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军尚武吧 关注:6,329贴子:101,340

回复:『崇军尚武』从软件角度818兔子的后发优势...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十年来,兔子的队伍已经成长了,3040多岁的七零后,八零后,开始挑大梁,成为室主任一级的中坚力量!。
可以单独负责项目乃至于型号的研发!
俺导师直接开辟新根据地,升级为核安全所的所长,俺的师兄弟,基本都是副研究员(副教授),部分在拼正研。
兔子的核技术,尤其是民用核技术,在大干快上!
硬的东西需要时间,还要积累,软的东西,兔子已经成套,建立了自己的体系,非常高效的体系。
俺在这里面,是有相当贡献滴。
俺可以不含糊地说,兔子的高端软件,以及核心工具软件的研发方面,和老外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最多也就差在效率上,但是可以用人力和数量来弥补的。
兔子的推进方式,是螺旋式迭代的,也就是挨踢界熟知的极限式的增量开发模式!
灵活的架构,模块式的设计,用并行的小队来实现子模块,然后快速地不断地集合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估,找出瓶颈和薄弱环节,继续迭代!
反复十几次几十次之后,系统基本可以达到最优,开始造样机!继续向前推进!
就是这么搞出来的!
没有完整的软件,先突破核心计算,其他靠人工计算,软件接口不匹配,人工转换!同时开发自动处理软件!
尼玛,一个样机跑下来,啥东西基本都有了。也学会管理了。
俺在挨踢界,可不是白白受苦滴。
俺把软件工程的精华,CMM和XP整进了兔子的科研体系。
尼玛,等着收获工具软件吧!
只要国家还继续投钱,兔子的专业工具软件,就会像下过雨的竹林一样,不断地冒出来新东西!
现在老外已经拿兔子彻底没辙了,封锁吧,兔子就自己搞,憋上几年就突破。不封锁吧,开个拳头大的窟窿,兔子都能给你透过来跑马的风!省掉无数的力气!
兔子还有非常死皮赖脸的招数,呵呵,俺只能用,不能说!
俺只能说,灰常灰常滴好用,效果灰常灰常地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76楼2014-04-14 21:59
回复
    老马和刀口的爆料,有很多,十几年前就知道了。激光领域,兔子的黑科技始终是领先的,这个是业内的共识,只是不能对外面说!
    IPP所在的科学岛,本来就只有一家光机所,专门搞激光滴,IPP的前身,是光机所的一个室,叫“受控站”!
    科学岛的老人都知道,兔子都喜欢简称,“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说出来多费劲,还拗口,“等离所”?多难听!你丫家才等离呢!
    所以说,老一辈的,尤其是光机所的,统统“受控站”!
    尼玛,激光所,搞受控核聚变,文革的时候,都在考虑这个,你们能想到吗?
    后来,IPP独立出去,老爷子看上了磁约束,又正好碰上毛熊完蛋,老爷子找他当年的朋友一商量,用了几车皮的羽绒服,换回来了HT7,才有了国家大科学工程,后来又搞了EAST,总算扬眉吐气,目前升级当中,今明两年内完成1亿度的高温,1000秒的放电时间!
    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展包层的早期实验工作,然后2020年前后,直接上工程堆!如果ITER顺利,就同时搞,不顺,就兔子主导,可以拉法国英国或者德国,还有大毛一起搞。
    目前欧洲反核,ITER的经费受阻,大量裁人,兔子正好引进,一个洋专家过来,呵呵,就可以提升一小块。
    EAST的很多关键的测量技术,就这么引进的。还有NBI,原来霉菌和脚盆死撑着封锁兔子,照样被突破,老霉已经吐血!


    来自Android客户端77楼2014-04-14 21:59
    回复
      俺去科学岛的时候,IPP的磁场与理论物理研究室,一分为二,搞磁场的,直接独立出去,成立国家强磁场研究中心!
      领头的,根本见不到人,保密项目,呵呵,干啥去了?
      想想吧,水冷稳态磁体,20特斯拉级别的,都能用在啥东东上?
      俺导师负责的反应堆技术研究室,也几乎全拉出去,成立“核安全与技术”研究所,国家直接拨款N个亿,还有广核集团也出资,搞先进核反应堆!
      兔子连混合堆都等不及了,直接把核心换成电子加速器,搞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堆,都甩掉聚变了,尼玛的,实在是够疯狂!
      包层技术,包层的裂变燃料增值与循环,已经被彻底玩烂了,各种配置方案,各种循环方式,算了10年!从俺进去就没停过,光博士论文都N篇了。
      现在,国家指明道姓地要工程原型堆,你自己说时间和经费要求,但是要立军令状,搞成了,评个院士的资本就有了。
      搞不成,基本上科研生命结束。
      尼玛,俺导师也是背水一战了,和马院士当初,一个节奏啊!
      俺实在是佩服他的勇气。


