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比兔了解路吧 关注:60贴子:3,010

回复:【浅拾】每日一知识点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古代器皿】
鼎(鼎是青铜礼器中的主要炊器,又是奴隶社会中权力和等级的标志)鬲(炊煮或盛食器)甗(炊蒸器,由甑、鬲两部分组成,上为甑放置食物,下为鬲放置水,中间以箅相通)釜(煮食器,釜一般多置于灶上,甚至与灶连接一体)灶(庖厨中做饭的主要用具)鐎斗(炊器,有时用于军旅)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4-06-10 00:25
收起回复
    【古代服饰代称】
    黔首、白丁、
    布衣:平民;
    白袍:未得功名的士人;
    袍泽:将士、战友;
    青衿:有学识的人;
    苍头:战国时主人战旗下的军队;
    黄裳:将做君主的太子;
    缙绅:士大夫;
    簪缨:做官者;
    青衫:官职低;
    珠履:豪门宾客;
    巾帼:女性;
    青衣:地位低下者;
    裙钗:妇女;
    纨绔:富家子弟;
    赭衣:囚犯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4-06-13 07:18
    回复
      【自嘲】
      在古代,天朝就以华夏、中原、上国、自居,并以“华夷之辨”观念视外族为禽兽,名字用“兽”或“虫”修饰,如“狄”、“蛮”、“戎”。惟独称日本为“倭”,带个“人”字旁,使得当时景仰中国的日本人十分高兴,认为中国毕竟把自己当人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4-06-14 22:32
      收起回复
        【古代兵器】
        戈(也称“勾兵”,用于横啄钩杀)
        戟(戈和矛的合体,兼有钩、刺两种作用,此件为刀戈合体戟)
        矛(用于直刺和扎挑的长兵器)
        钺(商周时期的兵器,属于劈兵)
        刀(单面侧刃的劈砍兵器)
        弩机(弩机是弩的机件,置于弩的臂末)
        剑(随身佩带的近体护卫兵器,用于斩杀和刺杀)


        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4-06-17 11:08
        回复
          【京剧:旦】
          ①正旦,俗称“青衣”,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
          ②花旦,大多扮演青年女性。
          ③刀马旦,大都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武打不如武旦激烈。
          ④武旦,扮演擅长武打、勇武的女性。
          ⑤花衫,综合青衣、花旦、刀马旦,发展而成的新的旦角类型。
          ⑥老旦,专门扮演老年妇女角色的行当。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4-06-29 13:48
          回复
            【瓦当】
            瓦当俗称瓦头,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秦瓦当纹饰广泛,图案写实,以动物形象居多;汉代瓦当在工艺上达到顶峰,纹饰有四神、文字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瓦当当面较小,纹饰以卷云纹为主,文字瓦当锐减。在唐代,莲花纹瓦当最常见,文字瓦当几乎绝迹。宋代开始用兽面纹瓦当,明清多用蟠龙纹瓦当


            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4-07-04 06:46
            回复
              【八大菜系】
              鲁菜(咸、鲜)川菜(麻辣)、苏菜(甜、黄酒味)、粤菜(原汁原味、鲜、清淡)、闽菜(南部咸甜、北部香辣)、浙菜(鲜、荤油味、黄酒味、甜)、湘菜(辣、腊)、徽菜(酱香味浓)


              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4-07-13 09:12
              回复
                幸福的根本不在于你拥有了多少财富,而在于你减少了多少欲望。


                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14-07-19 07:54
                回复
                  【浓缩人生成长历程的三句精华 】
                  1、你的爱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知识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运。
                  2、复杂的事情简单做,你就是专家;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行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3、美丽是属于自信者的,从容是属于有备者的,机会是属于开拓者的,奇迹是属于执著者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14-07-24 06:55
                  回复
                    #使用过汉字的国家#历史上,越南、日本、朝鲜、韩国都使用过汉字作为官方文字。越南在公元第一世纪传入汉字。13世纪创造了越南形声字“字喃”,与汉字并行使用,后使用新文字。朝鲜在公元第二世纪传入汉字,使用汉字约有一千七八百年。日本在公元第三世纪传入汉字,现在仍有使用。


