2014-04-28 23:19
            收起回复
              上面有人提出“这关我什么事”,其实于我来回答,确实不关你什么事。我很确定这里没有人具有强迫症,要求别人必须认同自己的观点,更不该,也不会随便出口伤人,从而达到通过愤怒来表达自己的无能这样一个目的。
              我接下来还是擅自谈谈”苏格拉底法“吧:
              在这样一个两人对话中,有人提出问题,另一个人如果不能按照经验直接说出答案,如果对话继续,必定会陷入怪圈。是怎样的怪圈呢?比方说,A提出问题,B对A提出反问,注意上面说的是”有人“在这里包含了A以及B,那么A面对B的反问,继而提出反问,接下来问题不断,难道不是很奇怪吗?
              我要说的一种方法叫”苏格拉底反诘法“,这里不光是反问,还有质疑、讽刺的意味,注意这要站在一定水平上才能提出反诘,否则岂不仍然是”反问怪圈“?这是2500多年以前就出现的方法论。所谓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也是苏格拉底提出的责问,至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我想悖论吧的朋友能够解释。
              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智慧的,它有别于远古人猿时代,两个群落首领之间,通过相互之间叽哩哇啦的呼喊,最后仍以相对的力量来解决问题。不知从何时开始,人类学会了”不了了之“,却又不放任对方的自由,最后是不得已走向了团结,还是一方屈服于另一方。这是文明吗?苏格拉底不知道,而我们更不可能知道啊。
              苏格拉底说过”认识你自己“,我仍不知是他对他的学生,还是对人类说的这句话,反正我相信,我们人类是在内心深处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是”认识自己“,因为对这个世界未知所以才会表现出求知欲,但是本身人类的成长,对自身的认知却无从谈起。说到这里我又想起eva:破》里面那个让我泪流满面的画面,面对未知却永不可得知的东西,说到心里,终归是希望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寄托,那便是神造人。人即便是脆弱的,也不能放任其自由,需要神来救赎,那么我不妨大胆挪用苏格拉底的名言,如何认识你自己才是真正解决你所面临的问题的关键。
              苏格拉底不光是代表了一种不同于普通人的拓展思维,更是直接引导了后人们认知世界的能力,我们称苏格拉底为哲学的先驱毫不为过。他的智慧极其重要的影响了这个世界。


              9楼2014-04-29 20:01
              回复
                很奇怪没有灌水的同学,甚至没有人愿意质疑,或者提出平行的结论。
                自古以来,在华夏文明就有反对者的声音,但是根本达不到影响深远的程度。我们不妨理解为“国人自古就是受”。
                我自己灌自己一水:为何不是那些伟大,造成了如今这个世界的条条框框,然后一直统治着普通世人的文明,这是一种束缚,不是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4-30 08:16
                收起回复
                  2025-07-17 08:30:46
                  广告
                  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什么,除了死,我猜测:他是在证明希腊式悲剧的并非不可战胜性,抑或,他承认死亡的不可避免,他对永恒的神所做的抗争就是坦然自若的去面对。
                  苏格拉底有个学生:柏拉图。说到这里,我不禁联想到现代人一个“恶作剧”,太搞了,那是“几位不在同一年限的哲学大师们在踢精神足球赛”。我相信:苏格拉底一边问其他人“为什么不把球传给我?”,一边又把球传给里他的徒弟柏拉图。柏拉图却说,我没每个人都有球。康德却说“老不死的们,球在哪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5-01 08:21
                  回复
                    怎么没有了


