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军尚武吧 关注:6,329贴子:101,341

回复:『崇军尚武』从软件角度818兔子的后发优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俺大学4年,经历了从传统文化到西方文化,确定论到随机论,共产主义到资本主义,这种全面的挑战和冲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1楼2014-04-17 22:54
回复
    俺进了大学,就开始钻牛角尖了。
    第一学期学高数,微积分为代表的分析和计算方法让俺激动不已啊!
    用解析方法,可以算出所有的东东啊!
    马哲告诉俺,精神是由物质决定的,物质是由原子组成,只要知道了所有的原子的位置,速度和方向……
    就像打台球,精确计算,一杆进洞,宇宙不是随便玩了?
    啥样的规律,整个超级计算机出来,都可以计算,分析,模拟出来了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2楼2014-04-17 22:54
    回复
      俺翘课去泡图书馆,就是想闹明白,宇宙形成和演化的规律。
      然而,非常的惨,惨的几乎爬不出来!
      当时没有意识到,高等数学对应的正是机械主义的确定论,后来看到哲学书才明白过来。
      第二年,搞到有机化学的电子云结构,物理学完了经典力学,开始电磁,光学,核物理学。感觉大脑要爆了。
      俺还没有从高等线性代数几乎重修的打击中走出来。
      顺便说一下,当老师,搞教育和科研的,人品很重要。说话要慎重,不能随便打击别人,即使你自己已经是天才了都不可以。因为影响太大了。
      俺被那句“看来优生班的课不适合你”,给整得几乎神经衰弱。
      大二又来了现代物理学的内容,机械系根本不学的,俺的信心全面动摇:自己是不是学习的料?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3楼2014-04-17 22:54
      回复
        后来慢慢体会到,不是俺的智商低,脑容量不够,或者不努力。这玩意,是人类花了100~200年积淀出来的,都是世界级的大拿苦思冥想十几年几十年才搞出来的东西,要整趴下俺这种小虾米,太正常了。
        趴下绝对正常,没趴下的,要么你是超级大拿,要么你并没有认真地思考,并没有认真的每个环节地想过去。
        俺给搞得有点怕,算了算了,先应付应付考试吧,别先太深入,把自己整成“蛇精病”,“精蛇兵”一类的就不好玩了。俺是来学习滴,不是来犯傻滴。
        所以从大二开始,俺的“全面试错”学习方式开始调整,转向重点保成绩,进入“有限试错”的阶段。
        总算精神木有出大问题。
        但是,对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一类的,没有深入下去。
        精力渐渐偏向计算机一类了。
        对于物理学的最高成就,也就看看高级科普,没法深究。
        比较深入一点地了解量子力学,还是在读博士的后期。
        基本概念的完全理解和想通,还是在离开IPP之后的事,要上升到玄学的层面。
        这个以后再谈,俺会慢慢解释。
        对于宇宙的演化,也就是了解一般天体物理的程度。毕竟俺不是科班出身,各位砖家,多多包涵!
        俺继续解释一下聚变反应的意义啊。
        这个圈子,又兜得有点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4楼2014-04-17 22:54
        回复
          一般讲到核聚变,大家都是说可以释放巨大的能量,是人类未来的能源等等。
          俺要说的是,地球的存在,以及太阳系的形成,元素周期表上各种元素的形成,都离不开核聚变!
          听俺慢慢道来啊!
          接着前面的宇宙大爆炸说啊,现在总算圆过来,差不多接上了。
          137.3亿年前,宇宙从爆炸(其实是爆发)中产生,此前的时间,以及从那个时间点开始,光向四面八方传播所照亮的空间之外的部分,对于人类是未知的,因为没有任何技术手段和客观的观察结果可以证实。
          讨论也就失去了意义!
          爆炸后的几分钟之后,宇宙的温度降低到十几亿度,中子,质子,已经能够结合形成氢的同位素:氘(原子核是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还有氚(原子核是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当然大部分的质子还是单独存在的,是氢原子的原子核。
          这种过程,是宇宙的“核合成”。
          是氢原子,还有氢原子同位素的形成过程。
          那么现在地球上,你我每个人身上带的那些周期表的元素的原子,是怎么来的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5楼2014-04-17 22:55
          回复
            准确说,是恒星大熔炉用氢原子和氘氚同位素,通过质子合成出来氦(质子链反应),经历了氢燃烧,氦燃烧,碳氧硅核反应等等,一直聚变合成到铁……
            铁是平均比结合能最大的原子核,聚合到这一步,聚变反应还是释放能量的,可以继续下去。(图中曲线的最高点)
            从铁往后,聚变反应都要吸收能量,是聚合不出来的!
            肿么破?
            超新星爆发!再次爆炸,是恒星级别的爆炸,不是宇宙级别的。
            在这个爆炸过程中,原子核俘获中子,吸收能量,形成了比铁重的元素的。
            太阳系的前身,就这么来滴!
            形象一点说,就是大爆炸之后的氢原子,不断随着宇宙膨胀的同时,也在万有引力的吸引力之下,渐渐聚集成最早的星云。
            星云慢慢收缩,核心温度升高,氢原子电离变成质子和电子,然后在引力的约束下,发生核聚变……
            温度越来越高,发生高级核聚变反应形成氦,碳氧硅一直到铁,核心变重,
            继续聚变开始吸收能量,突然变冷,就像烧红的炉子里丢进去冰块,炸炉了!
            砰,超爆了!