      来自Android客户端78楼2014-04-14 22:00
      回复
        这些都是独家报道了,媒体上不会看到滴!俺也老老实实遵守保密原则,不该说的,俺也不会说,俺已经离开那里5年,就算是军用,也基本脱密了。
        可以稍微说一点!
        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激光技术,俺前面发的,都不是忽悠你们滴!
        霉菌知道滴三个大型激光装置,有一个就在合肥,呵呵,那个卫星图俺看着很熟悉,早就在google地图上看过了。
        兔子要想灭霉菌的卫星,分分钟的事!
        霉菌早就通过热线和兔子达成共识了:其他卫星不管,如果兔子敢灭霉菌的导弹预警卫星,霉菌认为兔子对霉国开始核攻击,会全力反击!霉菌可是比兔子流氓多了!
        呵呵,所以啊,虽然有了杀器,还是不能用。
        反过来,兔子也绑架霉菌:你丫要敢对兔子搞精确打击,俺把你GPS全灭掉!
        呵呵,所以说,路还是很长滴,也是曲折滴!
        这些根本不用公猪和精蝇来提醒俺!
        兔子家的问题和困难,俺比他们清楚多了。
        但是,任督二脉已经打通,良性循环已经建立,筑基阶段基本完成,只剩下时间积累而已!
        霉菌除了动用核武器,否则已经根本上无法搞垮兔子了。
        2017年前,常规战争,霉菌还有一线希望。如果全力和兔子拼命,可能还是两败俱伤。过了2017,想把兔子拼趴下都不可能!


