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银河无聊透顶居...吧 关注:39贴子:5,741
因为我估计以后大概会发很多关于历史的,所以特创此贴!


IP属地:北京1楼2014-04-14 21:31回复
    转帖:公元476年,蛮族将领奥多维克(Odovacar)罢黜了西罗马帝国最后的一个皇帝“小奥古斯都”罗慕路斯.奥古斯图卢斯。伟大的罗马帝国在欧罗巴成为了刻骨铭心的回忆,在摧毁欧罗巴的奥古斯都和凯撒后,蛮族王国们开启了那个充斥着痛苦和传奇的欧罗巴年代。从此,东方开始崛起,拜占庭帝国皇帝的紫袍,阿拉伯帝国哈里发的黄金,无一不使西方黯然失色。然而在东方繁盛的8世纪,西方也迎来了自己一个新的纪元。在8世纪的进程中,法兰克将再一次统一成一个单一的国家,历史学家们将它称为“加洛林帝国”(Carolingian Empire)。加洛林帝国由法兰克国王查理曼一手统一,其国土包括西欧的大半土地。查理曼的祖父查理.马特精明干练,他的父亲丕平老谋深算,他的丰功伟绩正是建立在他的先祖的基础上(尽管加洛林王朝取名于“查理”,但并非取自查理曼大帝,而是他的祖父查理.马特)。在查理曼的统治时期,西方不仅仅再次回归统一,而且高卢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蛮族文化开始混为一个整体。最突出的就是查理曼本人,他穿着法兰克人的裤子,却在罗马给自己冠上凯撒的名号。他懂得拉丁语和希腊语,但却不会书写。他的祈祷十分虔诚,却又随意休弃妻子,还允许自己的女儿公开的和她们情人厮混。高卢罗马文化,基督教和蛮族文化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崭新的欧罗巴文化。800年的法兰克,尽管无法和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相提并论,却也展现出一种别样的生机。
    加洛林时代的欧洲
    680-751墨洛温“懒王”时期,由加洛林宫相执政
    751-850加洛林王朝
    680-714丕平二世
    714-741查理.马特
    741-768矮子丕平
    768-814查理曼大帝
    814-840虔笃路易
    840-850分裂时期
    重大事件
    732年 穆斯林侵略军在普瓦提埃被击败
    716-754年 圣卜尼法斯在法兰克和法里逊传教
    751年 矮子丕平受涂油礼,成为法兰克国王
    800年 教宗利奥三世加冕查理曼为皇帝
    843年 凡尔登条约帝国三分


    IP属地:北京2楼2014-04-14 21:32
    回复
      加洛林王朝(Caro lingian)是自公元 751年统治法兰克 王国的王朝。在此 之前,其王朝成员 以“宫相”的身分涉 理王国朝政。在公元751年,加洛林 家族取代墨洛温家族,正式坐上法兰 克王国的王位。在王朝其后的鼎盛时 期,加洛林家族在名义上复辟了罗马 帝国,也即是开创了后世所谓的神圣 罗马帝国。这使加洛林王朝成为最为 后人所记得的法兰克王朝之一。
      中文名:加洛林王朝
      外文名:Carolingian
      起始时间:公元751年
      统治地域:法兰克王国
      持续时间:8世纪中叶~10世纪 家族名:加洛尔
      祖先:梅兹主教圣阿尔诺夫


