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委风采-你所不知道的卫神
2014-04-25 IMUSE论坛
卫斯远,北大物理学院大牛,在百度上的绰号有“远神”、“远远”等,他的粉丝团自称为“汤圆”。卫斯远在IMUSE中被尊称为“卫神”,天然萌是他不变的标签,“新事物猎奇癖”是他常有的风格。作为IMUSE2014的主要活动设计者,卫神延续了这一风格,力图在今年的活动中呈现出一个“不一样的”IMUSE。
“最强大脑”卫神
被“世界物理竞赛第一”、“国际物理竞赛金牌”等这些光环笼罩的卫神,并不是想象中“不知高到哪里去”的学霸,他的每一步似乎都走得很随意,但是,因为都是符合兴趣的选择,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很成功——就比如与物理的结缘:「小时候搞奥数……考完竞赛后特别有信心,结果却只有二等奖;而物理竞赛没怎么认真准备,却拿了一等奖,因此心想:『不要钻数学的牛角尖,天赋可能在物理』」自此,卫神走上了物理之路,也不出所料地在物理方面初露锋芒——如今他开始从事Higgs粒子性质的研究,现在可以说是"正走向世界的尖端″。
独特的IMUSE
加入IMUSE是卫神的又一“随意”之举,但是一路做到EPD的负责人,“IMUSE对我来说早就不是那么简单的活动了”。“SICA有很多那么优秀的项目,但是IMUSE让我能够在团队精神与个人展示中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IMUSE整个活动是由完全学生亲手筹划,组委会对每一项活动的操控更细致,活动设计的主动权和自由度也更多,个人的想法能得到展示。我们也会因为修改proposal而相约刷夜,并亲手设计、执行每一各活动的环节,有一种非常强大团队协作感。这个就和我现在做的希格斯粒子项目很像,我从理论出发设计实验方案,实验物理学家们根据我的方案,操作着地铁线路般庞大的实验机器。个人和团队两者可以互相配合,这样一来,个人的想法不会被团队埋没,而团队之间又是一种包容的过程。”“当然,IMUSE的高扬上不仅限于酷炫的筹备团队啦(说到此处,卫神又腼腆地笑了一下),IMUSE的代表是从世界各地的不同学校挑选出来的,说是‘全球视野’绝对名副其实。”
基于他对IMUSE理念的这些理解,在今年的会期中,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卫神尝试着对‘全球视野’进行一个更为具体化的阐释。「我对艺术特别有兴趣,所以这次proposal的分工时,我们承担了有关艺术和公益的部分。我认为要了解一个地方就要到当地,要at the scene,代表从美国来不是来旅游的,而是为了要做深度的交流。他们可以在国外读有关中国的书、看中国的纪录片,或找语伴聊天,但他们之所以来中国,寻求身临其境的切身体验是个关键因素。我们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环境,代表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而然地会有一些感触,而我们希望项目能带给他们的是,深化他们的感触,帮助他们形成一份体悟,所以我们会在活动中设置这样一些环节,例如:在漫行北京中,加入与艺术有关的元素,北京又是个很有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的地方,正好能让主题与形式融合在一起。……有许多项目都是交流和观光分开,论坛归论坛,参访归参访;然后再专门腾时间去名胜古迹。但今年的IMUSE能在北京漫行体验,我们把交流与旅行融合在一起,我们试图走出第一步,我们要做出不一样的IMUSE。」对IMUSE的项目规划作出这么大的改变,“淡定”的卫神此刻也有些不淡定了,他兴奋又紧张地说:「这次的会期最希望的就是不要出Bug!也希望我们能够开创一种完全不同的交流项目模式吧!」
IMUSE Big Family
生活中的卫神除了作为大神供人膜拜以外,还时常化身“小天使”送温暖。就比如今年的女生节,他与其他staff们一起为IMUSE的女生们奉上了一份特殊的女生节礼物。「本来只是staff之间约出去玩密室逃脱,但之后却变成一个大惊喜。那天天气很冷,男生们帮每个女生都买了热饮,让她们打消了对礼物的“警惕之心”。之后就去玩密室啦,一切都很正常哦,直到打开最后一扇门的那一刹那——我们在最后的房间里摆了上届president亲手绘制的IMUSE logo,画的旁边摆满了玫瑰花,还有零食!当时不知情的小伙伴们都感动哭了。」卫神至今津津乐道的这个场面,是IMUSE众多绚丽的瞬间中最温柔的剪影。
其实,对于卫神,或者对于每一个IMUSEr来说,IMUSE不只是一个项目组,而是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在一起相聚。我们可以在IMUSE筹备过程中,我们可以化身“搬砖狂魔”一起刷夜写proposal、一起刷楼贴海报、一起想报名表上的open questions;也可以“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玩耍、郊游一样都不落。正如卫神所勾勒的那样,我们希望“IMUSE不仅有着项目的高端,还有着我们青年人应该有的朝气和活力”,它是青春的。
