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吧 关注:9,035贴子:102,067
  • 0回复贴,共1

【聊斋奇缘】『创造了另一奇迹的蒲松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颠峰之作,创造了我国文学史上的奇迹。而且还创下了寿命的奇迹。他生活在明末至清康熙期间。当时男性人平年龄只有47.7岁“,真是“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而自幼多病的蒲松龄却奇迹般地享年76岁,远远高出当时人平年龄27.3岁。他有何长寿奥秘?很值得今人一探究竟。
心态乐观。蒲松龄生活在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从小就经战乱忧患,家道从小康逐渐坠入贫寒困顿境地。求取功名的路又十分坎坷。自十九岁以优异成绩考取秀才,却在后来几十年十多次的科场上屡战屡败。面对多舛的人生命运,他不气馁,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这可从他的作品中得到印证。《聊斋志异》大部分故事是“言未尽,意无穷”。思想深刻,内涵丰富。但也有些篇章完全出于让人“轻松一刻”,以自娱、娱人为目的。如《狐谐》就是这样一篇。故事里的狐娘子同两位客人间调笑戏谑之谈。她说的两个骂人的“狐典”,既是成语,又是故事,精巧、离奇、委曲、生动,令读者笑破肚皮。
由于贫困,有时甚至断炊,他也不失乐观。如有年麦子未熟,家里青黄不接。四个小孩饿的哭,便将仅剩有的一点粮食煮粥。孩子们急不可耐地拿盘夺勺,如饿鹰抢食,最小的女儿抢不到在一边哭。这情景使作为父亲的他深感内疚。便写了《日中饭》一诗记录孩子当时争食的事。后来还写了一首《祭穷神文》的诗:“穷神,穷神,与你何亲,兴腾腾的门儿你不去寻,偏把我的门儿进。。。。。。”语言幽默诙谐,以此自嘲,化解心中的块垒,减缓精神压力。据美国科学家对心理与生理关系研究表明,乐观的人体内抗氧化物含量高于其他人。换句话说,乐观情绪有助增加有益健康的物质。乐观,它是对事物发展充满信心和愉快心态,它可以激活人的活力和潜力,还能医治寂寞、失意、忧郁、痛苦和失望。三百年前的蒲松龄就懂得这一点,遇到不快,及时调整心态,让自己保持乐观情绪。
勤于写作。蒲松龄身处下层,目睹清朝封建统治的黑暗腐朽;社会种种丑恶现象,以及自身坎坷命运。他既无奈又愤懑。他是个正义感极强的儒家弟子,不能忍气吞声,决心挥洒纸上一抒胸臆。但清朝文字狱的严厉,一句话写得不对,就会遭来杀头和灭族的大祸。不能率性直书,便借妖狐鬼,异塑造各种人物,以嬉笑怒骂的形式,写成了自称为“孤愤之书”的《聊斋志异》。书中深刻揭露和鞭挞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残害人民,贪官污吏草菅人命,土豪劣绅鱼肉乡民的罪行;揭露批判了科举考试制度的腐败和摧残人才的种种弊端,封建礼教的虚伪;歌颂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等等。《黄帝内经》说:“百病始于气也”,作者正是通过写作,酣畅淋漓地释放了心中郁闷之气,达到了心舒气顺,获得了心灵满足与自由,确保了身心健康。他在创作了举世闻名的《聊斋志异》的同时,还写了大量的诗文、戏剧、俚曲以及农业、医药等专集共200多万字。直到72岁他还在创作,真可谓一生“笔耕不缀”,“著作等身”。中医理论认为“动脑益寿”。写作是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活动。写作过程是艰苦的,但它又是使人开阔思路,抒发情怀,获得喜悦的过程,因而有利于身心健康。从现代许多长寿的作家,如巴金活了101岁,冰心99岁、季羡林97岁。他们一辈子都笔耕不缀。看来勤于写作的确有利于身心健康。
简单生活。张学良一生坎坷,过的是漫长软禁飘泊的生活,可他活了101岁。他在总结自己长寿经时说:“我的‘养生之道’,我只不过在过着简单的生活。。。。。。”张学良的养生之道,是否受蒲松龄的影响不得而知。蒲松龄的确一生过的是极其简单的生活。如在饮食上以清谈为主。在他的《省身语录》里写到:“ 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吃。”事实也是如此。这从他旅居济南时,写的一首题为《客邸晨炊》的小诗得到证实: “大明湖上就烟霞,茆屋三椽赁作家。粟米汲水炊白粥,园蔬登俎带黄花。”短短数语,说明他租住大明湖畔的茅草屋里,在晨曦时做早餐的生动情景。后面两句,说取泉水熬煮粟米粥,以及在案板上切配着用于佐食的素食,蔬菜、黄花菜。可见他日常生活过得何其简单。晚年回归故里。心境更闲暇,安居斗室,白天以读书自误,或者到地里干点轻微农活,隔时邀几位老友相聚品茗、小饮聊天愉悦怡然。他如同生活在一幅美丽的耕读画图里。恰是这简单的生活,有利于淡化人们无休止的种种欲望。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烦恼,使心灵宁静,容易获得幸福感而有利于身心健康。
乐观心态、勤于写作、简单生活,就是蒲松龄长寿的三大奥秘。他虽距我们久远,但他的一些养生之道并未过时,仍不失为今人益寿延年的借鉴。


1楼2014-04-21 10:3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