      IP属地:北京3楼2014-04-14 21:32
      回复
        加洛林王朝早期(680-768)
        背景
        700年的法兰克,生活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当地的天气开始变冷,雨水也渐渐增多。尽管这种天气很快就被温和的西风所驱逐,但仍给已经十分贫困的法兰克人带来了不少的苦难。当时,每一个村庄都是一大片森林中一个孤立的据点,除了古罗马时期修建的道路外,鲜有其他对外联系的方式。落后却庞大的氏族系统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氏族间仍通过世仇和赎杀金等方式互相争斗,婚姻和奸情几乎挂上等号,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单位仍是“家庭”。农业极大的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种下去1蒲式耳的东西,只能收回2蒲式耳。由于每户人家都得存一些谷子作为第二年的种子。所以这就意味着每一次的收成都是原地踏步,没有逐年增产的可能性。可即使是保持原地踏步,对当时的农民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欧洲的农业发展水平远远不及东方,他们的农具简陋,还有不少人拖欠着大地主的债务。不少人成了奴隶,在地主的土地上终日劳作。还有不少人成为了农奴,一部分时间为地主耕耘,其他时间才能去料理自家的土地。自由农在当时就是一个高贵的阶层,因为他们不需要为地主和贵族服役,也没有对外的债务,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拥有着自己的土地。但实际上这三个阶级都是当时社会可悲的产物,举个例子:一个农妇既可能是奴隶,不得不每天侧身于工作间里纺线织布。她也有可能是农奴,每周两次去地主的田里耕作,其余时间打理自己的土地。她也有可能是自由农,照料着一小块土地,不需要向任何人交税。当然,也不会有任何人前来保护她。/


        IP属地:北京4楼2014-04-14 21:33
        回复
          在墨洛温王朝,西哥特国王已经无力抵挡贵族势力的崛起。这些贵族拒绝王位世袭继承的观念,一直都在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去选择王位继承人。教会曾试图为国王进行加冕仪式,即国王涂油礼,以维护国王的神圣,并在672年瓦姆巴(Wamba)遴选国王前就进行了准备,但这些努力没有取得什么效果。贵族们依然是我行我素,各种各样的叛乱依旧在王国领地上激烈开展着。当阿拉伯人开始威胁西班牙时,法兰克王国被罗德里克国王及其儿子中的一位王位继承者威第扎(Witiza)所分裂。正如我们所见,这个本来就混乱不堪的国家在经历此次劫难后被伊斯兰教像一个的大楼一般迅速倒塌。718年入侵者占领了柏柏尔人向高卢发动第一轮袭击的前哨站纳尔榜和塞普提马尼亚。然而,他们于721年在图卢兹与阿奎丹王子尤多对抗时遭受严重的挫折。穆斯林被迫逃向罗纳河流域,并在725年劫掠了奥吞(Autun)。732年,阿拉伯人在毁灭阿奎丹后,同墨洛温王朝的宫相查理.马特对垒。查理.马特成功的击败了阿拉伯人,穆斯林被迫再次从漫长的边界线上撤退,这条边境线从直布罗陀开始,总共有1000多英里长,但也正是因为它的存在,使一些著名的传说得以产生,穆斯林们开始坚守比利牛斯防线,而在朗赛瓦尔隘口,罗兰的传说于此传盛至整个中世纪。当然,虽然穆斯林被迫转入防守,科尔多瓦的埃米尔阿布杜拉曼也正陷入建立新政权的困境中,可丕平三世想要在752年至759年之间恢复对纳博尼的控制,依然是困难重重,除非西班牙穆斯林之间出现极其严重的危机。
          在此期间,实际上早在718年,从图卢兹战争胜利中获益的一些伊比利亚西哥特人在佩拉约或是佩拉吉乌斯率领下于卡瓦敦加挫败了穆斯林军队,由桑切斯.阿尔博诺思提出的另一种说法是在722年。但无论是什么时间,这一事件都标志着阿斯图里亚斯的基督教王国正式建立。虽然法兰克王国成功将穆斯林的入侵势头挡住。但伊斯兰教对南欧的侵袭还是削弱了拜占庭帝国对地中海海域的控制(详情请见1095我所认知的十字军东征中的穆斯林入侵一段)。自此,伊比利亚半岛开始处于穆斯林的支配之下,而阿方索一世统治下的小国阿斯图里亚斯王国也只能在穆斯林的高压下苟且偷生,无法去重新征服从前西 哥特王国的疆土了。
          与此同时,在皮克特人还在勉强控制苏格兰时,不列颠的政治中心就已经转移到伊涅统治下的盎格鲁萨克逊王国韦塞克斯,其势力范围在当时已经扩展到从帕斯迪加来到布里斯托尔海峡的广大领域。诚然,各王国之间的敌对关系仍未消除,但不列颠中心区已经越来越明显地转向北海和布里斯托尔海峡,也就是说转向法兰克王国。在意大利,随着半岛的分裂趋势越发明显,更多的贵族开始偏向加入法兰克王国。由于东罗马帝国内部的纷争,帝国和意大利领土之间的关系越发松弛。拉文纳大主教的设立成为了这个地方变为独立实体罗马格纳(Romagna)的信号。罗马领地开始向教宗屈服,而那不勒斯,卡拉布里亚和西西里仍保持着对皇帝的忠诚。另外,君士坦丁堡内的毁坏圣像运动也极大加剧了罗马教廷和帝国皇帝之间的矛盾。因此,当伦巴第国王硫特普兰德(Liutprand,712-744在位)恢复其对外扩张和统一政策时,罗马主教发现自己完全被孤立了。739年,教宗开始向查理.马特求援,可和每一个蛮族一样,查理没有理睬教宗的请求。这样当伦巴第国王埃斯图尔夫威胁罗马城时,亚平宁的局面已陷入异常的危机之中。


