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频繁发生的电梯安全事故,令电梯维修、更换费用等问题格外引人关注。
这笔被称为电梯“养老金”的维修基金,如何在关键时发挥应有的效用,又如何才能不因飞涨的物价而“缩水”呢?
曾有学者按照我国城市房屋维修资金归集的大数计算,目前我国660座城市收缴的房屋维修资金已经高达上万亿元。但是这笔庞大的资金却主要停留在“活期存款”或“短期存款”的银行账户中,即便是金融体系较为发达的广州,这笔资金也仅仅是允许停留在3个月的银行短期账户中。考虑到近年来居高不下的CPI,这笔基金无疑会在沉睡中逐年“缩水”。
据国家质检总局特设局电梯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北京、上海等电梯使用较早的城市,已经出现部分电梯老化,故障增多的情况。在进入维修高峰期后,电梯更新改造的经费就需要从住房大修基金中提取。所以,加快建设房屋维修资金保值增值的完善体系,以面对即将到来的资金使用潮,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目前我国好像没有设立专门的电梯维修基金。对于住宅而言,电梯大修、改造、更新的费用,应该是包含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一般的电梯维保费用包含在物业服务费用中。”据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马培忠介绍,对于“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保值、增值管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在保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用于购买国债。但是,利用业主交存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购买国债的,应当经业主大会同意;未成立业主大会的,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2/3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2/3以上业主同意。 恰恰是这“2/3以上”的规定卡住了这笔维修费用推向“市场”的步伐。
近日记者走访了一些小区,抛出对这笔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看法的问题。很多业主表示,由于公共设施的小毛病不断,如果将维修费用用于购买国债,或者定期存款等投资,原本就很难调动的基金用起来将会更加“难上加难”。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出租屋,房屋的业主根本就无法联系到,没有完善的政策措施,恐怕这笔费用仍将停留在“活期存款”中继续“缩水”。 其实,不仅是推向“市场”,仅仅是合理使用,也要受制于“2/3以上”的规定。
家住在北京青年湖东里15号楼的刘昊向记者反映,平日里,整栋楼房两部电梯只开通一部,而该楼一共17层,每层有7户左右人家居住,上下班高峰时段,电梯里经常是人挤人。而居住在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地区华龙美树小区的杨女士,也反映自己多次被困在电梯中。 然而,在这些小区动用大修基金却很难。据媒体报道,今年1月,重庆永川区某小区电梯出现故障,但因部分业主不同意动用大修基金,小区物管置之不理,导致业主每天只能靠一部电梯上下;去年12月,山东省某小区,同样因“业主不签字,无法动用维修基金”而停运一个多月,导致居民只能天天爬楼梯。
明明有钱却没法动用,阻力何在?国家质检总局特设局电梯处负责人认为,老旧电梯安全问题关键是解决好更新改造的经费。按照规定,电梯更新改造的经费可以从住房大修基金中提取,但是目前由于业主的意见不统一,业委会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往往造成大修基金不能及时提取,电梯更新改造和大修经费不能落实;特别是一些老旧居民住宅由于产权关系不清、缺少维修基金等历史遗留问题,电梯维修、改造、更新的经费更无法落实,导致电梯不能及时更新改造和维修,电梯带病运行,安全隐患十分突出。
“我就住2层,根本不怎么使用电梯,大修基金还是留着更重要的时候使用吧。”北京朝阳区望春园小区的李先生表示,电梯坏了对低层住户影响并不很大。“每次使用大修基金,到底用了多少,物管都不给一个明确的账目。”北苑家园绣菊园小区的王先生表示,即使物管公示了明细,居民也会怀疑物业是不是与维保公司串通抬高了价格。 针对业主意见很难统一的问题,记者了解到,针对维修环节,重庆等地区的质监系统已经开通了“绿色通道”,对存在“电梯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故障”的情况,可直接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相关机构或者专家进行鉴定评审,评审报告认定存在安全隐患的,可以向房产主管部门申请紧急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不需再要求2/3以上业主同意。维修后再公示,以保障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但是物业维修资金的管理模式单一,保值增值难的问题仍然待解。
这笔被称为电梯“养老金”的维修基金,如何在关键时发挥应有的效用,又如何才能不因飞涨的物价而“缩水”呢?