                    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4-07-26 14:33
                    回复
                      【乘坐火车选座攻略大全】:只要是个位数 0 、5,、4、 9的火车票全是靠近窗户的。0 和5是三人座靠窗的;4 和9 是两人座靠窗的。个位数是2 、7 、3、 8是靠近过道的,2 和7 是三人座靠过道3 和8 二人座靠过道的。剩的两个数就是三人座中间的。[推荐] 非常实用!根据需要选择自己想要的座位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14-07-26 14:34
                      回复
                        【葱姜蒜椒的烹饪学问】
                        1.肉食多放椒。烧肉时宜多放些花椒,有助暖、去毒作用。2.鱼类多放姜。生姜可缓和鱼的寒性又解腥味。3.贝类多放葱。大葱不仅能缓解贝类(如螺、蚌、蟹等)的寒性,而且还能够抵抗过敏。4.禽肉多放蒜。烹调鸡、鸭、鹅肉时宜多放蒜,使肉更香更好吃,也不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泻肚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14-07-31 14:31
                        回复
                          【汉服】(汉衣冠,华服,华夏衣冠)是四千多年来汉民族(华夏族)民族服饰,传由黄帝创制,一直延续到清初血腥的剃发易服。其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配有圆领,对襟等做补充。汉服不是古装哦,也不是cosplay哦,也不是汉朝服装哦,旗袍马褂伪唐装也不是汉服哦,新同袍们也不要把影楼装当汉服了。穿上汉服,我们更要学习华夏其他优良的传统文化,培养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在这里准备了一道美味的汉服大餐,祝新同袍用餐愉快^O^
                          【汉民族服饰文化复兴宣传·汉服吧导读】http://tieba.baidu.com/p/21549
                          【各种形制知识解说+汉服百科网】http://hf.baike.com/category-3
                          【★新人必看★】【我们的民族服饰是怎么消失的】http://tieba.baidu.com/p/24418
                          【★购买汉服★】【汉服购】 www.hanfugou.com
                          【制作汉服】请移步【汉服制作研习吧】垂询~
                          【如何区分汉服和影楼装】http://tieba.baidu.com/p/21224
                          【汉服改良还是还原】http://tieba.baidu.com/f?kz=19
                          【这是不是汉服—汉服吧官方汉服鉴定贴】http://tieba.baidu.com/p/25195
                          【汉服“统一”问题】http://tieba.baidu.com/p/15976
                          【汉服运动理念】溪山琴况文集http://tieba.baidu.com/p/29325
                          附:【现代汉服形制简易版】
                          【上衣下裳制】:男-★冕服★(男子最高礼服),衣裳,玄端,明制祭服。女-襦裙(齐胸,齐腰,对襟等)(按款式分)。女-襦裙(衫裙,袄裙)(按上装分)。
                          【衣裳连制】:男女-直裾袍。男-宋明制深衣(朱子深衣,黄宗羲深衣等)。女-★翟衣★(女子最高礼服),曲裾袍。
                          【通裁制】:男女-圆领袍。男-道袍,直身,直裰,襕衫。
                          【衣袴制】:男女-衣裤类(误称“裋褐”)。
                          【首服】:男-冕。男女-冠弁类 。男-巾幞帻类。【汉服首服科普】 http://tieba.baidu.com/p/33282
                          【罩衫】:男女-披风,褙子,半臂。男-大氅。女-大衫,斗篷(存疑)。
                          【配饰】:男女-腰带(革带),玉佩,首饰,发髻头饰。男-佩剑,蔽膝。女-披帛,霞帔。
                          【亵衣】:即内衣。抱腹,心衣,衤两裆,诃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14-11-17 09:09
                          收起回复
                            浮脉
                            轻按可得,重按则减。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 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浮 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因阴血衰 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沉脉
                            轻按不得,重按乃得。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 力为里虚。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 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 沉无力。
                            迟脉
                            脉搏缓慢,(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主病:寒证 。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 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 ,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
                            数脉
                            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主病:热证 。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 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阴虚火 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虚脉
                            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重按空虚。主病:虚证:多为 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
                            实脉
                            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 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滑脉
                            按之流利,圆滑如按滚珠。主痰饮、食滞、实热等证 ,又主妊娠。妇女无病而见滑脉,可判断为妊娠(妊娠2 ~9月)。正常人脉滑而缓和(稍有滑象),是营卫调和 、气血充盈的征象。
                            洪脉
                            脉大而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主病:热盛。 内热盛脉道扩张,脉形宽大,因热盛邪灼,气盛血涌 ,使脉有大起大落。
                            细脉
                            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主病:虚证,多见于阴 虚、血虚证。又主湿病。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 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
                            弦脉
                            端直而长,挺然指下,如按琴弦。主肝胆病、痛证、 痰饮。气机不利,肝失疏泄,脉道拘急而显弦脉。病 则气乱或痰饮内停,致使气机输转不利,出现弦脉。
                            促脉
                            脉来急数,时而一止,止无定数,即脉搏快有不规则 的间歇。为阳盛热实,或气血痰食停滞,见于气血痰 食瘀滞,肿痛,诸实热证。脉细促而无力,多为虚脱 之象。
                            结脉
                            脉来缓慢,时见一止,止无定数,即脉搏慢而不规则 的间歇,为阴盛寒积或气血瘀滞,见于气滞血瘀,痰 结食积,症积、疝痛等。结而无力为气血虚衰,见于 虚劳久病及各类心脏病所致的心律不齐。
                            代脉
                            脉来歇止,止有定数,不能自还,良久复动,即有规 律的间歇,脉搏动到一定至数歇止一次,歇止时间较