          IP属地:北京7楼2014-04-14 21:34
          回复
            关于西哥特王国的失败
            709年,在成功征服并稳定了阿非利加(可参见中2摩尔帝国)之后,萨拉森领袖穆萨(Musa)开始将目光放到与阿非利加一海之隔的伊比利亚半岛。虽然穆萨在阿非利加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胜利,但他征服伊比利亚半岛的战争却不是非常的顺利。在他第一次开始染指伊比利亚半岛时,他在休达(Ceuta)城堡前被哥特将领朱利安伯爵击退。失败的穆萨顿时感到一阵头疼,由于穆萨刚刚平定阿非利加的叛乱,导致这一地区无法给穆萨的军队提供足够的补给。但很快,这一问题随着一个使者的来临迎刃而解当地的基督徒领袖表示愿意给穆萨提供居住地,武器和人员,以此恳求穆萨带领军队进入西班牙内陆地区(具体原因缺乏可靠史料,所以朱利安伯爵为什么要背叛我们就不要瞎猜了)基督纪元710年7月,穆萨派出的先锋部队一百名阿拉伯人和四百名阿非利加人在西班牙塔里夫登陆(为了纪念塔里夫酋长),行军18哩到达朱利安伯爵的领地。在那里,他们受到了当地的基督徒的接待,并且有很多基督徒表示愿意加入他们并带领他们去入侵那些没有防备的哥特人行省。第二年春天,穆斯林名将塔里克带领五千名老兵和志愿军在朱利安伯爵的帮助下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哥特人国王罗德里克(Roderic)命令部将伊迪克(Edeco)前去逮捕这些异族“强盗”,但很快,伊迪克战败的消息传来。惊慌的哥特国王立即将哥特王国的公爵,伯爵,主教和其他贵族集合起来应对入侵的穆斯林军队。此时,哥特人的军队有九到十万人左右,而塔里克的军队仅有一万两千萨拉森人。但在朱利安伯爵的作用下,大量对哥特人不满的基督徒加入了塔里克的军队。而且还有相当可观的阿非利加人在《古兰经》和财富的吸引下也加入了这场对决。711年7月19日,两方正式在瓜达雷提河展开决战。战斗总共持续了5天,最终,在塔里克的奋死拼杀以及朱利安伯爵的计谋和前国王的儿子以及兄弟的背叛下(罗德里克是篡位者,并不是王室人员),哥特军队全线溃败,罗德里克在逃跑过程中跌入河流淹死,塔里克大获全胜。战后不久,朱利安伯爵就向塔里克提议突袭王城托莱多,守城的基督徒领袖携带圣徒遗骨逃走,守军投降。然而,塔里克取得巨大成功却受到了他的首领穆萨的嫉妒。712年,穆萨带领一万阿拉伯人和八千阿非利加人进入伊比利亚半岛。但仅仅是比第一次好一些,穆萨的征服并不是他所想像的这么顺利。在梅里达(“殉道者之堡”),穆斯林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在托莱多,穆萨囚禁并侮辱伊比利亚的真正征服者塔里克。然后穆萨带着荣誉和财富回到大马士革,随后也在一次政治阴谋中失去儿子并很快在丧子的痛苦下死于麦加