曾有学者按照我国城市房屋维修资金归集的大数计算,目前我国660座城市收缴的房屋维修资金已经高达上万亿元。但是这笔庞大的资金却主要停留在“活期存款”或“短期存款”的银行账户中,即便是金融体系较为发达的广州,这笔资金也仅仅是允许停留在3个月的银行短期账户中。考虑到近年来居高不下的CPI,这笔基金无疑会在沉睡中逐年“缩水”。
据国家质检总局特设局电梯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北京、上海等电梯使用较早的城市,已经出现部分电梯老化,故障增多的情况。在进入维修高峰期后,电梯更新改造的经费就需要从住房大修基金中提取。所以,加快建设房屋维修资金保值增值的完善体系,以面对即将到来的资金使用潮,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目前我国好像没有设立专门的电梯维修基金。对于住宅而言,电梯大修、改造、更新的费用,应该是包含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一般的电梯维保费用包含在物业服务费用中。”据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马培忠介绍,对于“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保值、增值管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在保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用于购买国债。但是,利用业主交存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购买国债的,应当经业主大会同意;未成立业主大会的,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2/3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2/3以上业主同意。 恰恰是这“2/3以上”的规定卡住了这笔维修费用推向“市场”的步伐。
近日记者走访了一些小区,抛出对这笔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看法的问题。很多业主表示,由于公共设施的小毛病不断,如果将维修费用用于购买国债,或者定期存款等投资,原本就很难调动的基金用起来将会更加“难上加难”。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出租屋,房屋的业主根本就无法联系到,没有完善的政策措施,恐怕这笔费用仍将停留在“活期存款”中继续“缩水”。 其实,不仅是推向“市场”,仅仅是合理使用,也要受制于“2/3以上”的规定。
家住在北京青年湖东里15号楼的刘昊向记者反映,平日里,整栋楼房两部电梯只开通一部,而该楼一共17层,每层有7户左右人家居住,上下班高峰时段,电梯里经常是人挤人。而居住在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地区华龙美树小区的杨女士,也反映自己多次被困在电梯中。 然而,在这些小区动用大修基金却很难。据媒体报道,今年1月,重庆永川区某小区电梯出现故障,但因部分业主不同意动用大修基金,小区物管置之不理,导致业主每天只能靠一部电梯上下;去年12月,山东省某小区,同样因“业主不签字,无法动用维修基金”而停运一个多月,导致居民只能天天爬楼梯。
明明有钱却没法动用,阻力何在?国家质检总局特设局电梯处负责人认为,老旧电梯安全问题关键是解决好更新改造的经费。按照规定,电梯更新改造的经费可以从住房大修基金中提取,但是目前由于业主的意见不统一,业委会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往往造成大修基金不能及时提取,电梯更新改造和大修经费不能落实;特别是一些老旧居民住宅由于产权关系不清、缺少维修基金等历史遗留问题,电梯维修、改造、更新的经费更无法落实,导致电梯不能及时更新改造和维修,电梯带病运行,安全隐患十分突出。
“我就住2层,根本不怎么使用电梯,大修基金还是留着更重要的时候使用吧。”北京朝阳区望春园小区的李先生表示,电梯坏了对低层住户影响并不很大。“每次使用大修基金,到底用了多少,物管都不给一个明确的账目。”北苑家园绣菊园小区的王先生表示,即使物管公示了明细,居民也会怀疑物业是不是与维保公司串通抬高了价格。 针对业主意见很难统一的问题,记者了解到,针对维修环节,重庆等地区的质监系统已经开通了“绿色通道”,对存在“电梯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故障”的情况,可直接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相关机构或者专家进行鉴定评审,评审报告认定存在安全隐患的,可以向房产主管部门申请紧急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不需再要求2/3以上业主同意。维修后再公示,以保障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但是物业维修资金的管理模式单一,保值增值难的问题仍然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