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miaocherish吧 关注:2贴子:577
  • 13回复贴,共1

【20140424教育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1楼2014-04-24 17:21回复
    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属。
    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2楼2014-04-24 17:21
    回复
      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贯穿了儒家思想。
      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3楼2014-04-24 17:22
      回复
        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
        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4楼2014-04-24 17:22
        回复
          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5楼2014-04-24 17:22
          回复
            德育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方面。
            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 约束相结合、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依靠积极因素客服消极因素、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德育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重要的途径,其他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


            6楼2014-04-24 17:22
            回复
              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
              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
              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发展的,但其中任意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7楼2014-04-24 17:22
              回复
                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的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法。
                马卡连柯的平性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8楼2014-04-24 17:23
                回复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创造性;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性;长期性、间接性;主体性、示范性。
                  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9楼2014-04-24 17:23
                  回复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编写学科课程的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的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


                    10楼2014-04-24 17:23
                    回复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教学是学校中心工作,学校工作重心须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过程。


                      11楼2014-04-24 17:23
                      回复
                        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知识不等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
                        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12楼2014-04-24 17:26
                        回复
                          常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a演示法;b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a练习法;b实验法;c实习作业法;d实践活动法。(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a欣赏教学法;b情景教学法。
                          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13楼2014-04-24 17:26
                          回复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主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4楼2014-04-24 17: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