            IP属地:北京11楼2014-04-14 21:35
            回复
              加洛林王朝早期末代丕平三世执杖时期
              公元741年,一代枭雄查理.马特在获得罗马贵族称号一年后不幸去世,总共活了53个春秋的查理.马特用一生为日后灿烂的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以墨洛温宫相的身份极大缓和了贵族们同罗马教宗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击败了穆斯林侵略军,一举扭转了欧洲被动防御的不幸局面。在去世后,查理.马特将自己的土地平分成两份交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卡洛曼(Carloman)和矮子丕平(Pepin the Short)。虽然王国遭到了短暂的分裂,但很快,刚刚获得统治权6年的卡洛曼就自愿归隐进卡西诺山修道院,将自己的土地送给自己的兄弟丕平。毫无疑问,这对王国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王权再次统一,而身为法兰克二王之一卡洛曼的归隐行为也为丕平和法兰克人博得了教会的支持,丕平在法兰克人中的威望也因此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这时,矮子丕平想到了一个他父亲查理.马特苦思夜想的问题如何建立加洛林家族自己的王朝。虽然就事实上来说,他就是国王。可就名义上来说,他还不是。墨洛温王朝的国王虽然仅仅是个无能的傀儡,但墨洛温王朝在法兰克人中的威望却不低,贸然行动恐怕会遭到不少守旧贵族的反对。于是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丕平决定为自己找一个坚实的队友以帮助自己称王,可谁又有这个资格同整个西部欧罗巴最有权势的宫相结盟呢?答案并不难寻,丕平很快找到了理想的队友罗马教廷。于是,丕平很快决定联络罗马的教皇,于是,丕平立刻向罗马派遣了一名信使,向当时的罗马教皇(主教)询问了那个著名的问题“谁应该是法兰克国王?是有权力的人还是没有权力的人”正陷在伦巴第人入侵烦恼中的教宗扎加利一世(Pope Zacharius I 741-752年在位)很快就给予了丕平他想要的回复,是前者。教皇提出丕平应当成为法兰克的国王,并且应该先由一个教会的代表施涂油礼(anointment 是一种宗教仪式,被施以涂油礼也是被神圣化或者被授以圣职的象征。)丕平接受了教皇的提议,并要求苏瓦松(Soissons)的一些大贵族拥护他称王。751年,丕平的涂油礼在苏瓦松举行。标志着一个新的王朝和最强大的宗教结成了战略同盟。加洛林人的统治将不仅仅只有长枪和大剑维护,更由上帝的恩爱所维护。墨洛温王朝的最后一代国王希尔德里克三世(Childeric III)被剃去象征王权的长发,送进修道院囚禁。(这里一说是在754年的二度涂油礼后被囚禁)。自此,一个崭新而又强大的法兰克王国真正的显露于人们眼前。


