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回复贴,共1

解读:易白现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编辑的话:近年来,关注“易白现象”的朋友越来越多。被读者、歌迷、画迷、网友和媒体贴上:歌手、画家、诗人、作家、设计师、战士艺术家、天才等标签的“易白”究竟是何许人也?他的特殊成长环境,特殊成长历程,特殊思想行为,特殊成名现象,不仅励志更是不少人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 为了让大家走近“易白”,让大家容易明白,由易白读者、歌迷、画迷等粉丝群体成立的“易白思想文化研究学会”近日收集大量易白相关新闻、图文、作品等信息数据,汇编出版了电子书籍《走近易白》。这是一套信息量丰富的电子书籍。 书籍中,易把近年来的惊人创作量也随之曝光,当中有其创作的文学作品,绘画作品等,数量可谓惊人。包括其退伍前在部队策划创办的学术组织也浮出水面。我们选摘了书中较具代表性的一篇文章。


前年出画册、去年出诗集、今年出歌曲,一个基层连队战士5年间成就“诗歌画”梦想,同时兼任全军等多个网站、论坛的远程编辑和管理员,与网友共同创办了电子杂志《强军文艺》。令人称奇的“王增弘现象”在成都军区部队官兵中引起强烈反响,驻滇某师还把他的作品和事迹存入师史馆,作为士兵成长成才的范本加以解读。喜欢创新的王增弘却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自已:“我是基层文化的受益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基层文化的滋养,我不可能走得这么远,更不可能取得这么丰硕的成绩。”(文章引自《青年军事》)


1楼2014-04-24 04:2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