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载吧 关注:125贴子:964

红色鲨鱼——阿库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971型鲨鱼级攻击核潜艇,北约代号AK级,绰号阿库拉。


1楼2014-04-13 22:27回复
    贴吧真冷清啊,想着做几个关于名舰的专题,望各位仁兄暖楼啊


    2楼2014-04-13 22:2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阿库拉为前苏联第三代攻击核潜艇,孔雀石设计局设计,产品设计编号971,北约为其命名“Akula”俄文意为鲨鱼。在前苏联的三大潜艇设计局中,孔雀石设计局比红宝石(第18设计局)天青石(第112设计局)设计局,在线型设计上更激进,也更追求创新。早在645型N级上,孔雀石设计局就开始采用水滴型首部的过渡线型设计,并开始尝试低矮的指挥台围壳设计方案。在第二代攻击核潜艇671(V级)上,孔雀石设计局完善了其水滴形艇体与低阻指挥台围壳线型的设计方案。通过705系列阿尔法级艇的设计实践后,孔雀石设计局奠定了水滴线型与先进的低阻三元流线体围壳相结合的独特设计风格。如果说阿尔法开创了孔雀石设计局在潜艇线型设计上的新篇章,那么阿库拉则是孔雀石设计局在打破一切常规和限制后,所创造的超越时代的产物。


      3楼2014-04-13 22:30
      回复
        孔雀石设计局为 971设计了一个真正的水滴线型。艇体呈前粗后细状,艇艏 巨大圆钝状的线条发展至艇长2/5处,艇宽达到最大值,随后艇体外廓线型逐渐收敛,向艇体中心线收缩,并一直圆滑过渡到艇体尾段,整个艇体线型犹如一滴下落状态中的雨滴,非常优美动人。而孔雀石设计局的看家法宝,独一无二的三元流线体指挥台围壳,在971上以线型融合的方式,完美的与艇体段实现了整体线型的圆滑过渡。其围壳与艇体的各交接面都以平顺圆滑的线条柔和的连接,围壳与艇体以主附体融合的形式形成一个整体。而比它迟了近十年的海狼,也只是用围壳前缘填角形式,让围壳前部实现了与艇体的圆滑过渡。两者相比,可见前苏联人在水动力研究上的深厚功底。不仅如此,阿库拉为了最大限度的改善水动力性能,甚至取消了V级平整的上甲板,乃至于艇员无法在甲板上,从艇后段走到艇前部。在整个艇体表面,除了围壳前部左右两个水环境指示器和两根焊接在上甲板的安全操作杆外,没有任何其他突出物。上甲板的导缆钳、带角羊耳、系缆桩等都做成伸缩结构,并以盖板形式将其密封。围壳顶部众多的观通设备升降口,也都有密闭工艺良好的关闭结构,以往围壳前部前苏联标志性的水上驾驶台观察窗,也被取消而不见了踪影。


        4楼2014-04-13 22:31
        回复
          阿库拉的首水平舵也设计成可伸缩形式,外部设置有盖板在不使用时可以进行严丝密缝的关闭处理。当首伸缩舵在盖板密闭情况下,甚至无从观察其具体位置所在。而双壳艇一向被诟病的大量流水孔,到了971上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孔雀石设计局用较少的几组方形大开口流水孔,代替了以往在N级、V级上出现的大量分散流水孔。所有的流水孔都有开闭装置能够进行密闭处理,良好的工艺让处于关闭状态的流水孔与艇表的结合非常光滑,不仔细观察是难以发现处于关闭状态的流水孔的。


          5楼2014-04-13 22:35
          回复
            整体来看,阿库拉的水动力性能极其优秀,下落的水滴状外形,在水下航行时,型状阻力小水下航行性能好。主附体融合的三元流线体围壳让整个艇体线条光顺无比。加上整艇绝少的突出物,极其光顺的艇表,都显著降低了艇体的粗糙度附加值,减少了水下航行时的摩擦阻力,让971具备了良好的快速性,达到了33-35节的水下最高航行速度。同时,艇表很少的开口,工艺精良的密闭盖板,也改变了以往前苏联潜艇因为艇表众多的流水孔等开口,在水下高速航行时流体噪声高的弊端。显著提高了阿库拉高航速下的静音性能,并改善了声纳设备的有效工作距离。而971良好的工艺,考究的细节处理,超前的线型设计,也完全颠覆了以往西方世界对于前苏联核潜艇粗制滥造的一贯印象。更重要的是,凭借孔雀石设计局在潜艇线型设计上几十年孜孜不倦的创新,在971身上终于让前苏联攻击核潜艇的线型设计,一举超越了同时期西方发达国家的设计水平,达到了潜艇线型设计的巅峰。
            阿库拉的武备也很惊人,在其艇首上部布置了多达14个鱼雷发射管,一次齐射的威力让人感觉毛骨悚然。艇艏最上部的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布置在艇首非耐压壳区域内,属于一次性使用武备。增加的这6具鱼雷发射管提高了阿库拉齐射的武器密度,增加了对敌大型水面舰艇和战略核潜艇等高价值目标的突击威力。