              IP属地:北京12楼2014-04-14 21:36
              回复
                公元753年11月25日,刚刚接过教皇高冠没一年的斯蒂芬二世(Stephen II,752-757年在位)正在忙于在道路被暴风雪封锁之前翻越阿尔卑斯山。斯蒂芬二世决定从位于波河的伦巴第王国的首都帕维亚出发,准备先到达圣莫里斯修道院,之后再从那里前往位于马恩河上的国王行宫蓬提翁。这场远行接近500英里,以平均每天10-12英里的速度,斯蒂芬二世需要用六个星期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到11世纪时才使用大伯纳德的名称,当时茹山的圣伯纳德(卒于1008年)才在彭尼内山和格莱雅山顶建立了旅店,并开始训练圣伯纳德狗营救暴风雪中的游人)
                在斯蒂芬二世的行程中,必须要利用七世纪前修建的两条连接山南高卢和山北高卢的罗马大道,在众多的罗马大道之中,有一条必须经过乔维斯山脉(Mons Jovis)。这座高山因彭尼内山或“彭尼内关”而闻名,曾经是通往赫尔维西亚地区的门户。原本在罗马时期,这条路足足有4米宽,是为了专门供车辆交通而设计的。在它刚铺设的时候,从奥古斯塔.普利特里亚(奥斯塔)到奥克托多拉斯(马提基尼)的55英里的路程一天就可以走完。但经过一个世纪的风吹雨打和战乱人为的破坏,这条路变得异常的泥泞。由此可见,斯蒂芬二世对前往法兰克地区同丕平三世结盟的急切以及伦巴第人对罗马教会的巨大威胁。
                关于斯蒂芬二世的履历,可谓和他的这场旅行一样充满引人的色彩。20个月前,斯蒂芬二世出人意料的登上教皇的宝座。之所以是说出人意料,是因为连斯蒂芬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攀上教皇的这个宝座。作为罗马贵族家庭的孤儿,斯蒂芬从小就在罗马教皇的圣约翰.拉特兰宫长大,在成年后,斯蒂芬担任了教皇扎加利一世的助祭。职业管理者的经历使他有充分的资格在743年的罗马宗教会议的文件上签署他的姓名。然而,在10年后,当斯蒂芬步入中年之时,他才开始从自己的众多教友中脱颖而出。在扎加利一世去世后,一个与斯蒂芬同姓却比他年长一些的教士被选举为新的教皇。但这位一代斯蒂芬不大走运,上位没4天,就因中风而一命呜呼。斯蒂芬对自己的同姓教皇去的这么快表示异常的震惊,可这还没完,没等他怀念完斯蒂芬教皇,他就在同一天被宣布成为新的教皇。而也正是因为教士斯蒂芬(一代)的不确定地位,助祭斯蒂芬(二代)的排序地位常常发生微妙的变化,因此助祭斯蒂芬(二代)也被称为斯蒂芬二世,斯蒂芬三世或斯蒂芬二(三)世的混乱状况(我不管你乱不乱,反正楼主我已经迷了。咋这还分一代目,二代目的?)
                聊完斯蒂芬二世的行程和他的履历,接下来我们再聊聊斯蒂芬二世此行的目的。斯蒂芬二世这么主动的去寻找丕平三世当然不是为了闲着没事去给他再举行一次涂油礼,事实上,和扎加利一世一样,斯蒂芬二世同样也是前来寻求加洛林王朝的军事援助以对抗亚平宁半岛上的伦巴第人。多年以来,历代教皇都立志于在亚平宁半岛上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教皇国度。然而想要独立,伦巴第人却成为了一个难以跨过的大山。于是,为了谋求独立,数代罗马公教教宗为此而奋斗着,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扎加利一世和斯蒂芬二世。
                说到扎加利一世,我们不妨再聊聊他的一些事迹。扎加利是来自于卡拉布里亚的希腊人。在没有成为教皇之前,他就已经开始追随前任教皇格力高历二世(715-731)和格力高历三世(731-741)确立的政治路线。而在此时,出身退伍统帅的叙利亚人利奥三世因一场地震和穆斯林对帝国的连环打击而开始颁布禁止偶像崇拜的法令。虽然利奥三世的行为引发了一场骚乱,但帝国军队在日后的一系列成功使得原本就自以为了解上帝愤怒原因的利奥三世更加坚定了破坏圣像的必要性。公元730年,利奥三世甚至召集所有的官员参加基督教大会并签署了毁坏圣像的计划。虽然利奥三世的演讲振振有词,但罗马教皇并不买他的账,在利奥三世召开宗教大会的第二年,教皇召开会议宣布这是一种异端行为。被激怒的利奥三世于733年派遣舰队前往罗马逮捕教皇格力高历三世,但也许是上帝真的为利奥三世的行为而愤怒。利奥三世的舰队还未到达罗马,便被风暴所摧毁。更加愤怒的利奥三世干脆将教在西西里军区的领地充公,并将教皇长期统治的西西里,卡拉布里亚和其他拜占庭帝国仍控制的希腊部分的管辖权交给君士坦丁堡大教长。这样,控制在教皇手里的仅仅剩下帝国影响薄弱的意大利总督区。所以,利奥三世的一系列行为使得扎加利一世的活动变得更加小心翼翼,他既要避免和东方的皇帝彻底闹翻,还要密切关注着北方人的动向。他任命圣卜尼法斯为特使促成法兰克教会的罗马化,并积极与其保持联系。在751年,他更是给予了丕平三世梦寐以求的法兰克王冠的上帝认可权,这等于直接宣布了对墨洛温王朝末代国王权力的剥夺。同时,他又代表罗马城与伦巴第人之间签订了为期20年的和平协定,小心维系着教皇管理下意大利总督区和伦巴第王国的关系。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伦巴第好战的新国王埃斯图尔夫使扎加利一世的努力化为流水。在751年的南下之后,号称永不会被攻破的拜占庭意大利总督区的首府加文纳被攻克,这无疑使得罗马教皇的地位受到严重威胁。而当伦巴第人的代表前往罗马城索要岁供时,罗马城长期以来建立的自由和罗马教皇统治都受到了直接的威胁。这种种的种种,都催促着斯蒂芬二世冒着大雪前往法兰克寻求帮助,而也正是这场旅行,使得罗马的命运偏向了一个新的方向。


