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10日漏签0天
音阳家吧 关注:21贴子:170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1 2 下一页 尾页
  • 16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音阳家吧
>0< 加载中...

【阳奉音为】华夏乐器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水袖飘
  • 南吕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水袖飘
  • 南吕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编钟〗——中国古代汉族大型打击乐器,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引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铜钟,由古代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乐。


2025-07-10 09:14:00
广告
  • 水袖飘
  • 南吕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国就有了编钟,不过那时的编钟多为三枚一套。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每套编钟的个数也不断增加。古代的编钟多用于宫廷的演奏,在民间很少流传,每逢征战、朝见或祭祀等活动时,都要演奏编钟。


  • 水袖飘
  • 南吕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磬是古代石制的一种打击乐器。甲古文中磬字左半像悬石,右半像手执槌敲击。磬起源于某种片状石制劳动工具,其形在后来有多种变化,质地也从原始的石制进一步有了玉制、铜制的磬。 击奏体鸣乐器。中国古代的石质打击乐器,为“八音”中的“石”音。磬,最早用于先民的乐舞活动,后来用于历代帝王、上层统治者的殿堂宴享、宗宙祭祀、朝聘礼仪活动中的乐队演奏,成为象征其身份地位的“礼器”。唐宋以后新乐兴起,磬仅用于祭祀仪式的雅乐乐队。


  • 水袖飘
  • 南吕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磬,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石制打击乐器和礼器。从“黄帝使伶伦造磬”以来,取片状石材,制成曲尺形,上钻磨一孔,悬挂敲击,(其造型又酷似古人在宗庙、宗族大典时虔诚的鞠躬之礼,故有“磬折”之说。)有单个特磬与按律吕依次编排的“离磬”(即编磬)之分。单个特磬,作为氏族“鸣以聚众”的信号乐器;编磬则是在宗庙祭祀、宗族盛宴等大典时与编钟一起合奏,“既和且平,依我磬声”金石之声,煌煌乎位列圣殿,灿灿哉史载《尚书》。


  • 水袖飘
  • 南吕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楼楼很喜欢研究古代各种文化赶脚古代人的创造力是现代人无法超越的,如今把自己知道和大家分享,希望小伙伴可以加以补充哟,谢谢大家!(*¯)¯*)


  • 水袖飘
  • 南吕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华夏古乐器的历史
http://tieba.baidu.com/p/2976217922?share=9105


  • 水袖飘
  • 南吕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缶〗



2025-07-10 09:08:00
广告
  • 水袖飘
  • 南吕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国古人很早就开始给乐器分类,读过三字经的应该都知道“金、石、土、革、丝、竹、匏、木”合称八音。没错,古人就是以乐器主要发声部分的制作材料来给乐器分类。缶,因为是由土烧制而成,最初是用来做盛物的容器(缸、罐、钵、罂)也就是土类乐器。


  • 水袖飘
  • 南吕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缶”亦作“缻”,按《说文解字》解释:“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鼔之以节歌。”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次提到击缶(渑池之会)。
再说缶这种乐器。缶原本是古代一种陶器,类似瓦罐,形状很像一个小缸或钵。是古代盛水或酒的器皿。圆腹,有盖,肩上有环耳;也有方形的。盛行于春秋战国。器身铭文称为“缶”的,有春秋时期的“栾书缶”和安徽寿县、湖北宜城出土的"蔡侯缶"。这种酒器能够成为乐器是由于人们在盛大的宴会中,喝到兴致处便一边敲打着盛满酒的酒器,一边大声吟唱,颇像现代的卡拉OK,所以缶就演化成为土类乐器中的一种,另一种就是埙。


  • 水袖飘
  • 南吕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埙〗


  • 水袖飘
  • 南吕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
相传埙起源于一种叫做"石流星"的狩猎工具。古时候,人们常常用绳子系上一个石球或者泥球,投出去击打鸟兽。有的球体中间是空的,抡起来一兜风能发出声音。后来人们觉得挺好玩,就拿来吹,于是这种石流星就慢慢地演变成了埙。
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后来发展成为陶制的,形状也有多种,如扁圆形、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
埙上端有吹口,底部呈平面,侧壁开有音孔。
埙经历了漫长阶段,大约在四五千年前,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两个音孔,能吹三个音。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前些年在甘肃玉门火烧沟出土的父系社会晚期至奴隶社会初期的埙,有三个音孔,能吹四个音。到公元前1000多年的晚商时期,埙发展到五个音孔,能吹六个音。到公元前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埙已有六个音孔,能吹出完整的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了。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六个音孔,经历了3000多年的漫长岁月。


  • 水袖飘
  • 南吕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埙是我国汉族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埙的起源与汉族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秦汉以后,埙在中国的音乐历史上主要用于历代的宫廷音乐。在宫廷音乐中,埙分成“颂埙”和“雅埙”两种。颂埙形体较小,像个鸡蛋,音响稍高;雅埙形体较大,音响浑厚低沉,常常和一种用竹子做成的吹管乐器篪配合演奏。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这样一句话,意思是说兄弟两人,一个吹埙一个吹篪,表达和睦亲善的手足之情。


  • 水袖飘
  • 南吕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埙的音色幽深、悲凄、哀婉、绵绵不绝,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品质。
古人说埙之声是“立秋之音”,大概是指其声肃杀、凄凉、悲戚、空灵,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2025-07-10 09:02:00
广告
  • 音_crystal
  • 无射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楼楼好博学的说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下一页 尾页
  • 16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音阳家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