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从建初成立至今,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风吹雨打,每一个学校的蜕变与转化都是在不经意间的,小到校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大到学校的名字等,曾经的与现在的,总能让我们想起许多事。细数莆田学校曾经的校名与现在校名的蜕变历程。
为了促进我市城市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市区普通完全中学(含高级中学)的管理,推进学校达标建设,实现我市普及高中的目标、任务,根据国务院、省ZF关于同意莆田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02]9号、闽政文[2002]93号)精神,并参照其他省市的做法,市ZF决定对市区普通完全中学校名进行规范,新校名从二○○三年二月十五日起使用。市人民ZF副市长郭亚元、市教育局局长姚志平于2003年2月14日为各更名校授印。重新排列的校名以汉字序号排列如下(莆田华侨中学、锦江中学保持原校名不变):
莆田第一中学(原莆田一中)
莆田第二中学(原莆田二中)
莆田第三中学(调整为市直新办高中校使用)
莆田第四中学(原莆田四中)
莆田第五中学(原莆田五中)
莆田第六中学(原莆田六中)
莆田第七中学(原涵江区梧塘一中)
莆田第八中学(原荔城区黄石一中)
莆田第九中学(原荔城区城郊中学、荔阳中学、畅林中学合并为完中)
莆田第十中学(原秀屿区笏石中学)
莆田第十一中学(原秀屿区埭头一中)
莆田第十二中学(原城厢区华亭一中)
莆田第十三中学(原秀屿区忠门一中)
莆田第十四中学(原涵江一中)
莆田第十五中学(原荔城区西天尾中学)
莆田第十六中学(留待荔城区北高中学升格为完中或荔城区新办高中校使用)
莆田第十七中学(原涵江三中)
莆田第十八中学(原城厢区灵川中学)
莆田第十九中学(原荔城区黄石二中)
莆田第二十中学(留待城厢区常太中学升格为完中或城厢区新办高中校使用)
莆田第二十一中学(留待秀屿区南日中学升格为完中或秀屿区新办高中校使用)
莆田第二十二中学(原湄洲中学)
莆田第二十三中学(调整给城厢区新办高中校使用)
莆田第二十四中学(原荔城区渠桥一中)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原秀屿区平海中学)
莆田第二十六中学(原秀屿区忠门中学)
为了促进我市城市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市区普通完全中学(含高级中学)的管理,推进学校达标建设,实现我市普及高中的目标、任务,根据国务院、省ZF关于同意莆田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02]9号、闽政文[2002]93号)精神,并参照其他省市的做法,市ZF决定对市区普通完全中学校名进行规范,新校名从二○○三年二月十五日起使用。市人民ZF副市长郭亚元、市教育局局长姚志平于2003年2月14日为各更名校授印。重新排列的校名以汉字序号排列如下(莆田华侨中学、锦江中学保持原校名不变):
莆田第一中学(原莆田一中)
莆田第二中学(原莆田二中)
莆田第三中学(调整为市直新办高中校使用)
莆田第四中学(原莆田四中)
莆田第五中学(原莆田五中)
莆田第六中学(原莆田六中)
莆田第七中学(原涵江区梧塘一中)
莆田第八中学(原荔城区黄石一中)
莆田第九中学(原荔城区城郊中学、荔阳中学、畅林中学合并为完中)
莆田第十中学(原秀屿区笏石中学)
莆田第十一中学(原秀屿区埭头一中)
莆田第十二中学(原城厢区华亭一中)
莆田第十三中学(原秀屿区忠门一中)
莆田第十四中学(原涵江一中)
莆田第十五中学(原荔城区西天尾中学)
莆田第十六中学(留待荔城区北高中学升格为完中或荔城区新办高中校使用)
莆田第十七中学(原涵江三中)
莆田第十八中学(原城厢区灵川中学)
莆田第十九中学(原荔城区黄石二中)
莆田第二十中学(留待城厢区常太中学升格为完中或城厢区新办高中校使用)
莆田第二十一中学(留待秀屿区南日中学升格为完中或秀屿区新办高中校使用)
莆田第二十二中学(原湄洲中学)
莆田第二十三中学(调整给城厢区新办高中校使用)
莆田第二十四中学(原荔城区渠桥一中)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原秀屿区平海中学)
莆田第二十六中学(原秀屿区忠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