                            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14-12-31 12:22
                            回复
                              1、救命穴——人中
                              2、万能穴——合谷
                              3、长寿穴——足三里
                              4、消气穴——太冲
                              5、强胃穴——足三里
                              6、腰痛穴——飞扬
                              7、疏筋穴——阳陵泉、涌泉
                              8、健脾穴、肚胀穴——公孙
                              9、补肾穴——太溪
                              10、止痛、冠心血管穴——膻中
                              11、补血穴——血海
                              12、止咳穴——极泉、尺泽
                              13、皮肤病穴——曲池
                              14、消炎穴——商丘
                              15、耳鸣穴——少海
                              16、颈椎病穴——天窗
                              17、膝痛穴——内关
                              18、头晕、呕吐、肠炎穴——梁丘
                              19、打嗝不止、呕吐穴——涌泉、内关
                              20、鼻炎穴——丰隆、手三里
                              21、护膝穴——曲泉
                              22、手脚麻木穴——复溜、环跳
                              23、糖尿穴——地机
                              24、牙痛穴——合谷、肩井
                              25、胆结石穴——中渎
                              26、失眠、遗尿遗精穴——然谷、太冲
                              27、恐惧病穴——太溪
                              28、治痘穴——太冲、曲池
                              29、感冒鼻塞、嗓子痛、痔疮穴——孔最
                              30、雀斑穴——丝竹空
                              31、眼袋穴——承泣
                              32、鱼尾纹穴——瞳子髎
                              33、噩梦穴——厉兑
                              34、肚子痛穴——下巨虚
                              35、胃肠炎穴——天枢
                              36、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炎穴——水道
                              37、嗓子失声穴——大钟
                              38、黑眼圈穴、皮肤增白穴——四白
                              39、减肥穴——带脉
                              40、月经不调穴——水泉、带脉
                              41、脑供血不足穴——解溪
                              42、糖尿病穴——腕谷
                              43、扭伤穴——大包
                              44、厌食、脱发穴——太溪
                              45、便秘穴——带脉
                              46、过敏性鼻炎穴——迎香
                              47、脑血管穴——瘛脉
                              48、网球肘穴——少海、肘髎、尺泽
                              49、手麻穴——支正
                              50、坐骨神经穴、脊椎病——后溪
                              51、腰椎盘突出穴——筋缩
                              52、美容穴——天容
                              53、急性咽喉肿痛穴——少商、关冲、涌泉
                              54、慢性咽炎、咳嗽穴——天突、尺泽
                              55、急性扁桃体炎穴——中渚
                              56、咳喘穴——中府
                              57、夜间 咳嗽穴——鱼际
                              58、补气穴——经渠、气海
                              59、感冒、白内障穴——肩髃
                              60、明目穴——中渚
                              61、乳腺炎穴——天池
                              62、白发穴——浮白
                              63、胆囊炎穴——日月、肝俞
                              64、晕车穴——关冲
                              65、疲劳穴——液门
                              66、急性胃痛、急性肠炎穴——曲泽
                              67、高血 脂穴——环跳
                              68、腰酸穴——风市
                              69、化痰穴——丰隆
                              70、慢性肝炎穴——三阴交
                              71、 抽筋、扭筋穴— —阳陵泉
                              72、消化不良穴——率谷穴
                              73、荨麻疹穴——太冲、风池
                              74、鼻出血穴——内庭
                              75、痛经穴——蠡沟、带脉
                              76、口腔溃疡穴——间行
                              77、瘙痒、调节血液穴——血海
                              78、腰背痛穴——委中
                              79、肌肉萎缩穴——大都
                              80、心脏供血不足穴——神道
                              81、痛风穴——复溜、筑宾
                              82、外脚踝关节穴——丘墟、外关、解溪
                              83、性功能穴——会阴、地神
                              84、老花眼穴——光明
                              85、心脏补血穴、抑郁穴——极泉、
                              86、冠心病穴——云门
                              87、肾结石穴——筑宾
                              88、落枕、偏头痛穴——外关
                              89、电脑病穴——天窗
                              90、甲亢穴——天柱
                              91、中风穴——百会
                              92、精神病 穴——涌泉
                              93、水肿穴——承浆
                              94、口眼歪穴——颊车
                              95、老人痴呆穴——老人穴
                              96、静脉曲张穴——太渊
                              97、黄褐斑穴——天容
                              98、耳炎穴——前谷
                              99、中暑穴——十宣、人中100、心肌梗塞穴——极泉、膻中
                              101、半身不遂穴-----风市、足三里102、发热穴----膻中(大椎、肺俞)
                              103、瘫痪穴----环跳、阳陵泉、委中


                              47楼2015-01-05 14: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