            然后就爆出了各种元素,慢慢形成行星,没烧完的氢原子有聚合到一起慢慢压缩升温,再次点火燃烧,变成太阳……
            这个就是太阳系大致的来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6楼2014-04-17 22:55
            回复
              这个,就像是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用质子中子和电子,“燃烧——爆炸——再燃烧”,这样反复循环,炼化出来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太阳系!
              这个就是恒星核聚变的威力,它是太阳系的起源,也是人类文明产生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能量来源!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7楼2014-04-17 22:55
              回复
                人们目前已经无法满足于化石能源和裂变能了,把手直接伸向核聚变,向它索取能量!
                简单点说,就是要在地球上模拟太阳内部的燃烧,搞“人造太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8楼2014-04-17 22:56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9楼2014-04-17 22:56
                  回复
                    超新星是某些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时经历的一种剧烈爆炸。这种爆炸都极其明亮,过程中所突发的电磁辐射经常能够照亮其所在的整个星系,并可持续几周至几个月才会逐渐衰减变为不可见。在这段期间内一颗超新星所辐射的能量可以与太阳在其一生中辐射能量的总和相媲美[1]。恒星透过爆炸会将其大部分甚至几乎所有物质以可高至十分之一光速的速度向外抛散[2],并向周围的星际物质辐射激波[3]。这种激波会导致形成一个膨胀的气体和尘埃构成的壳状结构,这被称作超新星遗迹。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0楼2014-04-17 22:57
                    回复
                      这个也从侧面说明了兔子家古代的牛逼之处!
                      愣是从故纸堆,扒出Science级别的文章来!
                      看你会扒不会扒了。
                      “自古以来……”,可不仅仅用在领土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2楼2014-04-17 22:58
                      回复
                        蟹状星云是一个超新星遗迹,源于1054年天关客星爆炸。(震层图)
                        中国天文学家于公元185年观测到的SN 185是历史记载中最早的超新星纪录。SN 1006则是纪录中最亮的超新星,中国和阿拉伯天文学家都有详细描述。SN 1054是观测最广泛的超新星,它的爆炸形成了蟹状星云。SN 1572和SN 1604是银河系最后被肉眼发现的超新星,它们被用来驳斥亚里士多德关于月亮和行星之外的宇宙不变的理论,因此对于欧洲天文学发展有显著的影响。[11]
                        由于望远镜的发展,从1885年观测到仙女座星系中的SN 1885A开始,发现超新星的区域已经扩大到其他星系。超新星为宇宙距离提供了重要资料。在二十世纪,不同类型的超新星模型被成功发展起来,同时科学家关于超新星在恒星演化过程中的作用与理解也逐渐完善。
                        最近观测到一些最遥远的超新星出现比预期要暗淡一些的情况,这为宇宙可能加速膨胀提供了证据。http://d.hiphotos.baidu.com/forum/wh%3D400%2C640%3Bq%3D80%3Bg%3D0/sign=8bbff543eb24b899de69713c5e3631a3/8995a52bd40735fa454a91fa9c510fb30e24084c.jpg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3楼2014-04-17 22:58
                        回复
                          已知存在的超新星有几种不同类型,但其形成机制都来自两种情形之一:通过核聚变产生能量的过程终止或突然启动。当一个衰老的大质量恒星核无法再通过热核反应产生能量时,它有可能会通过引力坍缩的过程坍缩为一个中子星或黑洞。引力坍缩所释放的引力势能会加热并驱散恒星的外层物质。另一种形成机制为一颗白矮星可能会从其伴星那里获取并积累物质(通常是通过吸积,少数通过合并)从而提升内核的温度,以至能够将碳元素点燃并由此导致热失控下的核聚变,最终将恒星完全摧毁。当质量超过钱德拉塞卡极限(约为1.38倍太阳质量[4])的恒星内部的核聚变炉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时,恒星将走向坍缩;而当吸积过程中的白矮星质量达到这一极限时它们将会质量过高而烧毁。需要注意的是,白矮星还会通过碳氮氧循环在其表面形成一种与上述有所不同的并且规模小很多的热核爆炸,这被称作新星。一般认为质量小于9倍太阳质量左右的恒星在经历引力坍缩的过程后是无法形成超新星的[5]。
                          根据估算,在如银河系大小的星系中超新星爆发的概率约为50年一次[6],它们在为星际物质提供丰富的重元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7]。同时,超新星爆发产生的激波也会压缩附近的星际云,这是新的恒星诞生的重要启动机制[8][9][10]。
                          超新星的英文名称为supernova,nova在拉丁语中是“新”的意思,这表示它在天球上看上去是一颗新出现的亮星(其实原本即已存在,因亮度增加而被认为是新出现的);前缀super-是为了将超新星和一般的新星相区分,也表示了超新星具有更高的亮度,以及更稀少的分布和不同的形成机制。根据韦氏词典,supernova一词最早在1926年见于出版物中。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4楼2014-04-17 22:58
                          回复
                            大爆炸和超新星爆发都简单介绍了。
                            下面正式开始热核聚变。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5楼2014-04-17 22:58
                            回复
                              早期的热核聚变研究,直接来源于氢弹的延伸。
                              是霉菌和毛子搞世界大战的一部分,是被高度保密的“黑科技”。
                              当时,美苏都认为,搞成了氢弹,搞成了裂变发电,搞聚变发电是个很 EASY 的事!
                              都怕对方先搞成功,然后发电就不要钱了……
                              所以每个都拼命地投钱去搞,结果呢?
                              全部特么的栽了,栽得很惨很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6楼2014-04-17 22: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