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军尚武吧 关注:6,329贴子:101,341

回复:『崇军尚武』从软件角度818兔子的后发优势...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俺开始是自己玩,后来就开始帮着老师带上机!给全校各个系的学生,解决计算机上机实验的各种问题!
主要是杀毒,还有编程上的捉Bug!
忘了说一句,俺还不是计算机系的,俺机械工程的,外系玩计算机这么熟的,除了自控的几个,就是俺了!
当年,俺的杀毒软件,是最齐全的,几乎所有认识的人,都要找俺借软盘,尼玛的,好多软盘都借出去,再也找不回来!
俺的软盘,刚开始是360K的大片片,后来是1.44M的硬塑软盘。
最多的时候,俺都有十几二十盒!
唉,最后都发霉了!


19楼2014-04-14 00:09
回复
    当年,兔子家,还没有互联网,更别提校园网了。
    俺几乎是第一个玩网络的学生!
    玩得是同轴电缆的10M以太网。
    93年开始,俺就学会了组装局域网,还是异构的混合网!PC加Unix工作站!
    估计很多兔子同样木有见过!
    大三下学期,要准备进入毕业环节,开始进研究所的各个研究室,很多老师来介绍,俺直接盯上了CAD室,尼玛的,有工作站啊!
    CAD室的计算机条件,当时是全院最好的,计算机系都比不上!
    有一台Sun工作站,跑得是Sun OS,俺两眼冒光啊!
    那一整套Unix资料,都是以SunOS为例子写的啊!
    绝对的,高端大气上档次!


    20楼2014-04-14 00:10
    回复
      花高价买吧!
      当时可以胜任这个工作的,是英国剑桥大学开发的MEDUSA系统,跑在SunOS上的一个准三维的CAD系统!
      没有实体造型能力(当时正在开发当中),但是支持三维数据,可以自动生成三视图!
      最重要的是,这个系统具有二次开发能力,支持类似Basic语言的交互式解释命令,可以调用子程序,还有外部命令!
      为了这个系统,上海锅炉厂当时就花了400多万,投资在软硬件上!
      算是上海市指标的一个,大型的科技攻关,持续了很多年!
      当时锅炉厂的计算中心,比俺们学校的先进多了!比国外的,一点不差!
      十几台工作站,全部联网!还有支持零号图的笔式绘图仪!
      而当时学校,只有老式的针式打印机!还经常卡墨带!


      22楼2014-04-14 00:12
      回复
        92年的下半年,俺就开始和导师一起跑锅炉厂,每天早上5点左右就要起床,到食堂买第一批的肉包子,然后就步行2公里多到锦江乐园门口,等锅炉厂的厂车,要再过一个多小时,8点左右才到闵行剑川路的上海锅炉厂!
        下午4点半再坐厂车回来,到学校,也要7点了!
        92到93年,几乎是每个工作日天天跑!


        23楼2014-04-14 00:12
        回复
          92年,俺的毕业指导老师当时是CAD研究室的主任,刚评副教授,可以带硕士,俺就直接报了他的研究生。
          93年到96年,一直在帮助上海锅炉厂,做类似的CAD项目!
          这种天天跑的局面,一直持续到94年!
          94年,为了继续做锅炉厂的项目,室里买一台 Sun Sparc 工作站,是180MHz,64兆内存,500兆的硬盘! 要11万吧!也可能是15万! 记不清了!
          有了它,终于可以直接安装MEDUSA了,可以不用到锅炉厂去现场编程!
          这个工作站,后来都成了俺的专机! 20寸的柱面显示器,看习惯了,俺根本不想碰PC机!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4-04-14 21:46
          回复
            俺的硕士论文,就是关于管道系统设计的。
            技术很简单,俺只是用分段的直线段,模拟了管道的圆弧弯曲部分。然后遍历了所有的管道,分别计算了各个分段之间的空间距离,搞个排序,写到文件里,干涉检查就搞定了!
            如果有干涉情况,用颜色标识出来就行了!
            设计师从图上选取一个管道,俺就度数据文件,可以把相应的数据展示出来!
            然后他可以改数据,再次计算!
            直到修正所有的问题!
            技术含量,实在不高!
            但是非常管用!
            当时上海锅炉厂有一个援外项目,是帮小巴造火电厂的,锅炉系统运过去了,现场安装,管道打架了!
            装不起来!总工直接给小巴扣下了,不让回来!
            俺那时候还在开发着这个系统,帮着厂里的设计师,直接搞定了干涉问题,都没费啥力。
            就改几根管子,直接OK!总工可以回来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4-04-14 21:46
            回复
              看到这里,大家明白一点,信息技术的力量了吧!
              虽然锅炉厂,前后在Unix架构的设计系统上投入了2000多万,但是,也彻底解决了火电厂的国产化设计问题!
              这个,和欧美以及脚盆当年的发展情况,是一样一样滴!


