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实录记载了十四的三子弘映出使朝鲜的始末:
乾隆28年五月甲子
○礼部议覆、朝鲜国王李昑奏称、臣世子緈早亡。复蒙天恩。封子愃为世子。今又身故。臣年及髦、储嗣久虚、宗祀孤危。旦夕伤悼愃生有子算、年已十二、国计人心系此一线、伏愿曲加矜察、颁降封典、小邦君臣、感激无地等语。查李算年未及岁、与请封之例不符、而其情词恳挚、殊属可悯、应否准其请封。其恭进礼物、应否赏收、出自圣裁。得旨准其请封。所进礼物著暂留收贮、准作正贡。寻遣散秩大臣弘映充正使、头等侍卫广亮充副使往封。
(花:所以是为了封李朝大王的儿子李算为世子而去的。)
乾隆28年六月
○辛亥。谕曰、弘映前往朝鲜国出差。即由京起程。不必来热河请训、但出使外藩、一切务宜示以正大。不可失之猥琐。入境时只宜乘马。不得坐用肩舆。即该国王备舆迎候。亦不可乘。
另附
@maudlin2008 所录入的朝鲜《承政院日记》相佐:
1763年
癸未八月二十二日二更, 上御思贤合。迎接都监堂上, 馆伴入侍时, 都监堂上赵云逵, 馆伴洪启禧, 右副承旨具显谦, 记事官兪彦镐?韩后乐?金敍九, 以次进伏讫。上曰, 上勅闻是十四王之子云, 未知其为第几子, 而乾隆颇爱重, 为人亦深沈云, 我国接待之道, 宜异於前, 此意申饬道傧诸臣, 可也。馆伴洪启禧曰, 圣敎诚然矣, 我国出来之使臣, 多以宗室而今番则乃是乾隆之四寸, 雍正之亲侄, 接待之道, 似当视前稍别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