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
味精是一种增鲜味的调料,炒菜、做馅、拌 凉菜、做汤等都可使用。 味精对人体没有直接的营养价值,但它能增 加食品的鲜味,引起人们食欲,有助于提高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率。另外,味精中的主要 成分谷氨酸钠还具有治疗慢性肝炎、肝昏迷 、神经衰弱、癫痫病、胃酸缺乏等病的作用 。 味精虽能提鲜,但如使用方法不当,就会产 生相反的效果。 看了一些关于味精的帖子,把它们归纳了一 下,这里包括了味精在烹饪中的使用技巧和 如何科学地使用味精。其中的科学原理我也 不太懂,尤其是什么谷氨酸之类的,嘿嘿… … 1.对用高汤烹制的菜肴,不必使用味精。 因为高汤本身已具有鲜、香、清的特点,味 精则只有一种鲜味,而它的鲜味和高汤的鲜 味也不能等同。如使用味精,会将本味掩盖 ,致使菜肴口味不伦不类。 2.对酸性菜肴,如:糖醋、醋熘、醋椒菜 类等,不宜使用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物质 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的 效果越差。 3.拌凉菜使用晶体味精时,应先用少量热 水化开,然后再浇到凉菜上,效果较好(因 味精在45℃时才能发挥作用)。如果用晶体 直接拌凉菜,不易拌均匀,影响味精的提鲜 作用。 4.作菜使用味精,应在起锅时加入。因为 在高温下,味精会分解为焦谷氨酸钠,即脱 水谷氨酸钠,不但没有鲜味,而且还会产生 轻微的毒素,危害人体。 5.味精使用时应掌握好用量,并不是多多 益善。它的水稀释度是3000倍,人对味精 的味觉感为0.033%,在使用时,以1500 倍左右为适宜。如投放量过多,会使菜中产 生似成非成,似涩非涩的怪味,造成相反的 效果。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食品暂不用 味精;成人每人每天味精摄入量不要超过6 克。 6.味精在常温下不易溶解,在 70 C~ 90 C时溶解最好,鲜味最足,超过100C时味精 就被水蒸气挥发,超过130C时,即变质为 焦谷氨酸钠,不但没有鲜味,还会产生毒性 。对炖、烧、煮、熬、蒸的菜,不宜过早放 味精,要在将出锅时放入。 7.在含有碱性的原料中不宜使用味精,回 味精遇碱会化合成谷氨酸二钠,会产生氨水 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