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诗吧 关注:11贴子:139
  • 4回复贴,共1

吴绛雪——同心栀子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4-04-24 15:02回复
    作者介绍

    绛雪小像,清 吴廷康作。选自《桃溪雪》石印本,由陈为民供稿。
    吴宗爱(1650—1674)
    清女诗人。字峰雪。浙江永康人。照县教谕吴士驻女,诸生徐明英妻。早慧,九岁通音律,十余岁作诗辄工,尝代父与同年生唱和,服其精当。善写生,间作设色包山水,皆有致,为龚鼎革所珍赏。绣《同心栀子图》回文诗锦囊,见者叹为双绝。林昌彝《海天琴思录》称:“吴绝雪诗原本性情,宪章风雅。五七绝尤超异,七律亦摆脱凡俗。”著有《六宜楼稿》、《绿华草》、《绛雪诗钞》。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五一五、《清代闺阁诗人征咯》卷二、黄安涛《吴峰雪传》、俞樾《吴宗爱年谱》。
    吴绛雪小传
    吴绛雪(1650—1674),女,名宗爱,永康县城后塘弄人。父士骐,曾任仙居、嘉善、嵊县教谕。绛雪自幼秉承家学,聪颖多能。9岁通音律,闻琵琶曲,即能随声唱和。11岁作七绝《题晴湖春泛图》,情景交融,见者赞赏。12岁时以诗入画,设色精绝,书法不同凡响,名噪一时。绘画擅长花卉、人物,兼善写生,传世画作有《梅鹊图》、《落英》等。且姿容秀丽,有国色之誉。丈夫徐明英早逝。清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在福建叛乱,派部将徐尚朝进兵浙江,攻陷处州。六月,兵至永康。尚朝早年曾官处州,素慕绛雪才华姿色。此次入浙后,探知绛雪正守寡居县城后塘弄娘家,扬言“只有献出绛雪,才能免除永康全城屠戮”。绛雪得知,说:“未亡人终一死耳。”慨然允诺。尚朝闻讯,下令部属过永康不得杀掠,自己率军进犯金华,派两妪和数名士兵迎绛雪赴金华。行至白窖岭下,绛雪停骑,命取饮水,乘护送者不备,纵马驰向山崖,坠涧身亡。后人在其殉难处建亭立碑纪念。道光年间,永康县丞、桐城吴廷康撰《桃溪雪》记其事;海盐词曲家黄韵珊编《桃溪雪传奇》,海宁许楣为之传。传世之作有诗集《六宜楼诗集》、《绿华草》和回文诗。


    2楼2014-04-24 15:04
    回复
      2025-05-18 10:23:33
      广告
      诗图介绍
      《栀子同心图》作成于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吴绛雪时年23岁。关于制作此图的背景,在同年三月她写给族妹的长信《报素闻书》中是这样交代的:“鄙人自结缡以后,靡室焦劳,慨焉身任。菽水光阴,齑盐岁月,叹人生之局促,虑来日之大难。”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我打从结婚(吴绛雪于康熙四年冬末与县城由义巷庠生徐明英结婚,婚后不久丈夫即外出求幕,很少回家)以后,就不得不一个人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一天到晚忙里忙外,生活十分清苦,身心疲惫不堪。眼下的日子已够惨淡窘迫了,想到今后还可能遭遇更大的磨难,怎不教人忧心如焚啊!
      吴素闻虽是吴绛雪的闺中知己,但一别五载,心迩身遥,而且“茵溷分途,荣枯异路”,一个在云霄之上,一个在泥壤之下,彼此地位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怎样才能让吴素闻真正理解自己目前的处境和心情呢?吴绛雪从南北朝女诗人刘令娴的《摘栀子赠谢娘》诗得到启发:“同心何处恨,栀子最关人。”于是在镜箔上刺绣同心栀子图,“托六出之名葩,表寸心之萦结”。
      吴绛雪的《栀子同心图》形若盛开的栀子花。全图凡165字,中间是以“雪”为核心的81字组成的方阵(图心的“雪”字也可分拆成“雨”“山”二字)。