                    IP属地:广东12楼2014-05-02 23:47
                    回复
                      柏拉图的《理想国》有很多译本,鄙人粗俗怄蝼,偏驳之见,难以高山仰止,只能草略阐述。
                      柏拉图的老师死后,他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去游历四方,又在游历中回忆他老师的点点滴滴,是所谓”逝者与世长辞,生者托契孤游,后人缅怀千载“。难以想象我自己,如果有这样一位老师,在他生的时候,我是呆呆的听他述事;老师去死以后,怀着一种信仰?追忆?抑或是传承?
                      第一章
                      苏格拉底与一个朋友同去看一场演出,在祭拜女神的场所。(那时的人们是对神明畏惧,还是崇拜?我想苏格拉底应该是去看笑话的,他看透了那些演出的人的心思,以及主办者的心思,抑或猜到了幕后权利的掌控者的心思,那么他是抱着找乐子去了吗?)
                      不管怎么说,苏格拉底和朋友一起敬拜并且看了表演后,就打算回去。
                      接着一位贵族派了一个家丁前来喊他们停下(这是贵族在向他们表示尊贵吗?也许这就是贵族与普通公民之间的差别,有否仆人,但是苏格拉底有的是同伴)。
                      在接下来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来,观看表演的时候,贵族就应该是看苏格拉底了,并且提前想好了,要怎么邀请苏格拉底去他家里,小贵族的出言很是有一番含蓄,又是表现了贵族的傲慢。在接下来的对话,对苏格拉底的同伴不屑一顾,但是他给了苏格拉底一个选择,暗含着两方面的意思(是打算向苏格拉底炫耀吗?),不过畏于苏格拉底的反诘语素(苏格拉底对贵族的搭话,表现的异常从容,回答很简洁),仍然还是表达了邀请苏格拉底去他家的意思,借口是晚上有更精彩的表演。苏格拉底是知道那样的“精彩表演”,但是最后他们达成了共识,表明那样的表演会很引人兴趣,去小贵族的家里。
                      之后就是长篇幅的辩论,而只字未提晚上的表演。


                      14楼2014-05-04 18:00
                      收起回复
                        LZ你好、LZ见多识广、某佩服不已、某喜欢秒速五厘米与千年女优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4-05-04 20:19
                        回复
                          [图片]听说、发图也会涨经验[图片]这是真的吗[图片]不会是度娘骗我玩的吧[图片]度娘你要是骗我就太没节操了吧[图片]坑爹啊这是[图片]还好事前试了下插图片真的好多经验啊[图片]拿到经验的一刹那、简直就像狂欢一样[图片]大家都来试试哦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5-04 21:24
                          回复
                            色拉叙马霍斯:因为你在幻想牧羊或牧牛的人把牛羊喂得又肥又壮是为牛羊的利益,而不是为他们自己或者他们主人的利益。而且你还幻想国家的统治者们是真正意义上的统治者,并没有把他们的民众当作牛羊看待,统治者根本不想自己的利益。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苏格拉底,在正义和非正义这两个问题的区别上,你的理解是苍白的。事实上,正义与非正义的事都是靠人的行为来完成的。对民众而言,谁是统治者,谁就是正义,正义是为最强者效劳而不是为弱者效劳的。非正义恰恰与此相反:非正义就是骑在民众头上的强者。你怎么就没有想到正义者和 非正义者相比起来不总是吃亏呢 ?先拿做生意来说吧。正义者和不正义者合伙经营,到分红的时候,从来没见过正义的人多分到一点,他总是少分到一点。再看办公事吧。交税的时候,两个人收入相等,总是正义的人交得多,不正义的人交得少。等到有钱可拿,总是正义的人分文不得,不正义的人来个一扫而空。要是担任了公职,正义的人就算没有别损失,他自己私人的事业也会因为无暇顾及,而弄得一团糟。他因为正义不肯损公肥私,也得罪亲朋好友,不肯为他们徇私枉法。而不正义的人恰好相反。我想如果我把这些犯罪分子比作非正义的极端形式的执行者的话,我的意思将会得到你们的认可。罪犯一般是罪快乐的人,偏偏那些不与罪犯干非正义的事情的人、不同流合污的人才是真正的苦命人。非正义的最高形式是独裁:他们利用欺诈和暴力掠夺的财产是神圣的还是世俗的,是公有的还是私有的,他一概吞没。毫无保留。诚然,一概普通的百姓干了不正义的事就会受到严惩,人们会根据他的犯罪的种类依照法律把他定为诸如强盗、人贩子、骗子或小偷。等等。但当一个人不仅掠夺公民的财钱,而且还把他们当作奴隶进行交易的时候,他不仅不要承担各种罪名,人们甚至还会很敬畏他。不仅他的守法的公民,就连那些无耻之极的非正义之徒也会这么赞扬他。人们谴责非正义,无疑是因为受到非正义的伤害,而不是因为他们不敢做出非正义之事。所以,苏格拉底,不正义的事只要干得大,是比正义更有力,更如意,更气派。所以象一上来所说的:正义是为强者的利益服务的,而不正义对一个人自己有好处、有利益。


                            18楼2014-05-06 22:55
                            回复
                              2025-07-17 08:24:46
                              广告
                              柏拉图说过: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20楼2014-05-07 18: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