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
“以安,今日来得略晚了些许。”萧景琰看着挡屏上的地图并未抬头,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但却沉稳而威严。六年多的时间,足以让一个年轻的天子成长为合格的君主,如今帝王威仪更甚,偶尔空闲,萧景琰却莫名想起那个肆意飞扬的年少的自己。
庭生低头行礼,这才答道:“路上遇见母后与以舒,闲谈了稍许。”
“是以舒那孩子又缠着你了吧,”萧景琰的声音里带了缕笑意,“你不必惯着他,再过两年以舒也该正式出阁读书了。”
庭生未置可否,只是静静答了了声“是”。
殿中的烛火轻轻跳了一下,似是不甘于武英殿的沉静,萧景琰从沉思中回过神来,见庭生仍站在殿中央,笑道:“坐下吧,蒙挚将军、聂铎将军他们也该到了。”
庭生微微欠了欠身,道:“是。”在低头的瞬间,他沉沉的黑色眸子忽然闪过了一道极淡的光芒,却又很快沉寂了下去。
“陛下可是为了大渝入侵所忧?”待一行人坐定,蒙挚便开口问道,目光略略扫过挡屏上悬挂的地图,看向御案后的皇帝。
萧景琰微微一笑,“正是。”
“七年前大渝被重击,这几年倒是慢慢缓过来了,但如此快发兵倒是出乎意料。”聂铎说道。
虽然大渝发兵在梁朝意料之外,但是却并不足以令朝堂太过担忧。七年前的大战令大渝收到重创,而大渝新帝登基已过三年,休养生息,但到底国力不比当初。而梁朝,只会比七年前更强盛。想来大渝此番发兵,不过是想略得些甜头罢了。
“诚然大渝此番不足为忧,朕却觉得,这倒是一个机会,”萧景琰思索片刻,“七年前……是时间所迫,当时形势也不容许。如今不同当时,可以以此为由雷霆一击,大渝十五年之内必不敢再犯,而又可震慑北燕、夜秦等国。”
蒙挚笑了起来,抚掌道:“正是!”
“如此,陛下以为应由何人领兵?”兵部尚书郑启问道。
“诸位卿家有何人选?”
“臣以为,让蒙挚将军领兵最好不过了,七年前,蒙挚将军初次迎敌大渝便在三月之内令其退兵,能力无可置疑,又素有威望,再好不过了。”车骑将军周复拱了拱手。
蒙挚摇头,“周复将军此言差矣,七年前一役的不过是行令得当罢了。”
“聂铎将军又长于水战,对大渝一方并不熟悉……”
“陈嵩将军又从未与大渝交过手……”
“卫铮将军如何?他在长林军中极有威望,多年驻守南境,且对大渝颇为熟悉,”沉默了许久的萧景琰不紧不慢地说道,显然是早已想好了人选,“派卫铮将军去再好不过了。”
周复欲再进言,却被好友郑启拉住了,看到郑启微微摇了摇头,便又退了回去。
“如此便定了。”萧景琰见无人反对,便欲让中书舍人拟旨。
武英殿的烛火爆开,发出轻轻的“哔啵”的声音,帘幕下得暗色影子微微晃了晃。庭生拢在长袖中的手指紧了紧,又松开,似是下了什么决心。
“父皇,儿臣请求随军。”
整个武英殿陷入了一片的寂静之中,皇城的风吹过,听得见轻薄的窗纸的颤抖。
“你想好了?”萧景琰似是并不意外,只是追问了一句。他黑色的眼眸中看不出什么情绪,只觉幽黑,明亮的烛光在他的眼中跳动,却无法照到更深的地方。
“是。”庭生静声答道,他的抿着唇角,目光直直看向地上青色镂空雕花泥金的方砖。
“好,我知道了,”萧景琰并未否定,也没有答应,“如若无事,众卿家便退了吧。庐平郡王,你也先回去。”
众人纷纷告退。
庭生退了出去,待走出武英殿很远才轻轻舒了一口气。
看样子,父皇是已经答应了。
庭生平复着略快的心跳。
这样在军中出面的机会并不多,此次大渝入侵,定会派出长林军。长林军是赤焰军旧部重整,是梁朝军队最精锐的一支,如此难得的机会……
天边瑰丽的晚霞如织锦流火。
他已经看不懂父皇的心思了。
庭生松开了一直紧握着的手,才发现手心已是一层薄汗,风一吹,微微有些凉意。
依稀可听见遥远悠长的钟声。
庭生怔怔地看着手心,又低低笑了起来,清冷薄凉的笑声很快便消失在了风里,像是一个幻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