      4楼2014-04-24 15:07
      回复
        王氏冰壶山馆本读法
        图文共165字,外环七言诗六联,所以像栀花之六出。内以一雪字居中,顺逆循环,纵横交错,俱以此字为贯串,所以像栀子之同心,故名曰同心栀子图,今摘可意会者,聊记读法于后。
        第一,先将方图中雪字,拆作雨山二字,从中纵竖一行顺读,成涧深鸣细雨,山晚拥归云一联,倒读成云归拥晚山,雨细鸣深涧一联。
        第二,亦拆雪字作雨山二字,左读成雨声寒宿燕句,右读成山意快啼鸠句,为一联。又颠倒读之,成燕宿寒声雨,鸠啼快意山,二句为一联。
        第三,从第四行第四位如字倒读而上,乃如脂如丝四字。嵌入山雨二字,读作山如脂,雨如丝二句,即从帷字右旋至玉脂迟,转至中心眉字止。其文云,山如脂,雨如丝,帷翠倚风透玉肌。迟春怯画眉。
        第四,将迷离迷离嵌入雨山二字,读云,雨迷离,山迷离,陂上曙莺啭软枝。诗成欲泛卮。合上节,乃长相思词一阙也。
        第五,从第六行第四位如字起,亦倒读嵌入雨山二字,左旋至中心襦字云,山如黛,雨如酥,梧碧春引唤乳乌。躯寒拥破襦。
        第六,将模糊模糊亦嵌入雨山二字,读云,雨模糊,山模糊,炉茗新泉验剖符。壶提劝小姑。合上节,又成长相思词一阙也。
        第七,就右偏上下节,随意读成长短句,上节云,肌玉透风倚翠帷,怯画眉春迟。或读作怯春迟画眉,亦可俱眉与迟叶。下节云,枝软啭莺曙上陂,欲泛卮成诗。卮与诗叶。或读作欲诗成泛卮,亦相叶。上节或更读帷翠倚风透玉肌,画眉怯春迟。下节读陂上曙莺啭软枝。卮泛欲成诗。各七字五字句。
        第八,左偏读法与右同,上节云,乌乳唤引春碧梧,拥破襦寒躯。襦与躯叶。或读作拥寒躯破襦。细节云,符剖验泉新茗炉,劝小姑提壶。姑与壶叶。或读作劝提壶小姑。上节又可读作梧碧春引唤乳乌,襦破拥寒躯。下节读炉茗新泉验剖符,姑小劝提壶。
        外六出图,从纱字左旋至丛字,得七言六联,从丛字右旋如之。


        5楼2014-04-24 15:08
        回复
          读例
          (一)外花瓣圆图读法
          外圆从右角“纱”字左旋,顺读至“丛”字,得七言律诗六韵。又从“丛”字右旋,倒读至“纱”字,得七言律诗六韵。
          纱窗倚望透玲珑,寂寂眠琴倚阁东。
          斜篆细熏香箔彩,冷卮春泛晓帘红。
          鸦飞密处重重树,燕语低时袅袅风。
          花落半栏香浥浥,竹遮全幕翠蒙蒙。
          茶烹静院新烟暖,药晒闲阶午日融。
          衙柳啭莺娇永昼,华年驻景玩芳丛。
          回文
          丛芳玩景驻年华,昼永娇莺啭柳衙。
          融日午阶晒闲药,暖烟新院静烹茶。
          蒙蒙翠幕全遮竹,浥浥香栏半落花。
          风袅袅时低语燕,树重重处密飞鸦。
          红帘晓泛春卮冷,彩箔香熏细篆斜。
          东阁倚琴眠寂寂,珑玲透望倚窗纱。


          6楼2014-04-24 15: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