              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4-04-14 21:47
              回复
                开发这个系统,俺把Unix彻底熟悉了一把,软件工程,也完整地实践了一把!
                可以说,俺比计算机系好多老师,对软件工程的认识都要深刻!
                早在94年,俺就用上了SCCS的源码管理工具,自动编译,自动运行测试数据,然后结果自动打包备份!
                尼玛,真的是一条命令,就OK!
                shell,awk,SCCS,源码调试,性能测试与优化,十八班兵器全上了!
                还整了一个XWindow的编程!加上了图形菜单选取管道数据!
                同志们,94年,Windows刚刚3.2!
                编译器还是Borland C,还没支持Windows编程,微软的MSVC根本没出来呢!
                国内还基本上没有Windows编程的资料。更别提开发包了。
                当时觉得,Unix太强大了,太好用了!
                PC,就是个打打游戏的玩具!


                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4-04-14 21:47
                回复
                  90年代的信息化,对于国内来说,就是“电脑打字”!
                  如果真正指望它干点实际的工作,无论软件还是硬件,全部特么的天价!
                  要被老外坑死的节奏!
                  锅炉厂90年代投了2千万进去的系统,在2000年之后,基本上都成为摆设,只有绘图仪还在用,其他的,都像菩萨一样地被供着,还不能报废,报废了,账面亏损太厉害!
                  更亏的,是上海的二纺机,要引入国外最新的计算机支持的,纺织机械的设计与制造MPR系统,投资直接多少亿,最后也都打了水漂!
                  国家和全体股民买单!
                  2000年前后的国内信息化,就是国外厂商圈钱的浪潮!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4-04-14 21:47
                  回复
                    只好下海了!俺实在是走头无路啊!
                    96年留校,第一个月,工资才385块,还研究生时的津贴和导师发的补助加一起,还有500呢!
                    97年,才到1000多!当时的房市,刚刚开始启动,梅陇附近的房子,才800多一平方,但是俺的存款是零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4-04-14 21:47
                    回复
                      俺扯自己的事情,是为了让大家清楚兔子家当年的情况!
                      90年代的大学,哀声遍野,优秀学生,纷纷考GRE出去留学,家里有点基础的,有点海外亲戚的,考个托福出去!
                      90年代,大学的书店,早期是外语类的最畅销!
                      计算机类的热销,是瘟95出来之后的事!
                      大面积热,都要到2000年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4-04-14 21:47
                      回复
                        毛熊解体之后,引入的专家和技术,一开始,还是局限于重点型号和尖端技术方面!
                        例如深潜,载人航天,防空导弹什么的!
                        一般的,都没钱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14-04-14 21:48
                        回复
                          96年台海危机之后,兔子才开始调整战略,但是当时钱还非常紧张!
                          2001年南海撞机,尤其是炸大使馆以后,才开始全面投入!
                          兔子的科研和军工的腾飞,基本上是1999到现在的15年里搞出来的!
                          从时间点上看,其实也非常合适!
                          为什么?
                          又要从俺的亲身经历开始讲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14-04-14 21:48
                          回复
                            顶的人这么多,俺也就挤时间再打几段!否则对不起大家!
                            楼上有好几个兄弟,说到90年代缺乏网络和资料的问题!
                            这个是关键,是兔子,以及新兴国家在科技追赶上的致命问题,规范一点说,是信息的不对称性!
                            以俺当年大学和研究生时期的学习的情况来看,国内刊物,最多都是理论探讨,算法分析之类的!
                            至关重要的技术支撑体系,就是加工制造所必须的设备(车床,磨床,镗床一类),是被严格限制出口的!
                            对于搞软件的来说,就是手里只有编译器,再加一个系统调用的函数库!
                            属于只有锤子,砍刀和螺丝刀一类的工具,要干的,是造飞机导弹和军舰的活!
                            其难度,可想而知!
                            而且,严重的信息滞后!
                            俺当年是找遍了图书馆,跑遍了上海所有的书店,每周末去福州路外滩的科技书店,看计算机书,都是必须的!
                            钱不是问题,导师可以给俺报销,每个月几本是没问题滴,关键是没有!没有值得买的!
                            一直到俺离开学校,攒了六七年的书,4大箱,真正对俺论文有帮助的,不到10本!


                            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4-04-14 21:48
                            回复
                              木有中文资料,木有网络,只有一堆英文的MEDUSA技术手册,Unix系统的联机帮助,也全是英文的!
                              俺当年给逼的,电脑资料的阅读,全部都是看英文的!
                              图书馆的计算机原版书,计算机系的都没好好借阅过,俺是几乎一本不拉,其中几本是被俺长期霸占的,连续借了两三年。
                              数据结构,算法设计,愣是学Pasca,然后用C实现,最后才过度到C++的!
                              而且,当年国内原创的计算机书,水平极烂!
                              俺看习惯了原版的,计算机技术创始人写的,算法分析和设计,根本看不下去
                              谭皓强“C语言程序设计”一类的书。
                              还不如英文手册!
                              俺学C语言,硬是看一本老外写的,Unix软件工程设计与实现,直接度程序学会的!
                              最初的计算机书,都是没有附带软盘或者光碟的,关键的源码,直接印在书里!你得没个字母敲进去,再调出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14-04-14 21: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