            6楼2014-04-13 22:36
            回复


              7楼2014-04-13 22:38
              回复
                阿库拉艇型真的不错,039C往后的潜艇也造成这个外形是个不错的选择


                8楼2014-04-13 22:4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039C


                  9楼2014-04-13 22:44
                  回复
                    在这六具鱼雷发射管的下方,是8具正常布置,具备重复装填能力的鱼雷发射管。上面四具为533.4口径,下部则为前苏联独创的650超大口径鱼雷发射管。533口径的鱼类发射管可以发射53-65M、53-65KE等尾流制导鱼雷。也可以发射CET65系列、TEST71系列电动鱼雷,还可以发射81R即SS-N-15反潜导弹。650口径鱼雷发射管则可以发射65-73、65-76系列超大口径鱼雷, 也能发射SS-N-16反潜导弹。前苏联还为阿库拉配备了PK-55(3M-10)型远程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北约命名为SS-N-21桑普森。所以前苏联将阿库拉定义为多用途攻击核潜艇,配备的众多武器让阿库拉可以完成反潜、反舰、对陆攻击等多种任务。


                    10楼2014-04-13 22:46
                    回复
                      53-65系列鱼雷是利用船体带入、及螺旋桨空化产生的气泡,所形成的尾迹流作为跟踪源,通过设置在雷体顶端的上视声纳探测基阵,来追踪锥状尾迹流顶端目标的尾流制导鱼雷。因为尾迹造成的气泡流与磁异特征等较为容易探测,且难以进行模仿和干扰,所以舰艇对尾流制导鱼雷的对抗和干扰较为困难。而在尾迹中追溯前进的鱼雷也难以被舰艇探测到,所以尾流制导鱼雷在海情良好,目标舰艇尾迹流明显时,对大型水面舰艇的威胁是较大的。


                      11楼2014-04-13 22:46
                      回复
                        为了提高对美国航母等大型水面舰艇的打击威力,前苏联在650毫米口径的65-73反潜鱼雷基础上,发展出了65-76系列尾流与声主被动联合制导的热动力鱼雷。30节时射程高达100千米,50节时射程达到50千米,整雷重量接近4.8吨,战斗部重达900公斤装药超过400公斤。如此大的雷体,如此多的装药量,其打击威力是可想而知的。这种绰号胖妞的以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的热动力鱼雷在摧毁了库尔斯克号后更是名声大噪,虽然该雷在可靠性安全性上都存在问题,但是俄罗斯面对胖妞超群的打击威力和射程,依然将其作为主战武器使用。 53-65与65-76这两种射程远、打击威力大、攻击隐蔽且较难进行干扰的尾流制导鱼雷,对以航母编队为核心的美国大型水面舰艇编队,在冷战期间形成了巨大的威胁。而前苏联为这两种鱼雷装备核战斗部的极端做法,更让这两型鱼雷成了美国海军几十年间的噩梦。
                        在反潜上除了有650毫米口径的65-73外,还有射程50公里的81R系列SS-N-15反潜导弹,和射程达100公里的SS-N-16反潜导弹,加上533口径的CET-65与TEST-71系列电动鱼雷,为阿库拉提供了完善的反潜武器打击体系。让阿库拉在和西方攻击核潜艇的对抗中丝毫不落下风,也增强了阿库拉猎杀俄亥俄战略核潜艇这样重要战略目标的能力。
                        阿库拉装备的PK55即SS-N-21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射程超过2500公里,通过景象匹配与GLONASS卫星导航,除了高爆弹头外还有核战斗部,这让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具备了战役战略打击能力,让阿库拉的打击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当然有了强大的武备还不足够,还要为阿库拉配备性能优良的声纳探测系统,方能让这头恶鲨具备可怕的攻击力。


                        12楼2014-04-13 22:48
                        回复

                          阿库拉线图


                          13楼2014-04-13 22:49
                          回复
                            开篇使用的是模型包装的原画,好像是亚森吧,各位大神指正


                            14楼2014-04-13 22:5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前苏联人在阿库拉巨大的首部下方,配备了魟-3主被动综合声纳。体积庞大的大孔径魟系列综合声纳,工作频率低,发射功率很大,探测距离和跟踪精度都较为出色,性能接近于同时代美国的AN/BQS-13DNA球形基阵。
                              为了进一步提高阿库拉的探测能力,前苏联还为其装备了“鲨鱼鳃”大型艇壳声纳,以保角基阵的形式安装在舷侧。由于采用保角基阵形式,“鲨鱼鳃”声纳基阵体积较大,并有效扩大了基阵孔径,提高了声纳的空间增益。“鲨鱼鳃”工作频率较低,远距离被动探测能力优秀。


                              15楼2014-04-13 22: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