                IP属地:北京13楼2014-04-14 21:36
                回复
                  呼...终于转完了,在此打个广告,若要想知道更多请来中世纪2全面战争吧!


                  IP属地:北京14楼2014-04-14 21:38
                  回复
                    等到周末的时候我就可以把《国家人文历史》里的文章发上来了。


                    IP属地:北京15楼2014-04-14 21:54
                    回复
                      插一下,加精开精品分类
                      ——The message was from GSX-401 FW Guider.UNmanned.Deployment.Autonomic.Manipulation Stargazer's Voiture Lumiere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4-14 22:44
                      收起回复
                        辛苦楼主
                        ——The message was from GSX-401 FW Guider.UNmanned.Deployment.Autonomic.Manipulation Stargazer's Voiture Lumiere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04-14 22:45
                        收起回复
                          转帖:685年,查士丁尼二世继承君士坦丁四世的帝位,他在七一一年逝世时,拜占庭帝国已经衰颓到无以复加的地步。领土被分割,人口逐渐减少,在欧洲方面受到保加利亚人和斯拉夫人劫掠,在小亚细亚方面受到撒拉逊人蹂躏。帝国的陆军和舰队经常发生哗变,似乎末日已经来临。可是突然之间,从二十年来的无政府状态废墟中,又产生了一位新的英雄。他一手创立了一个新帝国,在以后七百年中,注定成为欧洲抵挡亚洲人侵略的大堤。他是一位职业军人,在历史上被称为“伊索里亚的利奥”。(注:伊索里亚为小亚细亚的一个地区,在今之科尼亚境内的塔拉斯河北岸。)
                          关于他的身世,所知极为有限。也许他实际上是叙利亚人而并非伊索里亚人,因为他大约在687年出生于科马根省的日尔曼尼西亚,这是叙利亚的东北地区。原名库农,他和家族在历史上首次出现是在705年,那时他父亲在色雷斯把五百头羊作为礼物送给查士丁尼二世,为了酬答他,查士丁尼二世就指派利奥做自己的副官。后来,明显是为了排挤他,皇帝命他到高加索山地以北的阿兰尼亚去执行某项使命。他回来时,阿纳斯塔修斯皇帝(713——716年)正在寻找有能力的军人,于是奉命指挥安纳托利亚地区的部队。七一六年阿纳斯塔修斯被废时,所有目光就都集中到利奥身上,认为只有他有资格做继承人。
                          此时,哈里发苏莱曼(715——717年)继承瓦利德的遗志,正准备进攻君士坦丁堡。他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派遣两支军队从塔拉斯进入“罗马尼亚”,一支由他的兄弟马斯拉玛率领,另一支由也叫苏莱曼的将领统帅。