2014-04-25 IMUSE论坛
卫斯远,北大物理学院大牛,在百度上的绰号有“远神”、“远远”等,他的粉丝团自称为“汤圆”。卫斯远在IMUSE中被尊称为“卫神”,天然萌是他不变的标签,“新事物猎奇癖”是他常有的风格。作为IMUSE2014的主要活动设计者,卫神延续了这一风格,力图在今年的活动中呈现出一个“不一样的”IMUSE。
“最强大脑”卫神
被“世界物理竞赛第一”、“国际物理竞赛金牌”等这些光环笼罩的卫神,并不是想象中“不知高到哪里去”的学霸,他的每一步似乎都走得很随意,但是,因为都是符合兴趣的选择,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很成功——就比如与物理的结缘:「小时候搞奥数……考完竞赛后特别有信心,结果却只有二等奖;而物理竞赛没怎么认真准备,却拿了一等奖,因此心想:『不要钻数学的牛角尖,天赋可能在物理』」自此,卫神走上了物理之路,也不出所料地在物理方面初露锋芒——如今他开始从事Higgs粒子性质的研究,现在可以说是"正走向世界的尖端″。
独特的IMUSE
加入IMUSE是卫神的又一“随意”之举,但是一路做到EPD的负责人,“IMUSE对我来说早就不是那么简单的活动了”。“SICA有很多那么优秀的项目,但是IMUSE让我能够在团队精神与个人展示中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IMUSE整个活动是由完全学生亲手筹划,组委会对每一项活动的操控更细致,活动设计的主动权和自由度也更多,个人的想法能得到展示。我们也会因为修改proposal而相约刷夜,并亲手设计、执行每一各活动的环节,有一种非常强大团队协作感。这个就和我现在做的希格斯粒子项目很像,我从理论出发设计实验方案,实验物理学家们根据我的方案,操作着地铁线路般庞大的实验机器。个人和团队两者可以互相配合,这样一来,个人的想法不会被团队埋没,而团队之间又是一种包容的过程。”“当然,IMUSE的高扬上不仅限于酷炫的筹备团队啦(说到此处,卫神又腼腆地笑了一下),IMUSE的代表是从世界各地的不同学校挑选出来的,说是‘全球视野’绝对名副其实。”
基于他对IMUSE理念的这些理解,在今年的会期中,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卫神尝试着对‘全球视野’进行一个更为具体化的阐释。「我对艺术特别有兴趣,所以这次proposal的分工时,我们承担了有关艺术和公益的部分。我认为要了解一个地方就要到当地,要at the scene,代表从美国来不是来旅游的,而是为了要做深度的交流。他们可以在国外读有关中国的书、看中国的纪录片,或找语伴聊天,但他们之所以来中国,寻求身临其境的切身体验是个关键因素。我们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环境,代表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而然地会有一些感触,而我们希望项目能带给他们的是,深化他们的感触,帮助他们形成一份体悟,所以我们会在活动中设置这样一些环节,例如:在漫行北京中,加入与艺术有关的元素,北京又是个很有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的地方,正好能让主题与形式融合在一起。……有许多项目都是交流和观光分开,论坛归论坛,参访归参访;然后再专门腾时间去名胜古迹。但今年的IMUSE能在北京漫行体验,我们把交流与旅行融合在一起,我们试图走出第一步,我们要做出不一样的IMUSE。」对IMUSE的项目规划作出这么大的改变,“淡定”的卫神此刻也有些不淡定了,他兴奋又紧张地说:「这次的会期最希望的就是不要出Bug!也希望我们能够开创一种完全不同的交流项目模式吧!」
IMUSE Big Family
生活中的卫神除了作为大神供人膜拜以外,还时常化身“小天使”送温暖。就比如今年的女生节,他与其他staff们一起为IMUSE的女生们奉上了一份特殊的女生节礼物。「本来只是staff之间约出去玩密室逃脱,但之后却变成一个大惊喜。那天天气很冷,男生们帮每个女生都买了热饮,让她们打消了对礼物的“警惕之心”。之后就去玩密室啦,一切都很正常哦,直到打开最后一扇门的那一刹那——我们在最后的房间里摆了上届president亲手绘制的IMUSE logo,画的旁边摆满了玫瑰花,还有零食!当时不知情的小伙伴们都感动哭了。」卫神至今津津乐道的这个场面,是IMUSE众多绚丽的瞬间中最温柔的剪影。
其实,对于卫神,或者对于每一个IMUSEr来说,IMUSE不只是一个项目组,而是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在一起相聚。我们可以在IMUSE筹备过程中,我们可以化身“搬砖狂魔”一起刷夜写proposal、一起刷楼贴海报、一起想报名表上的open questions;也可以“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玩耍、郊游一样都不落。正如卫神所勾勒的那样,我们希望“IMUSE不仅有着项目的高端,还有着我们青年人应该有的朝气和活力”,它是青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