        来自Android客户端79楼2014-04-14 22:00
        回复
          过年时太忙,都没空,现在总算好点!
          俺现在心情不错,就给大家818,为什么兔子这些年,这么牛逼,发展速度这么快!
          当然,俺说的是军工和科研系统方面。
          兔子的巨浪2,东风31,试射的次数很少,只有几次。霉菌当年是几十次。
          兔子的飞机,从首飞到量产装备的速度是5年,这还是战斗机,运输机也更短,3年左右。霉菌的,战斗机都是7到10年。
          为什么?难道兔子偷工减料了?
          当然这是公猪和精蝇的喷点,他们嚷嚷着:连技术最先进的霉国,都要花几千亿,试飞多少年,才搞出来F16。
          成飞,才几十亿人民币,还想搞歼十?能搞出歼十的翅膀就不错了!
          结果呢?
          哈哈,俺大牙差点笑掉了!
          歼十B都出来了,完全取代歼十A。
          不要说F16,肥电见了棍子都要哆嗦,赶紧绕道吧,被发现就完蛋了!
          歼20会在2017量产,这几乎是板上钉钉了。到时候,连爱抚娘娘都要躲!
          对比两边的时间和经费,你们会发现,兔子这边用的人民币数量,都比霉菌的绿票数量少,时间还减半!
          为啥呢?公猪和精蝇说得出来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81楼2014-04-14 22:00
          回复
            俺给你们讲讲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你们就明白了。
            俺进了IPP的反应堆技术研究室,本来想歇歇,趁着读博好好放松放松,在挨踢界混的实在是太累了,基本上都是512,甚至612的,“不如狗”的生活!
            就是512就是每周五天,每天12小时,
            612就再加一天周末。手机要24小时开机,随时准备应付客户!
            有一阵,感觉自己神经衰弱,听见手机铃声,心里就哆嗦:又出事了?
            俺还没放松两个月,导师就派俺去收拾烂摊子,前面一个小师妹搞的一个自动建模软件。是一个大学计算机系的教授(算是百人计划的访问学者),指导学生搞的一个软件原型。
            这个软件,说起来有点话长。
            俺简单点啊,交代一下。
            ITER大家都知道,国际热核聚变堆,搞磁约束核聚变的,其中设计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中子学屏蔽计算。
            ITER堆芯在DT(氘氚)反应阶段,放射出大量的高能中子(13.7MeV),中子壁负载(打到包层第一壁上的)高达0.6MW每平方米,相当于每平方米上,60根1千瓦的电热棒!
            关键是,这些热量,全部都是高能中子携带的动能!
            这玩意如果不屏蔽好了,基本上可以把把啥观测仪器都搞坏,打到超导线圈上,可以让线圈失超,其中的超导电流瞬间释放能量(线圈开始有电阻),温度急剧上升,甚至会爆炸!
            中子从堆芯出来的时候,是走直线,但是一碰上其他的材料,就会和其中的原子核,发生:弹性散射,裂变,或者被吸收而产生嬗变(变成其他元素)或者衰变。过程极其复杂,还会产生伽马射线一类的二级辐射。方向是任意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82楼2014-04-14 22:01
            回复
              所以ITER装置的中子学计算,是整个堆设计的关键,屏蔽不行,设计要推倒重来的。
              中子学计算的方法,用的是蒙特卡罗方法,和计算原子弹爆炸的方法是一样的,连程序都一样,用的都是MCNP,就是霉菌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开发的,可以用来算中子,质子以及电子等粒子,和各种材料相互作用的,大型模拟程序。
              从民用核电站,到太空卫星,从裂变到聚变,大家都用这个程序,搞中子和高能粒子的仿真模拟。
              对于ITER这样的大型装置,包含多少万个部件的,欧洲准备了一个超级计算机,当年还上过超级榜的前十,内存是TB级别的,CPU是几万个还是十几万个,俺记不清了。
              有一个分析,在这样的大系统上,算了整整一个月!
              ITER的中子学模型,是手工建立的,是前后10个人,花了5,6年的时间,用平面球面,圆柱面,圆锥面,以及圆环面的解析方程,描述出来的。
              这个中子学模型,对应着早期设计(2000年之前的)。
              IPP承担了一个国际项目,就是对这个模型进行更新,以便反映最新的设计(2000年之后,ITER的一个简化设计,原来的太费钱,后来的给压缩到几乎一半)。


              来自Android客户端83楼2014-04-14 22:01
              回复
                尼玛,这个要是靠人工去搞,俺们室就啥都别干了,人要全部都上,一起搞才勉强行!
                当时那个师妹搞的,是个辅助建模工具,可以把文本描述的(都是一次,二次和四次解析曲面的方程参数,),MCNP的中子学模型,反演过来,用AutoCAD的三维建模引擎,生成实体模型,让设计者看看模型是啥样的。顺便检验一下模型是否正确。
                这个工具也有正演能力,就是把三维实体模型,转化为中子学模型的文本描述,给MCNP用。
                但是正演的成功率,太低了,全是平面的,没问题,加上二次曲面,就要出问题,如果再有四次的,差不多100%要失败。
                而且最要命的,这个工具,只能转自己建的模型,或者AutoCAD建的实体模型,UG和人CATIA的模型,根本转不动。
                俺接手的时候,这玩意只能算是个玩具。