                          IP属地:北京19楼2014-04-16 20:34
                          回复
                            现在能进行的只有部分性的封锁,而在这年冬天,天气却特别严寒。有一百天,地面上堆满积雪,因为不能适应这种寒冷的欧洲天气,伊斯兰教徒死者数以千计,包括将军苏莱曼本人在内。次年春季,从亚历山大港开来的埃及支队,共有四百艘船,在索菲阿姆指挥下,利用黑暗掩护通过了君士坦丁堡,到了卡洛斯·阿耳戈斯,并封锁住了博斯普鲁斯水道。不久,由叶赛德率领的非洲支队共三百六十艘船,也到了拜占庭海岸边。最后,改由墨达桑统率的陆军预备队也到了。他们开始补充堑壕中的戍卒,这些人为饥饿所苦,已经到了吃人肉的地步。
                            虽然封锁博斯普鲁斯差不多已可迫使君士坦丁堡投降,但利奥却实在太幸运,因为埃及水手中有许多基督徒,他们逃到他这边,供给了对方的正确情报。他于是又放下锁链,命令舰队出海,直扑敌军,使他们受到了完全奇袭。这根本上只能算是一边倒的溃败,而不能算是一场正常的会战:因为基督教水手都纷纷弃船逃走,这些船只因为无人驾驶,互相碰撞着,或被希腊火焚毁。在这次决定性的海战胜利后,继之以陆上追击,因为当利奥将非洲支队毁灭之后,就把相当数量的兵力渡过亚洲海岸,使墨达桑陷于陷阱之内,把他们完全击溃了。
                            此时,利用外交手段,利奥已经引诱特维尔率领了保加利亚人向马斯拉玛进攻。在亚德里亚堡某地,他们击败了伊斯兰教徒,据说杀死了二万二千人之多。接着伊斯兰教徒又得到消息,使他们更感忧惧,因为传说法兰克人为了保卫基督教,也已分别从海陆两路来援。对这个素来不清楚底细的王国,他们更觉得害怕。
                            于是哈里发下令召回马斯拉玛。七一八年八月十五日,他正式解围而去,前后整整十二个月。他把他的陆军残部装船送到塞齐库斯登陆。他的舰队再向赫勒斯滂进发,中途遇到大风暴,全部覆灭。据说在这次围城战中一共使用了二千五百六十艘船,回到叙利亚和亚历山大港的却只剩下五艘已。陆军总数可能有二十万人以上,由于火山喷发和各种埋伏以及天气原因能回到塔苏斯的还不到三万人。


                            IP属地:北京22楼2014-04-16 20:36
                            回复
                              此次会战持续了一年,最终以拜占庭人大获全胜而告终,“希腊火”这种神秘的武器在此次会战中大显神威。阿拉伯人受到严重打击,汹涌的宗教之火受到了极大地挫折,嚣张的气焰被完全打下去。


                              IP属地:北京23楼2014-04-16 20: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