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2.郑聆心是一名钢琴调音师。一架钢琴有219根琴弦,超过8000个零件,调音师要靠在自己的耳朵逐一辨听,把钢琴的每一个音、每一根弦按律制调准。与其说这是一项技艺,倒不如说这是一张天赋。只不过有所得就必有所失。郑聆心失去的,便是她的视力。她原本不是盲的。在这之前她也不是调音师,只是一名普通的艺校学生。不知从那天开始,世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她不以为意。直到有天醒来,她睁开双眼,目之所及,尽皆黑暗。“天亮了吧。”她还没反应过来,“记得带伞。舍友奇道:“可是外面并没有下雨呀。”她随口道:“蜻蜓低飞,蚂蚁搬家,这是要下雨的前奏。”舍友楞住,许久缓缓道:“可是我们还没开窗,连窗帘都还没拉开。”她也霎时愣住。她还没看到窗外的光景,她也没机会再看到了,可是她却听到了,清清楚楚。彼时郑聆心寂寂无闻,一夜失明后忽然声名鹊起。不为其他,只为她拿突飞猛进乃至超越凡人的绝佳音感。毕业演出,他弹奏了被誉为世界上最难演奏的曲子,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这首曲子有超过13万的音符。但在郑聆心的指尖,音符犹如被驯服的千军万马,向她俯首称臣。“一个拥有绝对音感的天才盲女!”她的钢琴独奏在网上被乐评家们疯狂转发。国外顶级乐团向她发来邀请。然而她拨开雪片般的邀请函,对导师说:“我不想弹琴了。”导师被震得半晌说不出话来。许久才关切地说:“身体不适?心情欠佳?另有打算?”她摇头:“都不是。我——”她想了很久,才缓缓说:“我听到太多声音。”该听的,不该听的,统统听见了。同学吹捧她:“聆心你真是我校荣光。”然另一个声音,还是同一个人的声音,却说:“什么狗屁天才,被潜规则了吧?”她一愣,脱口而出:“你说什么?”同学没事人似的,依旧亲热地挽住她:“聆心,也帮我推荐一个呗,下次你来演奏会来伴奏?”“死瞎子,装什么高傲。”又是一个声音。她强忍惊怒,定了定神,细细辨听——“还是你儿子厉害,哪像我家那个,又皮又闹,难成大器。”家长们互相谦虚。可她听到另一个声音:“嗤,就你家那个白痴还想跟我儿子比?”“某某和某某要永远在一起!”情侣们高呼。“穷鬼,玩玩就算了你还真想跟我在一起?”“丑女!!就不能减减肥吗?”——这是郑聆心“听到”的。心声,心声,都说心有声,可有谁真正听见过心的声音?人人言不由衷。你说的话与你的心之间,究竟相隔几重山水?郑聆心歪打正着,无端平添了一项说不出的“技艺”。她能听见别人真正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