                来自Android客户端84楼2014-04-14 22:01
                回复
                  不过想想她老师和她,都木有出过校门,软件做到这水平,也是在不容易,人家就是奔论文答辩呢,能出个原型,算是不错的了。
                  俺可是下海,和洋鬼子真刀真枪,对鼻子瞪眼睛,拼杀过来滴!
                  不就是个工具软件么,技术路线已经走通了,架构重构和核心优化,咱哥们的强项啊!咱就是干这个的!
                  再说了,CAD,是俺老本行啊,只是这回是CAM,计算机辅助建模。
                  都是一类的,这个俺拿手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85楼2014-04-14 22:02
                  回复
                    俺和老外的挨踢公司,打交道多年,熟悉它那套文化和规则!
                    俺直接上Spatial公司(AutoCAD的母公司)的网站,找他们技术负责人,要求顶级的技术支持,还有全部最新的三维建模引擎的全套SDK!
                    正好是Spatial公司在推广他们的引擎,有个高校合作计划,可以先用后买,俺都不用忽悠,就都拿到了!
                    真是一点挑战都木有,俺还准备给他们吹吹ITER计划的牛掰之处呢,结果一听说是中科院的,完全木有问题,非盈利性组织,符合要求!
                    打印一份协议书,导师盖个章,俺签个字,寄过去就OK!
                    然后呢,就是图形渲染引擎!这回找TechSoft3D,这个是原AutoCAD公司的一帮人,因为内部技术观点不合,跳槽出来成立的一家新公司,专门搞实体模型的快速渲染和动画仿真的。
                    这家更Open,注册个伊妹儿地址,直接下载,俺都有点不好意思!
                    老外就是够哥们儿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86楼2014-04-14 22:02
                    回复
                      前端和引擎到手了,俺就开始重构了。
                      霉菌的架构设计得就是好,俺都不用变,就把工具的正演和反演,做成两个菜单栏的模块,挂上去就行!
                      整理别人的程序,是最头疼的,所幸的是,这个系统的最初设计,是一个计算机系比较牛的家伙,当时去德国,做访问学者了,他靠这个工具的1.0和2.0发了几篇文章,给老外邀请过去,发展基于Linux的类似工具去了(当时还算是竞争对手)。
                      他的类设计,基本没有大问题,省力不少。
                      俺只是重新调整了虚拟接口类,基类以及实现类中的函数,增加了多线程能力,架构上就差不多了。
                      难点是性能提升,这个可是考验功力滴。


                      来自Android客户端87楼2014-04-14 22:02
                      回复
                        那个师妹做的工作,都是前端的界面,需要重写,被俺扔给一个师弟,
                        反演功能,支持的描述不完整,也要改进,相对也容易,分给了另外一个师弟。
                        三个人一齐动手,俺又是做过ISO2000认证,搞过CMM的,顺便就把那套东西拿来,把系统分析和总体设计,以及关键的详细设计,集体评审一遍!
                        然后就是建立测试团队,把其他的中子学的师弟师妹都搞进来了。
                        头脑风暴,设计测试案例,找来各种模型,还有定义各种极限测试的范围!
                        其中一个,就是“脸滚键盘”加“鼠标手指抽筋”,要求不能死!
                        完备的评审,必要的定期技术会议,充分的测试,这个是XP的关键。
                        性能优化和提升的阶段最痛苦,抓Bug直接抓到三维建模引擎去了,俺是天天晚上给老外写邮件,果然是没有免费的午餐,人家不收你钱,你也要免费帮忙捉虫!
                        俺看着老外的核心引擎,从7.0,几乎是3~4个月一换,到俺走的时候,升到了14。


                        来自Android客户端88楼2014-04-14 22:02
                        回复
                          这个建模工具,在俺们的努力下,可以直接读取CATIA(ITER选用的设计工具)模型,1万多个部件,光是打开模型就需要几乎30分钟,要消耗1.2个G的内存,然后在10个小时里,把它转换成中子学模型!
                          效率的提高,简直没法算了,成千上万倍的节奏啊。
                          ITER的老外直接嗨了,尼玛,他们准备进一步细化,要把模拟的部件数量放大到50000个,要进一步提高仿真精度,准备活活累死那台超级计算机。


                          来自Android客户端89楼2014-04-14 22:02
                          回复
                            俺离开IPP之前,收到了N多的邀请,脚盆那边,想让俺去帮忙改进MNCP的并行计算程序,连MCNP的MPI源码都给俺了,这个可是个好东东,是脚盆自己在霉菌的MCNP源码基础上,加入了解一下Intel平台的并行计算能力,可以用联网的PC,跑大型中子学计算。
                            俺自己都编译通过了,源码全部交给老师一套。
                            连指导手册俺都补上了。
                            现在俺导师那里,直接开始自己做蒙特卡罗模拟的程序了。
                            如果俺不走,肯定是要俺来负责地。


                            来自Android客户端90楼2014-04-14 22:02
                            回复
                              ITER那边,希望俺帮忙搞出64位的版本,直接不用担心内存不足。
                              原先的工具,在处理超大模型的时候,直接内存达到2G的上限了。
                              他们准备要直接处理全模型?
                              这个工作,俺走前,都初步通过了,核心引擎有问题,可能是木有配置好,技术上,应该是不难滴,但是牵涉到版权啊,俺不能吃里爬外不是?


                              来自Android客户端91楼2014-04-14 22: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