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祉吧 关注:535贴子:1,989
  • 6回复贴,共1

【辟谣】胤祉并未向雍正请杀胤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雍正曾经说过胤祉曾经“密请交胤禩于伊暗置死地”,并引用了胤祉密折中的一些话,并作为胤祉十大罪状的一条。清史专家杨珍先生在看过胤祉这封奏折的原件全文之后,认为胤祉的原话同雍正帝的转述颇有不同,此处的前后文如下:
“……允禩所犯之罪,应予正法,削除宗籍。【主子(指雍正)如此决断以来】,未曾降旨,是以允祉并不知晓。【今将杀允禩之过落于我身,我情愿承受,主子说我是允禩同党,我也接受。】主子圣明,且有上苍为鉴,我若捞取声名,与外人胡言乱语,即让我如允禩一样承受苦难。臣允祉乃一奴才,忝为人兄,竟敢如同主子之手足。【主子如何想,谕旨如何言,我就如何遵照而行。此外再无他言。】伏乞主子阅讫批还。若无主子圣明奇恩,我岂能存活至今。”
从加【】的语句可以很明显看出,将胤禩正法,完全是雍正的“决断”,作为臣子,胤祉只有“遵照而行”。
当然事情的起因经过不止这么简单,楼下贴出杨珍先生的全篇论文,通读之后自然能明白整件事情的始末。


IP属地:北京1楼2014-04-12 18:47回复
    文章原名:《满文密折所见诚亲王允祉与雍正帝胤禛》 作者:杨珍
    雍正帝胤禛即位后,在如何处理与一些皇弟如(康熙帝第八子)允禩、(第九子)允禟、(第十四子)允禵等人[1]的关系问题上,费尽心机。[2]允禩等于康熙后期角逐储位,至此以失败告终,但在王公大臣中仍有不少同情支持者,故雍正帝视之为集中皇权的主要障碍,逐次予以严酷打击。雍正四年(1726)允禩、允禟分别被勒令改名,削除宗籍,圈禁高墙,秋,两人相继死于禁所。
    清代官私史籍中,并无雍正帝明令处死允禩、允禟的记载。雍正八年(1730)五月十一日指斥兄诚亲王允祉(康熙帝第三子,康熙四十八年封诚亲王)的上谕(以下简称“雍正八年上谕”)中,却说允祉曾上密折,欲亲自将允禩、允禟“置之死地”:
    “又从前遣塞思黒(允禟)往西大同时,朕将阿其那(允禩)等党恶种种面谕允祉,允祉对曰:‘此等人能成何事。’后又密折奏称阿其那、塞思黒等不忠不孝,罪恶滔天,若交与我,我即可以置之死地等语。朕谕之曰:‘阿其那等罪恶当诛,自有国法,生死之柄,岂尔可操?尔此奏不知何心?’盖允祉之意,欲暗置阿其那等于死而不明正其罪,使天下后世议朕之非。比时曾向廷臣言之。” [3]
    这道历数允祉种种“过恶”的上谕,为雍正帝去世后修撰的《清世宗实录》所不载,而见于雍正九年(1731)奉敕编撰的《上谕旗务议覆》。[4]此前雍正八年五月二十四日宗人府等遵旨定议允祉十大罪款,允祉请将允禩等“置之死地”即居一款:
    “及至阿其那、塞思黑逆迹败露,罪恶滔天,神人共愤。允祉乃曲为掩护,密请交伊暗置死地,不欲天下后世彰明其罪,意在归过君上,其居心奸险,莫此为甚。其党逆之罪,法所难宥者一也。”[5]
    孟森先生《明清史讲义》,对雍正八年上谕所列允祉“过恶”逐条议驳。关于允祉欲亲自将允禩“置之死地”,他写道:“此在诚邸为希意太过,实非令举,但在世宗则亦无罪可论。”[6]
    一向“心胆尚小”[7]的允祉在帝前出此“恶语”,终属反常。是否确有其事?如果属实,语境又是如何呢?
    我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阅档案时,见到两件没有具奏年月,由诚亲王允祉亲笔写的满文奏折。从其外观、字迹、内容、语气看,两件奏折似在急促之中一气呵成,同时奏上。其中一件有满文朱批,系雍正帝亲笔。在尚未发现其他第一手材料时,可以判断,这两件原始满文档案,当即雍正帝所称允祉的“密折”。密折及其朱批的内容,除雍正八年上谕略有提及外,官私史籍皆未予载,而允祉的原话,也同雍正帝的转述颇有不同。如果将密折与其他相关史料一起研读,或能大致勾勒出允祉缮写密折的时间、地点以及“希意太过”的原委。
    析述两件密折之前,需要追溯诚亲王允祉与雍正帝胤禛的以往情况。


    IP属地:北京2楼2014-04-12 19:12
    回复
      三阿哥在九龙中被忽略太多了,其实他能文能武的哦,三十五年入选二次出征噶尔丹的三个阿哥之一。早年他非常得到皇父的宠爱,三十七年一封就是郡王,其母亲荣妃也非常得到皇帝宠爱,是给皇帝生育子女最多的后妃之一。
      五十八年三阿哥曾随康熙帝一起祭天,有点引人遐想啊~


      9楼2014-04-12 22:05
      收起回复


        10楼2014-04-16 07:20
        回复
          就是!我就说他不是刻毒寡恩的人啊!!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0-05-20 01: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